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生成性人工智能 ChatGPT 一经出场,便迅速获得了全球用户的广泛使用和高度认可。该技术在 为人类日常生活和学习教育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智能依赖会弱化劳动观念养成,信息茧房会 淡化劳动理论学习,技术沉溺会简化劳动技能锻炼,规范失控会虚化劳动教育环境。这一系列隐藏在技术背后 的潜在风险必将深刻影响我们的教育领域,尤其是劳动教育领域。对此,需要凭借一种递进逻辑来寻求应对之策, 从而有效纾解 ChatGPT 介入劳动教育导致的潜在风险。这就要加强劳动观念引领,实现对错误劳动观念的精准 纠治;增强劳动理论学习,清理错误理论渗透的存在空间;注重劳动技能锻炼,筑牢抵御体力与脑力退化的身 体防线;优化劳动教育环境,加强对算法伦理监管的刚性约束。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给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对劳动关系的风险防控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福建省为样本,从监测预警、帮扶机制、联动制度等方面总结劳 动关系治理的经验,并运用维权劳动者的相关数据剖析劳动关系治理在主体能力、预警机制、信息沟通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劳动关系风险防控的建议:提升劳动关系治理主体的防控能力,完善劳动关系风险防控的预警机制,加强劳动关系风险防控的企业监测。  相似文献   

3.
劳动与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与思考的核心问题,人的幸福是二者统一性的现实体现, 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构建必然经由劳动而得以完成。马克思从劳动本体论出发,通过对劳动的定义和异化劳动的 批判,阐明了劳动哲学之质,并借由劳动与人自由的权利、自我的确证与发展的需要,表达了劳动幸福的价值 旨归。在此理论前提下,以劳动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逻辑起点与人类社会共同体历史构建的基本依据,通 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将人与人之自我同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统一性关系历史地构建起来,从而实现全部人对幸福的原初追求,使人类社会成为幸福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以“批判”代替“道德说教”的方式来建构其理论版图,道德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构 成了其劳动伦理思想的双重向度。马克思一方面用宗教批判及法哲学批判的方式完成了对道德层面与实践层面 的再次反转,另一方面从宗教和道德批判入手,进而延伸到政治经济学,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道德 批判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始点和内在意蕴,自始至终都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政治经济学批判 下的伦理指向亦是如此。二者所指向的目标都是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马克思因批判 维度的转换而将其劳动伦理思想推向了更深刻、更全面、更丰富的论证阶段。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这对于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生机和活力,对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成历史任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就是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克服和纠正在劳动问题上的种种错误认识,树立尊重劳动的新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发展,其核心是尊重劳动。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财富。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先进…  相似文献   

6.
劳动伦理学     
劳动伦理学是以劳动活动中的道德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基本宗旨是探索当代劳动条件下经济繁荣与道德进步、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劳动方式变革与社会发展和人格完善的内在机制及其共同提高的操作原则。主要研究以下基本问题:劳动与人类自由和幸福的关系;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和劳动者的一般特点;劳动者的职业选择与价值实现;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及其道德评价;劳动集体的道德职能;劳动集体的经济效益和道德效益;管理劳动及其伦理问题;知识劳动的社会伦理意义,以及当代劳  相似文献   

