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行亲属回避制度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对大同市南效区在企业实行亲属回避制度的调查□荀志坚丁继云调查报告大同市南郊区委针对所属企业在用人方面反映出的热点问题,于1995年10月在全区国有和集体企业中认真推行了亲属回避制度,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成效,得...  相似文献   

2.
汉代为加强对官吏的管理,实行官吏籍贯回避制度《。汉书》记载",东汉刺史可考者凡二百八十人,知籍者百六十七人,无一本籍,是避本州也";"洛阳令知籍者十人,亦无一本籍";"县令长其籍贯可考者二百五十九人,丞尉籍贯可考者二十六人,不但非本县,且非本郡人"。可见对地方长官的籍贯限制更严。京畿也不例外,一律不用本籍人。  相似文献   

3.
古代官员任职回避制度源远流长,从汉朝诞生起,历代统治者都予以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官制官规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大力推行并不断完善。本文拟从官员任职回避制度的涵义、历史回顾及特点为基础来探讨其对现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纪检监察人员办案有无回避制度编辑同志:我们在办案中对有关回避方面为知识懂得甚少,只听说法院有回避制度,不知纪检监察部门办案有无回避制度?请给以解答。张冰张冰同志:回避制度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对于公、检、法机关,而且对纪检、监察等所有执法...  相似文献   

5.
党建动态     
光升 《支部生活》2005,(7):24-25
广南县推行党建工作动态管理制度;牟定县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马龙县实行“考评通报制”强化科级干部管理;永德县农村构建“支部+协会”模式服务农民;麻栗坡县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注重“三个强化”。  相似文献   

6.
民心呼唤回避制齐连声报载,近几年来,河北、山东等20多个省、市在党政领导干部及组织、人事、执法、财政等主官中、先后实行了回避制度,其中包括职务、公务、地区三方面的回避。这一举措,无疑是干部人事制度和加强廉政建设的新思路。回避制度在我国已有1800多年...  相似文献   

7.
引咎辞职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咎辞职制度的建立是推行依法行政、建立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引咎辞职制度在产生重要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如引咎辞职极易混淆行政责任与民事、刑事责任,可能导致行政权力的低效运行等。为此,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全面客观地分析和认知其制度功效,加强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实现功效整合,积极推进我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2008年10月中旬,应大韩民国江原道杨口郡的邀请,湖北省监利县赴韩国杨口郡考察团一行10人对韩国杨口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和访问。  相似文献   

9.
审判委员会是我国法院中的核心组织,但是该制度损害了司法独立、法院独立和法官独立。影响了案件的公证审理。建议在审委会制度运行中,强化法官协会的作用,强化专业委员会的地位,虚化法官内部的行政权。建立审委会成员包括地域回避在内的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10.
<正>回避制度是我国干部任职制度的一项重要制度,回避制度从行政程序上讲,主要有三种回避:职务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域回避。而地域回避是我国县乡两级基层官员任职的一项重要原则。我国《公务员法》和党的规章制度都对地域回避进行了明确规定。《公务员法》第十一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似文献   

11.
1999年4月,林甸县委针对村级"亲缘班子"问题,在全县农村推行了村干部任职回避制度.从近两年的实践看,这一举措加强了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相似文献   

12.
所谓“回避制度”,即是我国古代在任用官员时,为了避免亲友邻里请托徇情,制定出一定的限制条约,以防患于未然的一种制度。回避制度起始于东汉的“三互法”,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唐朝规定官员不得在本人籍贯所在县及邻县为官。北宋时,官员铨选中正式规定了任职须回避原籍。北宋的这种制度为以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至明代  相似文献   

13.
《求贤》2012,(4)
中组部、人社部近日印发《公务员回避规定(试行)》,规定公务员要进行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除血亲关系和相关公务活动的回避外,规定还明确了公务员一般不得在成长地担任市(地、盟)党委、政府正职领导成员。拟进入机关的人员和拟调整的人员,将审查把关,避免形成回避关系。可能形成回避关系的,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14.
杜羿  姜希亭  付贺 《新长征》2010,(3):42-43
临江市位于我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西麓、鸭绿江中上游,与朝鲜的两道(两江道、慈江道)、三郡(中江郡、金亨稷郡、慈城郡)隔江相望,国境线长146公里,辖区面积3008.5平方公里,全市辖7个乡镇、6个街道、22个社区.总人口21.6万。其中,农业人口为8.7万人.占总人口的39.6%。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临江市委、市政府着眼临江地域特点和边境特色,突出产业带动,着力解决民生,被省政府授予先进单位,在自山市综合评比中获第一名。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缺位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成为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国有资产,尤其是经营性资产的终极所有者和经营者这上下两个层次的主体已经明确,分别由国务院和各个国有企业担任,但居两者之间的投资主体层次却不清楚·缺乏国有资产投资人和责任者。前一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普遍进行了清产核资工作,不少进行股份制试点和进行联营改组的企业还进行了企业产权界定工作,但谁来充当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这个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影叼了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进行。一、对充任国有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就有回避制度。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古代回避制度的经验对于干部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通过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铲除腐败的生存条件,通过回避制度与其他制度的配套建设使领导干部对腐败行为“不敢为”、“不能为”和“不愿为”。  相似文献   

17.
基层官员任职地域回避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智慧。然而,在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的今天,到底是坚持“异地为官”还是转为“改流归土”,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考量地域回避制度的设计初衷和现实效果,认为当前的异地为官制度不仅没有发挥制度设计初衷的有效作用,而且还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阻碍了县政改革和基层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很多时候,人们把太监和宦官当成了一回事,这是一个典型的误解。宦官一词至少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太监一词直到辽代才出现。宦官制度起源较早,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当时的宦官一般由身分卑贱的人充当,其来源或由处以宫刑的罪人充任,或从民间  相似文献   

19.
《党员干部之友》2008,(7):13-13
江苏:大力推行领导干部公推公选。近年来,江苏省以大力推行领导干部公推公选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全省共公推公选各级领导干部1775人。一是公开职位,拓宽选人视野。二是两轮推荐,扩大群众参与。第一轮,召开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有关部门负责人、竞职单位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干部大会,全额定向推荐参加下一轮竞职人选。  相似文献   

20.
试析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必要性和总体要求王界凯在我国,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促进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实际步骤。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确定,并为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