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4例肾上腺出血法医尸检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1983~1996年间685例尸检中44例肾上腺出血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肾上腺出血主要以20~40岁的男性为主,外伤性肾上腺出血以男性青壮年为主,疾病性肾上腺出血以年幼及老人为主。肾上腺出血双侧多见,主要见于皮髓质交界处,其出血病理分级与外伤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生存时间无明显关系。同时对肾上腺出血的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1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案例的法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对保险公司的直接请求权,从而缓解了患者在请求赔偿方面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通过对华西医科大学法医鉴定中心1983-2001年尸检检出的127例各种原因所致的SAH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类SAH案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1,高峰年龄为21~40岁。按SAH常见特征可分为外伤性、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脑血管粥样硬化、中毒、伴发于心脏疾患、其他等八类。其中,外伤性与脑血管畸形最为多见。外伤性SAH与脑血管畸形出血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11~50岁,脑血管粥样硬化出血仅见于50岁以上者,动脉瘤破裂出血者并不多见,见于11~50岁。以SAH为死亡原因者,32例,占25%,多见于脑血管畸形与动脉瘤破裂,出血部位多见于脑底及小脑天幕以下。大多数SAH,出血部位多见于大脑表面,较为局限,出血量较少,非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多数SAH并非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SAH死亡者,其死亡性质多属自然死亡。  相似文献   

3.
陈安顺  王宾  刘世久 《法医学杂志》2004,20(2):F003-F003
1案例某女,20岁,某日20时入住某宾馆,第二日6时许被他人发现在房间内死亡。尸体仰卧于床上,衣着整齐,床头地面见白色水性呕吐物,枕头下日记本内有一写“我要走啦”的纸条,现场足迹静电吸附对比未见他人足迹。尸体检验:尸长163cm,发育正常。尸斑呈暗紫红色,颜色浓,尸僵见于诸大关节,指甲床及唇粘膜发绀,唇周见白色细小颗粒附着;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5cm,球睑结膜少许点状出血;体表未见任何损伤。脑弥漫性小灶性出血、水肿;心外膜见散在出血点,血液流动状;胃粘膜片状出血,溃疡形成;肺、肾淤血水肿,小灶状出血;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小灶状坏…  相似文献   

4.
28例心脏挫伤的法医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脏挫伤的形态特点和分布规律,探讨心脏挫伤的分类和分级方法及与成伤机制的关系。方法用改良的心脏挫伤检查法对28例人体心脏挫伤标本进行肉眼和光镜观察并测量挫伤灶的大小。结果肉眼观察,心脏挫伤灶切面一般呈带状、楔形、类圆形或条纹状;观察连续切面,可见其相应的三维形态大致呈类圆盘状、类圆锥体、类球体或线状。显微镜下,挫伤区主要表现为轻重不等的出血、心肌纤维断裂和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按出血和变性坏死的程度可将心脏挫伤分为出血型、坏死型和出血坏死型。心脏挫伤见于心脏各部位和心壁各层,不同部位的挫伤发生率和类型差异大。以挫伤灶的体积、数量和部位为依据,将心脏挫伤的程度分为4级。结论心脏挫伤的形态多样、分布广泛、各部位的挫伤类型和发生率差异大。  相似文献   

5.
法医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3 外伤性颅内出血3.1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oid hamor-rhage,TSH) TSH能见于任何类型的头部外伤时,一般文献认为其占外伤性颅内出血的60%以上,是颅脑外伤常见死因之一。其法医学鉴定的关键和难点是与病理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因为后者的发生率也很高。以往教科书和法医学专著中,都认为TSH与病理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部位有显著不同,描述TSH多见于大脑穹窿部,呈多灶性分布在脑挫伤周围,  相似文献   

6.
交通事故中非机动车驾驶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路交通事故中常涉及人体伤亡,死伤的发生可以在交通工具内,也可以在交通工具外;既见于意外,也见于自杀和他杀,或他杀后伪装成交通事故。通过法医学检验、鉴定,可以明确涉及交通事故伤亡者的死亡原因、损伤机制、损伤方式(事故发生时人车的状态)等问题。笔者就本中心鉴定的3例  相似文献   

7.
呋喃丹中毒有见于误服者 ,口服自杀者少见 ,笔者在检案中遇到1例 ,现报道如下。1案例某女 ,35岁 ,某日晚与其丈夫打闹后 ,服用呋喃丹 ,经抢救无效死亡。死后20小时尸检 ,死者身长160cm ,发育正常 ,营养良好 ,尸斑呈紫红色 ,分布于背侧未受压部位 ,尸僵存于四肢各关节。头皮未见损伤 ,睑球结合膜无出血点 ,双瞳孔径各为0.4cm ,口周有白色泡沫 ,颈部、胸腹部无损伤 ,左背部有20cm×10cm的皮下出血 ,腰部有片状皮肤擦伤2处。剖验见 :左颞肌出血 ,颅骨无骨折 ,颅内无血肿 ,脑组织无挫伤 ,胸部皮下及肌肉无出血 ,肋骨无…  相似文献   

