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媛 《半月谈》2004,(5):77-77
崇拜偶像其实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认识需要,他们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其实回想一下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会发现存在一个或几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影响人生价值取向的人。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与广大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长期共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青少年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又为青少年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同时青少年在参与和谐社会构建中不断追求全面发展。促进青少年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全面发展,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加入流动的行列。本研究基于对一个流动青少年生命历程的叙述和探查,发现流动青少年的区隔感知集中于文化心理、社会空间以及职业方面。在感知区隔的同时,流动青少年对职业评价、支持获取和自我发展等方面的社会认知也会发生转向。此外,流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功能的替代性补偿、个体流动策略的失效和区隔感知的个体化等也是流动青少年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议题。  相似文献   

4.
认同感是指群体内的每个成员对自我和外界的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通常能有共同的认识与评价.这主要是由于各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彼此间存在一致的利害关系. 一、开展认同感教育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广大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在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也受到了西方国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腐蚀,盲目崇洋媚外,追名逐利,心理表现十分浮躁,相当部分群体信仰缺失,认同感危机凸显.因此,很有必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认同感教育,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国内知名青少年心理热线"青春热线"为对象,抽取了青春热线1992年、1999年和2006年的全部咨询案例,共6367个,进行分类编码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青春热线咨询中,情感与亲密关系、职场问题、自我探索和校园问题,始终是排在前四位的咨询主题,这与青年期的心理发展任务高度吻合.研究还发现,不同时期青春热线咨询的问题有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和变革对青年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平"字模型理论认为,心理和生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两个支柱.生理强调的是体能,智能和潜能则生发于心理,是青少年目前成长水平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这样的结构类似汉字"平"--生理是一横,心理是一竖,智能和潜能就是左右两点.体能是最上面的一小横,与生理平行.只有在生理、心理、体能、智能、潜能这五方面平衡发展,才算全面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和互联网运用的日益广泛,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已经成为青少年接触世界、认识世界和融入世界的重要渠道。随着网络功能的演变,网络社区越来越成为人类新的交往空间,对人际互动形成极大促进,对广大青少年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认真研究青少年网络社区的形成和发展状况,把握其发展规律和趋势,研究青少年在网络社区中参与互动的特点,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服务和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应予以高度重视。本文从社会学社区理论的视角,对青少年网络社区的形成、兴起与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构建健康和谐的青少年网络社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家庭社会资本对于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家庭社会资本不仅提供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养成经验,而且直接参与心理弹性的形成过程.因此,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弹性,不仅需要优化家庭社会资本质量,而且也要注意家庭社会资本相关因素的建构.同时,家庭社会资本的负面功效以及家庭电子网络资本的出现,也为青少年的发展提出了新议题.  相似文献   

9.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但青春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最为重要。他的自我同一性理论通过对青春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与同一性混乱的分析,揭示了青春期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冲突及其内在根源。该理论的相关论述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游戏逐渐成为人们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调查显示,青少年是网络游戏的主体。他们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正处于关键阶段,因而客观看待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就网络游戏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阐述了网络游戏与现实游戏的区别和联系,并进一步分析了网络游戏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来,在西方政治学和心理学的辞典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政治心理学”(Political Psychology),这是一门政治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政治活动、政治过程中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由于该学科应用性较强,因而在西方一些国家尤其在美国发展很快。1978年1月,国际政治心理学学会成立,这一学会目前已成为国际性的政治心理学领域学术活动的中心。在西方不少政治专业的高等学府里,政治心理学被列为必修课程。由于历史的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在我国至今仍是一个空白。本文拟就政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在我国开展政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犯罪现象已经引起社会、政府和学界的关注,但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心理研究仍是一项崭新的课题。本文从青少年犯罪心理发展路径、强化机制和犯罪行为习得策略、犯罪行为中的恶性非理性情绪与认知调节、犯罪行为的合理化机制四个层面探讨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干预策略。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能够指引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干预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大学毕业生自身出发,其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一系列的就业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认知心理和情绪心理两个层面。究其原因,这与大学毕业生群体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主要归纳为心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黑社会,英文翻译为underworld,西方学者则称之为underworld society,它是指"从各个方面与主导的、正常的社会形态相对立、相对抗的非法组织".就我国目前而言,"明显的、典型的黑社会犯罪还没有出现,但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已经出现.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后备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但是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由于其心理、生理等方面都不成熟,这方面的特殊性,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向青少年蔓延和青少年带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增多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青少年吸毒越来越隐蔽的问题,香港特区政府禁毒基金赞助香港青年协会和葵涌医院实施青少年心理辅导普及计划,为毒瘾青少年提供"及早识别、预防教育及评估""标准化、实证、紧密、低门槛、短期的简短心理治疗"和"由临床心理学家提供的进阶心理治疗"三个层次的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内地毒瘾青少年的心理矫治可以从香港毒瘾青少年心理矫治的经验中得到四个方面的启示:完善毒瘾青少年心理矫治服务的社区基础,构建毒瘾青少年心理治疗模式,建立毒瘾青少年的跨专业协作网络,关注毒瘾青少年家长的心理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效用与提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少年期个体面临着许多独特的发展任务,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而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与压力、逆境等相联系的一个术语,但至今研究者们关于它的定义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理弹性的几种定义以及与之有关的两个概念: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随后就青少年心理弹性与其心理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从青少年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在社会角色培养和形成过程中 ,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积极影响作用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有可能导致角色冲突 ,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甚至导致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从2003年春天开始,广东、香港、北京及其他省市陆续受到非典型肺炎疫情的袭击。所有公民包括青少年都经受着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的考验。广东省是发病最早,受影响最大,也在抗击、防治“非典”过程中探索、积累较多经验的地区。广东省青少年经历“非典”时期的心态变化、心理成熟过程,也是提供了社会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学生嫉妒心理表现及特点◎嫉妒心理的危害◎嫉妒心理的预防和克服嫉妒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俗称为“红眼病”,一般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当看到别人比自己优越或当别人将要超过自己时产生的自惭、羡慕、不服、担忧、愤怒和怨恨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消极情绪体验。嫉妒心理发生在青少年学生中,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克服,就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妨碍个人的发展前途。因此,研究青少年学生嫉妒心理的特点及其危害性,寻找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青少年学生作为一个特殊年…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时尚消费”现象调查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就当今中国青少年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而言,讲求实际、追求实惠是主要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他们自身基本上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则在于诸如“勤俭节约”这一类曾经被长期弘扬的消费观念仍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并通过上一辈人的要求而影响着当今青少年。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和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相应的强调生活质量、注重消费档次(如名牌)和重视充分享受的观念,在青少年身上正越来越突出地呈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我们社会发展的目标。当然,我们也须谨防某些“富裕病态”的发生、甚至提前发生,尤其是在青少年身上发生。但是,从调查结果的总体上看,在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上,当今青少年群体身上并没有呈现出非常态现象。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表明,现代化起飞阶段的民族需要用理性精神作为支撑,而理性精神又总是与勤勉、发奋、克俭等精神气质紧密相联。这一点也正是我们关注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变化这一个具体层面的深刻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