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触且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孩子知识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塑造,都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目标的今天,家庭教育已成为一门科学,是每个家长必学的科学。目前,家庭道德教育仍处于尴尬境地,家长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普遍,家庭教育观念亟待更新。家长重智轻德,孩子问题多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一些大书店、购书网站畅销书排行榜上,教育类书排在榜首,其中,以帮助年轻的富爸爸、忙妈妈们迅速高效地培养“成功孩子”的书最为好销。许多家长操之过急,为孩子较早地接受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了老龄化阶段,上海又是我国第一个迈人老龄化门槛的大都市。据有关方面统计数字表明,1982年人口普查时,上海市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达标”。20多年后的令天,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有212万人;按户籍人口算,老龄化程度达到了16%。显然,如何保障老人的“所养、所医”,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课题。“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如果老人们的保障不落实,不但会使他们的晚年“所养、所医”无着落,还会直接加重家庭、子女的负担,有可能因此影响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时期,整个思想文化领域正经历着嬗变与重构的震荡,这给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一些不易梳理的两难问题原本非常成功的教育模式,在新的条件下已经捉襟见肘,家庭的道德教育功能出现弱化趋势,独生子女人格问题已初露端倪;学校教育重智轻德思想也在部分教师脑海里蔓延;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滑坡成为目前青年工作的一大难题.因此,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确保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德”与“才”之于一个大写的“人”的重要性,尤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因此,从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到社会氛围,我们一贯重视教化的作用,提倡“德才兼备”,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由于社会急功近利的“成功学”影响下的不重视、机械地说教灌输习惯影响下的不得法,德育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层出不穷,促人警醒。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发生在校园内的几起恶性事件,引发人们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更多关注和忧虑:该如何承担德育之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由于家庭小型化、子女外出等原因,身边无子女的纯老年人家庭户还在日益增加,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增加已成为城市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帅庆 《青年探索》2008,(3):15-19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对劳动力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人口流动呈现“家庭化”趋势,而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流动人口的家庭文化视角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从“扶不起”反映的群体无意识到频繁出现的“最美”现象中人性光辉的绽放,从染色馒头、郭美美事件引发的社会信任危机到欧兴国老人“活着要为牺牲的战友守墓”的执著坚守,从两岁女童小悦悦两次碾压多名路人从她身边走过却未施援手到拾荒“老太”毫不犹豫地伸手施救,从屡屡发生的道德事件到大张旗鼓地评选表彰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十大感动中国人物”,2011年,道德注定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话题。面对冰火两重天,人们扪心自问,是社会太坏,还是我们自己不够善良?是权力太蛮横,还是我们自己太漠然?是企业太强硬,还是我们自己不够坚强?不管怎样说,从社会道德建设的角度看,民众关注和讨论道德问题都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充分说明大家对于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期待和信心。那么,当前社会的道德状况到底如何?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现状?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又如何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贡献力量呢?本刊特别策划推出此专题。  相似文献   

8.
现代疾病的发生不只是以生物学因素为致病因子.大部分源于心理、精神、社会因素等原因。也就是说,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重视心理与社会因素对住康的影响正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当今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生活日趋紧张,改变了社会、家庭生活结构。如今,同事之间、夫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明显祛少。心灵沟通缺乏,言语交流不够,长期如此就会导致情感压抑,心理活动不健全就会产生疾病。人到中年,成为社会的中坚。但他们负担也是重。在家庭中,…  相似文献   

9.
陈诚惠 《广东民政》2010,(5):27-27,3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实施,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子女对老年人的照料功能日趋弱化;老年人与子女分居的现象日见增多,高龄老人独居的现象愈来愈突出,如何使高龄老人安度晚年,值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家庭道德教育行为偏差与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子女成才的源头。家庭教育是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把“齐家”作为“治国”的重要前提条件。家庭具有重要的教育职能,家庭教育、家庭道德状况如何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已成为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一、家庭教育偏差种种1.家长对子女包办代替。由于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以及传统的家庭观念,子女“成龙”、“成凤”是家长的共同心愿。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值往往过高,急于求成思想严重,很多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包办…  相似文献   

