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马来西亚族群边界的成因及其划分标准。这种以种族和宗教为依据的族群划分标准,让身兼双重身份的马来西亚印度人穆斯林饱受身份重叠之苦。马来西亚印度人穆斯林的认同遭到了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族群和以印度教教徒居多的印度人族群的拒绝。为获取政治、经济等社会资源,印度人穆斯林不得不在马来族群和印度人族群之间寻找皈依。印度人穆斯林社会的案例表明,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的融合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是个多族群国家。马来人在政治上占主导地位,华人在经济上具备一定的实力,印度人则是马来西亚不可忽视的第三大族群。华人和印度人作为马来西亚的外来族群,移民背景相似,在文化认同和政治参与上既存在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点。马来西亚华人和印度人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的印度族群是当今马来西亚社会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构成单元。毋庸置疑,印度族群在构建马来西亚现代民族国家的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其重要性远不能以这个族群在马来西亚社会中所占的比重来考量和诠释。《马来西亚印度人的历史、问题及其未来》(TheMalaysia Indians:History,Problems and Future)系已故的幕扎法·德斯蒙德·泰特(Muzafar Desmond Tate)先生的最后一部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从马来人的角度,探讨马来西亚族群教育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马来西亚政府的马来人教育政策,包括教育马来化、高等教育优先、财政支持等,分析马来人普及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发展对马来人职业和收入的影响。本文认为,马来人教育发展及随之而至的相对畅通的社会流动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各族群和睦相处和社会稳定发展,如果政府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能公平对待其他族群,族群之间的关系将更融合,社会发展也将更稳定。  相似文献   

5.
语言同人类社会一样在不断变化着,马来西亚人使用的英语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百年演变,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当今马来西亚英语(Malaysian English)。马来西亚英语是英国英语和马来语、汉语、泰米尔语等语言接触的结果,马来西亚英语从词汇、语法成分、形态成分和音系成分等方面借用了马来语、汉语和泰米尔语等语言的成分,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英殖民统治时期的马来亚劳工移民,是导致今天的马来西亚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社会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拟分析英殖民统治下的马来亚印度人移民的由来、印度劳工的境遇以及印度移民社会的变迁等,并通过与同期的马来亚华人作比较,以揭示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马来亚印度人移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滕海区 《南亚研究季刊》2012,(2):101-108,112
印度海外移民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根本动因在于印度国内发展的需要和广大海外印裔移民基于自身发展需求的大力推动。在这一进程中,美国印裔族群因其独特的精英性质、强劲的族裔实力,以及为祖籍国印度的全面发展所作出的卓著贡献而起到了其他任何海外印裔族群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在印度海外移民政策的调整与转变和具体海外移民政策的不断完善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地位不容撼动。  相似文献   

8.
前言 在有关华人社会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采用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进行比较的方法。这是因为两国具有以下这些作为比较研究对象的难得的条件:有着曾是英国殖民地、主要由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这3个种族组成的所谓“复合社会”的共同点,另一方面,有着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的原因之一、即华人约占人口77%的特殊种族构成比这样一种不同点。 在国民统一过程中实施的国语、通用语政策下,在新加坡,英语是事实上的国语(法律上规定马来语为国语)。在马来西亚,一直将马来语(曾有一段时间称为马来西亚语)作为国语,但华人们曾经为华文的通用语化开展运动,至今仍在要求继续保持华文学校。 本文拟从“国家的政策与民族的共生”这一观点,以马来西亚为主,以新加坡为比较对象,就两国华人社会的阶层结构和国家的语言、教育政策究竟处于何种关系、以及在采取原住民政策(马来人优先政策)的马来西亚,这些政策在华人与其他种族、尤其与马来人之间产生了什么样的紧张关系或共生关系做一个考察。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的华、印社会,虽然形成历史相似,但二者毕竟是来自不同地域的不同种群,因而彼此的社会结构、族群认同、社会影响力及与马来人的关系方面判然有别。在结构上印人社会远较华人社会复杂;在影响力方面,由于华、印社会经济实力悬殊,华人影响力远非印度人所能比拟;在与马来人的关系上,二者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皆与马来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但马华矛盾主要表现在华人为伸张平等政治权益的诉求及维护母语教育的地位而与马来人纷争不断,印人则在维护本民族的宗教文化传统方面与马来人针锋相对。  相似文献   