7.
晓荷 《工友》2009,(2):31-31,32
20多个春秋的创业历程,杨忠洲带领蓝特集团实现了从街道小作坊到大型集团公司的跨越,资产从4000元增值到10.6亿元。如今的蓝特集团已发展成以建材家居市场交易和农产品交易物流为主导,兼营广告传媒、电子商务、化学清洗、房地产开发,控股湖北二十一世纪物流股份公司的大型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8.
维护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益是工会维权的重要内容,完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机制是工会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合非公有制企业需要、主动依法监督参与的工作机制。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机制,突破以往工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模式,实现工会维权方式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9.
《时代风采》2009,(16):14-15
从满目疮痍、积贫积弱到经济总理世界第三、人民生活迈向总体小康,从封闭半封闭到直接关系全球经济复苏……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经济发展取得了半世公认的惊人跨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运》2012,(3):52-52
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劳动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劳动在推动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中的伟大意义作出高度评价,认为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得以实现的中介。是人类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1.
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劳动合同法确立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确保了员工在劳动条件、安全生产、工资福利等方面的基本人权.然而,基于降低用工成本的动机,一些企业千方百计地规避劳动合同法,漠视员工的合法权益,凸显了其对劳动者社会责任的缺失.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当前亟需建立企业自主履行对员工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将劳动合同法的外在约束转化为企业履行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内在激励,形成劳动者权益保障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去产能过程中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将发生密集的劳动关系调整,并可能产生劳资矛盾。针对74家企业1657份员工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去产能企业群体性劳资冲突风险总体可控,但仍有可能发生。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缺乏技能和手艺的职工和非正式工通常采取激烈维权方式,发生劳动关系风险的概率较高。在评估去产能企业劳动关系风险水平的基础上,研究从外部环境、政府行为、企业应对三个角度提出了劳动关系风险发生的诱发性因素和抑制性因素,并提出了治理化解过剩产能中劳动关系风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历史变迁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为实现生产过程所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时期,企业劳动关系也经历了三大阶段的历史变迁,而在未来新的时期,我国企业劳动关系还将呈现出“三方权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劳动人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个人都享有与生俱来的劳动权利。应当平等保障所有劳动者的劳动人权,以体现劳动价值。在此法律规范下,劳动自治作为意思自治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反映,体现了劳动权的契约自由。应允许符合劳动伦理的劳动力自由交易行为。国家应在国际劳工标准基础上,建立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相适应的劳动年龄制度,顾及未成年人和退休人员的劳动需求。法律对劳动权利应当保护性限制,而非限制性保护。  相似文献   

15.
谈劳动关系市场化过程中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关系市场化使劳动关系的双方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及生产过程中,通过博弈来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在此博弈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保障劳动者权益,应当充分保障劳动者的话语权,保障劳动者获得充分的劳动力价值补偿,保障劳动者参与企业利润分享的权利,以及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维权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共享用工在人力资源调配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取得了实效,但同时也暴露出苗头性的滥用问题和深层次的症结根源.本研究通过梳理分析共享用工的发展类型、差异比较、共性特点及未来趋势,剖析共享用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实践中共享用工形式多样、法律关系含混复杂.因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其法律性质及劳动用工关系界定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植根于本国历史经验、道路实践和国情社情,经过70年来五个阶段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理论体系,即借鉴西方的劳动关系制度,但摈弃了把劳动关系看成是纯粹的经济关系、单纯用产权规则解决纠纷的思维。该理论体系认为,劳动关系中包含了政治关系,劳动关系双方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此,劳动关系领域的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利益差别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由此形成了国家主导的中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了基础性转变,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种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这些变化必然会带来劳动关系的变化和劳动关系研究的新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劳动关系是以个别劳动关系为主。劳动者因为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其劳动权利经常受侵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出台了《劳动合同法》来保护劳动者,以实现劳资双方的和谐。然而这不过促进了个别劳动关系层面的和谐,集体劳动关系的和谐远未实现。目前劳动力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转变,劳动者逐渐重视集体维权,劳动关系也从个别劳动关系逐渐向集体劳动关系转变,集体劳动关系将成为今后劳动关系构建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劳动权利是庞杂而多变的社会现象,现行立法与学术对其范围、种类、功能固然有一定的认识方法,但往往是平面化的、窄视野的.本文在对劳动权利的法律依据和社会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讨论了规范(应然)和事实(实然)两种意义的劳动权利体系.探讨了劳动权利的范围、种类、属性、功能、治道等重要问题,以比较新颖的分类标准为基础,对劳动权利作出了新的分类,并把劳动权利置入这些对应关系结构,讨论了在各种对应关系的分析框架中,对劳动权利新的关注点.这些分类(--对应性关系)在整合以后,可以成为对劳动权利问题的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