8.
<正>脂肪栓塞(fatembolism)是指镜检下血管腔内有小滴状的脂肪出现。脂肪栓塞最常发生于长骨骨折及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和烧伤时,也可偶见于一些非创伤性疾病如糖尿病、脂肪肝、四氯化碳或磷中毒、长期皮质激素治疗、胰腺炎等。作者单位在法医检案中遇到4例脂肪栓塞的尸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法医病理检案工作中的人为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法医病理检案工作中常见的人为现象及其造成法医学鉴定结论错误的原因。方法 收集13例法医病理复核鉴定案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胸外心脏按压所致肋骨骨折,胸、腹腔出血及肺动脉栓塞栓子破碎,误认为生前外伤或死因不明5例;胰腺死后变化(自溶和被膜下及间质出血),误认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4例;死后动物咬伤误认为生前损伤2例;腐败尸斑误认为皮下出血1例;死后颈部解剖不当造成颈部肌肉出血,影响死因分析1例。结论 法医病理检案工作中的人为现象,常导致法医学鉴定的结论错误。  相似文献   

10.
广泛软组织损伤肾肌红蛋白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对挤压综合征肾功能损害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及法医病理学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方法和LSAB免疫组化方法,对22例生前有较广泛肌肉软组织损伤的人尸体肾脏组织(损伤组)进行肌红蛋白检测,12例无上述病史的人尸体肾脏组织作对照(对照组)。结果损伤组有8例肾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管腔管型染色呈阳性或强阳性,均见于伤后36h至10d死亡者;有7例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腔缘附近的胞浆及腔面肌红蛋白阳性或强阳性,最早见于伤后8h死亡者,伤后24h至48h死亡者最为显著;余9例未见上述改变。对照组12例上述部位均为阴性。结论肌红蛋白管型堵塞肾小管和肌红蛋白对肾小管上皮的直接损害是挤压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理形态学基础,两者对挤压综合征的法医病理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脑室周围系统位于脑中线部位,其损伤属于中间型脑损伤。目前多认为中间型脑损伤因减速运动伴有头部旋转时,脑组织因脑膜等结构限制而受剪切力作用所致[1]。另有观点认为中间型脑挫裂伤见于脑中线附近,是由于头部受伤后脑组织做水平旋转运动时,在大脑纵裂附近发生脑挫裂伤[2]。脑室周围系统损伤被认为主要是因暴力作用在额部或枕部时,脑组织沿前后方向猛烈运动,脑室壁发生剪力变形,进而撕破室管膜[3]。笔者遇到1例单纯性脑室周围系统损伤未发现剪切力作用的案例,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某男,39岁,被人拽倒、脚踹头部后立即死亡。尸检见:右顶部片状头皮下出血,左枕部头皮下血肿;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以脑底面为著。脑沟脑回轻度肿胀,双侧小脑扁桃体疝及轻度海马钩回疝形成。脑动脉未见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冠状切面可见脑室系统内出血及血凝块,中脑被盖部、双侧侧脑室枕角及第三脑室周围脑实质质软,呈粉红色(照片1,2,3)。病理组织学检验见:中脑被盖部、双侧桥臂表层点灶状出血和组织破损,呈挫伤病变,侧脑室枕角及第三脑室周围等处的脑实质内亦可见组织疏松、新鲜出血和水肿,近脑表面的脑组织内可见多量吞噬细胞,脉络丛内未见畸形血管。脑组织水肿。检...  相似文献   

12.
杨静  王晔  幸宇  刘敏 《证据科学》2004,11(4):282-28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对保险公司的直接请求权,从而缓解了患者在请求赔偿方面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通过对华西医科大学法医鉴定中心1983—2001年尸检检出的127例各种原因所致的SAH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类SAH案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1,高峰年龄为21~40岁。按SAH常见特征可分为外伤性、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脑血管粥样硬化、中毒、伴发于心脏疾患、其他等八类。其中,外伤性与脑血管畸形最为多见。外伤性SAH与脑血管畸形出血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11~50岁,脑血管粥样硬化出血仅见于50岁以上者,动脉瘤破裂出血者并不多见,见于11~50岁。以SAH为死亡原因者,32例,占25%,多见于脑血管畸形与动脉瘤破裂,出血部位多见于脑底及小脑天幕以下。大多数SAH,出血部位多见于大脑表面,较为局限,出血量较少,非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多数SAH并非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SAH死亡者,其死亡性质多属自然死亡。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脑梗死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外伤性脑梗死的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与脑挫伤的鉴别。方法 从81例重型颅脑损伤中选出15例符合继发性出血坏死标准的脑标本,另选15例脑挫伤标本作对照,两者均经福尔马林固定后分别作冠状、矢状及水平切面,用肉眼与光镜观察。结果 外伤性脑梗死常见于5个部位,即基底节(3例)、扣带回(2例)、对称性枕部楔叶回(2例)、枕颞外侧回(6例,5例合并有中脑桥脑出血)和枕回(2例);梗死均不在直接受力点或其对冲点,范围明确局限,呈楔形或类楔形,且与脑疲密切相关。镜下见梗死区高度淤血、出血及坏死;水肿,并有白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反应。大脑各叶的梗死,严重者累及全皮层与蛛网膜下腔,未见软脑膜破裂;神经细胞缺氧或缺血性病变明显。脑挫伤的案例,见受力点或对冲部位的皮质及皮质下髓质处出血,挫伤处脑回顶部的软脑膜多破裂,挫伤的脑组织可有挫烂。结论 外伤性脑梗死在法医学上习惯称为继发性出血坏死;它是由于脑疝和水肿压迫颅内血管而形成。外伤性脑梗死和脑挫伤,根据其与脑疝的关系、病变部位、软脑膜是否完整,以及其它组织学改变,二者不难鉴别。  相似文献   