11.
王静  刘振 《中国民政》2012,(9):58-58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民政局采取“看、问、访、算”四字工作法入户调查,了解申请低保家庭的具体困难情况,确保低保审批工作准确无误。一“看”,入户调查时,首先看申请对象的身份证、户口本,了解家庭人口状况,是否有赡养的老人及抚养的子女,子女是否有劳动能力;其次看室内家电摆设,了解家庭经济状况。二“问”,问申请对象的家庭收入情况,了解收入构成;问致贫原因;问子女婚嫁后家庭情况,有无赡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农村劳动力在外出务工的同时,他们的父母、妻子及儿女只能驻守家园,成为社区中的“留守人口”。不可否认,家庭成员外出的确能明显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但三个留守群体生活中的子女、丈夫和父母角色长期在外、聚少离多,难免会对老人的养老保障、妇女的婚姻生活、儿童的健康成长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道德迷局 在当今“道德滑坡”的舆论纷扰中,食品安全危机、官员腐败、政府不作为、老人跌倒无人敢扶等社会问题,令人扼腕叹息。但与此同时,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道德模范”的出现,又不禁让人心生温暖。那么,究竟该如何评价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公众最反感哪些失德现象?怎样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郭鸿印 《半月谈》2004,(20):26-29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已达13亿,其中农村老人占9000多万.在以家庭赡养为主的广大农村,福利保障制度欠缺、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增多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存在,使赡养老人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前不久.本刊记者深入山东烟台、威海、济宁等地调研时发现,当地采取了“靠制度培育孝心、靠政府引导孝心、靠群众传递孝心、靠社会托起孝心”的有效举措,使农村赡养难问题迎刃而解,敬老爱老成为当地广大农村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15.
对80名10-14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上海本地121名同龄青少年的家庭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新移民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显著低于上海市本地家庭,家庭收入低、父母受教育水平低等社会经济因素直接影响到新移民家庭对子女的成就期望与情感关注;(2)新移民家庭对子女的学历期望、成就鼓励、情感理解等显著低于本地家庭,对子女的控制显著高于本地家庭,"低期望"、"高控制"、"少情感理解"等养育方式不利于子女的健康发展;(3)新移民家庭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显著弱于本地家庭,新移民的道德发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村老龄人口不断增多,一些高龄古稀老人的生活状况堪忧,应该引起社会关注.这些老人通常被称为“三无”老人.一是这些人无生活能力,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操劳几十年早早地弯腰屈背,有些人因年老多病,身体不能自理,别说于事创业,本人生活还需人照顾.二是这些人无资产,一些老人在子女成家后,都把承包土地,家庭房产,积累的财物归属于子女名下,使自己成了“无产阶级”,只靠子女讨生活.  相似文献   

17.
《劳动保障世界》2008,(4):36-37
1、我家是“低保”家庭,听说有免费为“低保”家庭子女提供培训的,想问一下这种培训是完全免费的吗?如何报名?  相似文献   

18.
养老新模式     
《时事资料手册》2006,(1):68-69
我国是在经济欠发达情况下进人老龄社会,社会供养严重不足。一方面.我国家庭“少子化”的趋势使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一对夫妇同时需要照顾4位老人和1个孩子。这在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很难实现。另一方面.在国外已成为主流模式的社会机构养老在我国却处境尴尬。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老人不愿意进入养老院: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容量不足,所能容纳的人数只占老年人口的0.8%;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但是,由于我国当前市场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加之现代化社会所出现的道德价值、原则、规范的多元化影响,在社会精神生活一些领域中出现了“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并对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严重冲击和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抓好学校道德教育已成为我们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立足传统道德,汲取外来先进成果(一)正确对待传统道德首先,要批判地继承。对于传统道德中忠君、男*女卑、厌恶…  相似文献   

20.
美在家庭     
《中国妇运》2003,(4):20-21
家庭是妇联组织的传统工作领域,家庭美德建设是妇联的一项主要工作,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时代新风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本期刊登的“洒向人间都是爱”,重点展示“八大”以来,各地妇联以家庭为阵地,以精品活动为载体,适应形势发展,把握时代脉搏,从党政所急、社会关注和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实践活动的情况及成效,实践证明,家庭美德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