10.
试比较印尼与马来西亚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东南亚两个重要的国家 ,两国国情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也有不少差异。在种族上 ,两国民族的祖先原始马来人和新马来人属蒙古利亚种族系统 ,原在亚洲大陆 ,许多学者认为两国民族的祖先源自中国云南一带。宗教上 ,印尼是世界上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 ,马来西亚是伊斯兰教国家。语言上 ,马来西亚的国语是马来语 ,印尼语是由马来语发展而来的 ,两国语言相通。文化上 ,世界四大文化即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两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说印尼和马来西亚是同文同种同宗教的国家。华人在这两个国家的…  相似文献   

11.
The Bay of Bengal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Indian Ocean (also known as the "Northeast Indian Ocean" by some scholars), covering an area of about 2.17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It is the largest bay globally, with coastal countries including Sri Lanka, India, Bangladesh, Myanmar, Thailand, Malaysia and Indonesia.1 For a long time, the Bay of Bengal has been far from the center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相似文献   

12.
何平 《东南亚》2011,(2):61-66
在东南亚,印度人是一个人口数量仅次于华人的第二大外来移民群体,遍及东南亚的每一个国家。东南亚的印度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从印度次大陆迁入东南亚的,在人种和语言等方面都有不少的差异,因此,广义的印度人实际上包涵了众多的种族和民族。虽然如此,这些来自印度次大陆的不同种族和民族,都或多或少地经受过印度文化的熏陶,他们在来到东南亚之后有着某种程度的文化认同,东南亚各国的本地居民也都把他们视为一个大的群体。  相似文献   

13.
曼尼普尔邦位于印度东北部,民族社会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族际矛盾与冲突,分离主义运动,妇女儿童境遇,毒品与艾滋病问题。这些问题危害着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挑战着政府的治理和国家完整性,损害着印度的人权和民主形象,制约着曼尼普尔邦的社会经济发展,成为久治不去的社会顽疾。从目前情况来看,曼尼普尔邦的民族社会问题由于彼此交织、错综复杂,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印度建国后邦级区划变动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其邦级区划的频繁变动中存在两次重组浪潮。第一次重组浪潮以语言问题为依托,印度政府按主要语言将全国邦级区划从29个邦调整为14个邦、6个中央直辖区。第二次重组浪潮发生在印度东北部,是印度政府应对边疆民族问题的举措,这一地区的邦级区划从1个邦、2个中央直辖区调整为6个邦。这两次重组浪潮是特定时期或特定地域印度民族矛盾焦点的体现和中央一地方博弈的结果,也是我们考察印度社会政治发展的特殊视角。  相似文献   

15.
米佐人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米佐人是中国周边民族。1947年印巴分治时,米佐人聚居的卢谢山区(Lusei/Lushai Hills)并入了印度自治领。由于印度政府治理不当,米佐山区1966年爆发了武装分离主义运动。1986年印度中央政府与“米佐民族阵线”签署了和平协定。此后该邦局势平静,民族分离主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6.
孟高棉语诸民族是操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语言的一个大族群,东南亚的孟高棉语诸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地区。关于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国内外虽然已有一些学者作过探讨,但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本文认为,这个群体既不是过去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从印度迁徙到他们现在居住的地方的,也不是另外一些学者所说的是东南亚的土著,而是从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迁徙过去的。他们与中国史书中记载的濮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马来亚同印度的接触,大概可以回溯至公元前的几个世纪,虽然还不能完全证实,但几乎已是定论①.从地理位置来看,马来亚与印度正好扼守孟加拉湾的两端,遥相直望.对季风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使隔海相望的马来亚和印度之间通过海路建立联系成为可能.双边贸易、人员往来、文化的交流随之展开.对于马来亚印度人的研究,国内外一般多限于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很少关注英国殖民统治前的马来亚印度人情况.从历史上看,早期的马来亚印度人在马来亚的活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并对马来亚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