14.
微球菌感染见于心外科手术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出现败血症,心内膜炎,腹腔透析引起腹膜炎,免疫抑制剂及免疫缺陷出现脓毒血症,微球菌感染引起周围循环衰竭,DIC出血趋向,意识障碍报告极少,现报道1例。1案例某女,27岁,2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39℃,给予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川琥宁注射液静滴,静滴中病人无不适感,输液完毕约10分钟,患者突然出现寒战、高热,给予地塞米松5mg,数分钟后病人出现意识不清,急送至省级医院抢救。检查T42℃,P120次/min,R45次/min,BP76/28mmHg,神志不清,呈谵妄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脑干损伤出血灶的形态及分布特征,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出血案例,常规制作病理切片,采用HE染色观察出血灶的形态及位置分布特征,并统计两者之间关系。结果原发性脑干损伤出血形态以裂隙样出血多见(61.6%)。出血灶位置分布组间比较显示,不同纤维走行和组织密度交界处、动脉周围、神经根等处以裂隙样出血多见(P〈0.005);室管膜下主要表现为灶性出血(P〈0.001);神经核团内出血较少,且裂隙样出血、灶性出血比例较为接近。结论不同纤维走行和组织密度交界处、动脉周围、神经根处的裂隙样出血是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直接依据;神经核团内出血具有重要的法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 对眼部外伤、机械性窒息等被害人进行法医学活体检验时可检到眼结膜出血斑。为探索出血斑的形成条件、分布特点及致伤方式,本文将88例眼结膜出血资料作一浅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赵灵活 《法医学杂志》2003,19(3):182-182
1案例某女,55岁,平素身体健康。某日与人发生口角时互相拉扯,臀部着地,回家后自觉腹部不适,但未引起注意。次日上午觉腹痛明显,被家人送至镇医院检查,B超提示脾破裂,在转往上级医院途中死亡。死亡后2小时尸检。尸僵及尸斑不明显。结膜苍白。头、颈、腹及四肢未见机械性损伤痕。左胸部锁骨中线锁骨下7cm处有3cm×1cm皮下出血。胸骨柄处有2cm×1cm肌肉出血。胸腔器官完整无破裂及出血。腹腔积血3000ml,混有大量凝血块。肝、胆、胰、胃、肠管大小正常,无破裂及出血。脾大小为11cm×4.5cm×4.5cm,呈灰白色,包膜皱缩,未见破裂及出血。脾胰间有一…  相似文献   

18.
<正> 1 简要案情某男,30岁,1992年某日夜酒后与他人发生争吵,被他人用啤酒瓶打伤头部昏倒后又被拳打脚踢,送当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 尸体检验尸表见右前额、颧、右后枕部均有表皮擦伤,左背部第7胸椎处有5cm×3cm皮下出血。解剖见头顶部有6cm×3cm的皮下出血,左、右颞肌分别有5cm×3cm及8cm×6cm出血,大、小脑未见出血及脑疝。心包充盈饱满,纵隔上部广泛出血。心包腔内积血及凝血块约300ml;心重360g,左心室肌厚1.2cm,右心室肌厚0.3cm。肺动脉圆锥处心外膜有3处小片状出血。左心耳有1cm×0.5cm破裂口,边缘不整。镜下见心肌间质片  相似文献   

19.
滑动性脑挫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26例滑动性脑挫伤的病理学改变及其发生机理进行了观察与探讨。认为滑动性脑挫伤是发生于大脑半球上矢状窦旁额上回白质出血所构成的一类少见的脑损伤。见于减速运动,多数不伴有颅骨肯折。其死因与弥散性轴索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法第130条关于终止诉讼的规定,未顾及控告人的诉讼权利,也未提到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同样规定还见于刑诉法第15条。但是,依照刑诉法第143、144、145、146条之规定,对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不服的,被害人、被不起诉人均可以申诉,公安机关可以要求复议或复核;依照刑诉法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