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理学研究要“上得去”“下得来”就普遍情况而言,我国法理学研究正处于某种“卡壳”状态,即“上不去,下不来”的状态。“上不去”是说法理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陈浅和单一,升华不上去;“下不来”是说法理学与日益丰富的法律实践和部门法学明显脱节,深入不下去。“上...  相似文献   

2.
学术信息     
《法理学论丛)出版由张文显和李步云两位著名法理学家主编的《法理学论丛)第一卷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第一卷主要收录了1989—1998年间我国法理学学者公开发表的具有重大学术影响或学术创新的学术论文。从第二卷起,《法理学论丛》将主要刊发我国法理学学者的学术新作。第二卷的主要栏目有:“理论新视野”、“法理学专论”、“世纪回眸”。“博士论文精粹”.“域外采风”、“书评”等。《法理学论丛》的出版是我国法理学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它是我国法学理论工作者发表其学术新见解、论证真理论新创造、交流其学术心得与体会、参…  相似文献   

3.
<正> 制度法理学或制度法理论(Institutional Theory of Law)是以超越传统的法律实证主义和自然法理论为特征的法学流派。它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西方法学流派的格局,推动了法理学研究的深入和扩展。它在法理学的许多基本问题上都有创新和贡献,特别是在法学认识一方法论和法的本体论方面的创新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4.
目次一、引言二、基本规范:效力检验标准?三、国际法:能拯救基本规范吗?四、“效力链条”:运送效力?五、法律的规范性六、总结一、引言“法律是什么”是西方法理学中的经典性问题,自古以来对这个问题就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基于这些有差异的观点,形成了西方法理学的基本流派。按照古希腊以来被普遍接受的自然法思想,自然法是不分地域、不分种族而普遍有效的法律,实在法是对自然法的模仿,与自然法相矛盾的实在法不是法律,也可以说,不具有法律效力。从自然法理论中,我们可以作出这样两个总结:(1)“法律是什么”的问题与法律效力标准具有天然的…  相似文献   

5.
法理学研究要“上得去”、“下得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理学研究要“上得去”、“下得来”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总干事吉林大学副校长张文显教授就普遍情况而言,我国法理学研究正处于某种"卡壳"状态,即"上不去,下不来"的状态。"上不去"是说法理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陈浅和单一,升华不上去;"下不来"是说法理学与日益...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丛林里穿行的中国法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法理学经历了一次学问传统的“断裂”。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 ,中国法理学学问传统的裂痕在逐渐修复 ,法理学之自身“学术”因素得到强化 ,法理学者之“知识共同体意识”愈来愈得到彰显。但当代的法理学还面临西学强势如何因应、确立中国话语体系及研究范式、如何建立独创性理论的问题。未来的中国法理学应当培育世界知名的法理 (哲 )学家 ,应当形成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而又能够与世界法理 (哲 )学界展开对话的独创理论与学说体系 ,应当能够反映时代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总体精神及其成就  相似文献   

7.
曾皓 《政法学刊》2003,20(4):3-5
对于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关系,我国学术界大致上可以分为“法哲学独立论”和“法哲学即法理学”两大系列观点。法理学与法哲学都是研究法律一般理论的学科,但由于支配它们的哲学思维有差异,因而使得它们的研究模式有了差别。正是这种研究模式的差别导致了法理学与法哲学之间存在着区别。但不能因为这些区别便可以否定“法哲学即法理学”这种观点,而且这些区别的存在只应被看成是划分法理学或法哲学中不同流派或分支的一个根据。  相似文献   

8.
温明远在《监狱研究信息》2003年第10期上撰文《密切联系实际,组织集体攻关,培养学术人才——关于加强监狱学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指出,与其他法学学科相比,监狱学不成熟的主要表现是:没有学术经典.没有传世之作;没有产业学术流派,没有开展学术争鸣;没有产生公认的权威的学术带头人。具体地讲就是:1.浮躁。  相似文献   

9.
论法理学教学与教材的改革——从“一分为二”谈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法理学教学与教材的改革是法理学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不仅仅是涉及向学生传授什么知识的问题(这个问题并非不重要),而且也是法理学如何面向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问题,还是法理学是否真正勇于并能够打破计划经济束缚的问题。世纪之交的中国法理学应该对此有个明确的回应。这不是说法理学界以往不关心教学与教材的改革,而是说,我们尚没有把法理学的革新与法理学教学、教材的改革挂钩,更没有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学术上的重大问题认真对待。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我国法理学一直在致力于推动法治建设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身份”焦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法治理论反对基于身份而衍生的特权,并不完全反对对"身份"的追求。由于当代中国法理学对身份问题研究误解了梅因关于法治是"从身份到契约"运动的思想,因而对基于"身份"的法理学意义有不正确的认识,在"身份"问题上出现了焦虑症状以后,仍不能正视"身份"问题的重要性。中国法理学还没有自身的独立性,没有做出独特的理论贡献,以至于出现了这种"身份"的焦虑。要想提升法理学的学科地位,需要认真研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以法律方法论塑造法理学的实用性,使法律话语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11.
法理学教科书的理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法学学科的整体发展程度。9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法理学》教材,曾被列为国家教委“八五”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孙国华教授主编的《法理学教程》、沈宗灵教授主编的《法理学》有效地担当了培养法学人才的重任,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1996年吕世伦教授、公丕祥教授主编的《现代理论法学原理》以崭新的学术风貌展现在法学学子面前,系统地探  相似文献   

12.
本刊1991年第9期发表了题为“人民主权:法制精神的精髓”一文,引起一些不同的反响,本刊本着李瑞环同志指出的“我们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提倡和鼓励学术和艺术上各种不同意见、观点、风格、流派自由发展和竞赛,提倡和鼓励批评和反批评”精神,全文发表署名“子强”的批评文章,以期“通过民主的、平等的、充分说理的方法”,展开正常的学术争鸣,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民国时期法理学译著总体情况的对比考察,我们可以察觉法理学作为法学基本理论学科是如何适应社会的大背景并调整理论导向的。同时把法理学译著数量的发展变迁放在社会文化因素之下进行透视.可以展现法理学是如何影响社会形态的演进和发展的。法理学译著仅仅是一个视角,学术是面镜子,但最终凸显的都是知识社会学意义上特定“社会居所”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十多年,我国法理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展了一系列法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对实现法学基本理论和法制建设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对推动法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对其他学科也有较大影响。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法理学在九十年代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人们期待我国法理学有一个新的突破性进展。为此,本刊特主办“九十年代我国法理学的展望”笔谈会,邀请部分学者就九十年代法理学发展的方向与趋势、法理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法理学亟待研究的课题、法理学学科建设上的问题以及研究方法与学风等问题,发表意见,期望有助于引起法学界的重视与思考,有助于推进法理学的繁荣与发展。当然,这里发表的意见都只是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有待于法学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独立而完整的法理学学科,主要应当由内容性要素、方法性要素和渊源性要素构成。所谓内容性要素,主要是法理学所阐发的理论学说;所谓方法性要素,主要是法理学所阐发和运用的方法论;所谓渊源性要素,主要是法理学赖以取材、孕育和形成的资源、进路和动因。研究法理学的构成,仅仅注重研究内容性要素和方法性要素是不够的,还应当充分注重研究渊源意义上的法理学构成要素。法理学的渊源性要素包含资源、进路和动因三种基本要素。其中,资源性要素是构成法理学整体的更重要和更基本的要素,主要包括理论学说、流派思想和人物作品三种。在这方面,中国现时的法理学著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法学》1986,(2)
张友渔说:法制建设协调发展的讨论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这个讨论很有意义,很有必要,也很及时,是直接关系到保障宪法的贯彻实施,促使法制建设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的重大问题。法学作为一门科学,不应该设置什么“禁区”。理论要发展,就必须遵循其客观规律,没有学术上的自由、民主和争鸣,就谈不上理论的发展。不能把普及法律常识看作是搞一次就能完成的任务,要看到法律还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进行制定、修改、废除.不能摘突击,满足于五年就能做到普及。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近年来中国法理学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已从旧模式和教科书体系中解放出来 ,关注现实 ,并已形成若干带学术流派倾向的学术群 ,但也存在学术发展总结不足和学科建设不足等问题。文章着重从学科层次、价值取向、层次间的中介联系、体用关系等方面探讨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法学》2010,25(1):1-1
在当代法学理论领域,英美法理学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吸引着众多追随者。2009年深秋,若干有志于英美法哲学的博士生与硕士生追踵前贤,以英美法理学为研习对象,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成立“蓟门法哲学研习会”。“蓟门法哲学研习会”专心于英美法哲学学术传统内部之基本命题,深入其理论脉络,开展思想史阅读和专题研究等研习活动,并定期邀请国内研习英美法理学之先进做专题报告,开展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9.
只有实践的法律才具有最终的现实意义,然而主体的法律实践不是逻辑式的,它是主体内在法律准则的现实化,因而主体法律实践准则构建问题是法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既以法律本体存在为前提,又与主体的法律认知紧密相关。对此问题,西方各主要法理学流派均普遍忽视了,并由此造成了各自理论上的分歧与对立。然而正是在主体法律实践的意义上,西方各法理学流派才存在沟通与协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1996年以来(九五规划期间),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和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的推动下,我国法学理论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紧扣时代的实践主题展开理论探讨,以大无畏的理论勇气和推陈出新的学术自信致力于法理学的学术创新,把我国法理学研究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一、“九五”期间法理学的发展与反思 (一)研究概况 纵观九五期间的法理学研究,受到法理学界普遍关注并富有成就的基本主题大致包括如下几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