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制度对一国内部的影响主要通过该国既定的国内结构产生,由于国内结构不同,国际制度的影响的方式、范围、强度、持续性以及对国际制度的遵守情况也有差异;同时,国内结构的存在也会对国际制度产生"过滤"作用。国际制度不仅对一国内部的政治、社会发挥着影响,而且还构成了一国社会变迁的必不可少的外部环境,跨国沟通行为体是其影响国内结构的主要途径,其最终影响是通过国际制度的内部化表现出来的。只有国际制度、国际规范真正为一国国内法律所支持时,才可以说某种国际制度真正被内部化并构成了一国国内结构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国际制度能够推动国家围绕某一北极治理议题进行合作与协调,从而规范国家行为。随着北极治理的实践理念从自助式的“丛林法则”向合作式的“制度法则”演变,国家面临遵循何种国际制度的选择困境,而对国家行为的约束力则是国际制度权威性的基础,这促使北极治理国际制度的主导国和参与国,都致力于提升国际制度的权威性,以维护本国的北极利益。“国际合法性”“国际认可度”与“制度刚性”是判断国际制度权威性的重要指标,而权威性差异造成北极治理国际制度体系呈现出层级结构。北极治理国际制度竞争分为国际规则竞争、国际组织竞争、国际秩序竞争三个阶段,当前北极治理国际制度竞争主要处于国际规则竞争阶段。由于北极治理具有议题局限性,国际规则供给呈现出相对过剩状态,这必然导致国际规则之间、倡导国际规则的国际行为体之间进行竞争,这亦是北极治理国际制度体系变迁的核心动力。未来权威型北极治理国际制度体系构建包括域内自理模式、公约治理模式和协商治理模式。北极利益攸关方之所以围绕国际规则设置权和国际组织主导权展开竞争,既是源于捍卫本国北极权益的考量,更是为了构建符合本国长远战略利益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3.
修正结构主义关于南北关系研究的一个基本命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国际上和国内的脆弱性而倾向于支持和建立权威导向分配的国际制度.本文首先从国际制度特征、国家偏好与政策选择三个方面对该命题的理论基础进行批评,然后从实证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经验分析,最后从单位结构、体系特征和制度功能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冷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制度偏好和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国家声誉与国际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试图从声誉的角度来探讨冷战后各国参与国际制度的问题。文章首先详细阐述了声誉因素的概念,并重新界定了国际制度的定义,然后指出国际制度与声誉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随后运用上述理论系统地解释冷战后国家参与国际制度的行为动力。本文认为,冷战结束之后,国际体系处于变迁之中,体系中的国家之间展开了位势竞争。积极参与国际制度、建构良好的声誉,是国家进行位势竞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际制度对非成员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制度作为国际规范结构,会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产生影响.尽管现有研究广泛探讨了国际制度对国家行为的塑造作用,但是国际制度对非成员国的作用的动因何在,其作用是否等同于对成员国的作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却是当前研究所缺乏的.针对有些国家未加入特定国际制度却遵从该制度的规范体系的经验事实,本文试图提出一个理论解释的基本框架.本文指出,如果非成员国同国际制度互动的渠道存在,且非成员国对此渠道的依赖比较高,那么国际制度可以塑造互动发生的环境,进而塑造非成员国的行为.这种情况下,非成员国的行为会体现出对规范体系的遵从.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美国单极格局和制度化合作是冷战后国际秩序的显著特征.通过观察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体系内行为体的互动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秩序的转型方向.受疫情影响,全球化进程和地区合作受阻,进一步加剧国内政治与国际体系的反向联动.同时,疫情凸显美国体系领导力缺失,大国制度博弈愈演愈烈,既有体系结构的不稳定性提升,冲击现行国际秩序.整体而言,国际秩序未发生本质改变,权力结构的"去中心化"进一步持续、制度安排中功能性合作与新制度建立加速推进.后疫情时代,全球化和国际合作将在重组整合中波动前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积极推动多边主义进程和"一带一路"倡议应对国际体系无序状态的同时,以国内发展作为应对秩序转型和参与全球治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国际制度设计中的规范与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制度设计日益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一项重要的议事日程和研究议程.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理性主义的研究范式之内,忽视了社会规范因素在国际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借鉴组织社会学中新制度学派的理论,探讨了规范在国际制度设计中的作用,指出强意义合法性机制与弱意义合法性机制是国际制度设计中规范与理性相互作用的两种形式.强意义合法性机制是指构成性规范通过塑造行为体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身份,进而成为国际制度设计中行为体无需考虑就加以接受的"理性神话".弱意义合法性机制是指限制性规范通过影响行为体利益计算的方式作用于国际制度设计的过程,行为体出于对声誉和责任方面的考虑,会限制一些纯粹出于物质利益追求的国际制度设计行为.  相似文献   

8.
田野 《国际观察》2008,46(2):26-32
由于国家居于国内政治经济和国际政治经济的交界面,国家具有了相对于社会的自主性。国家自主性并非一个常量而是一个变量。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结构与国际体系的变化,国家自主性相应地也会有所增减。作为国际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国际制度既可以削弱也可以增强国家的自主性。当国际制度所发挥的功能与国家的目标基本一致时,国家会将国际制度引入国内治理来增强其自主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竞争性多边主义作为一种国际制度现象和国家在国际制度框架中的优势竞争行为呈现兴起之势.从国际制度合法性流变的视角来看,竞争性多边主义是特定领域国际制度"去合法化"及相关行为体对制度"再合法化"分歧而导致制度参与行为分化的结果,是制度改革失效后制度体系演进的必经阶段.在全球层次,国际经贸和金融领域的竞争性多边主义兴起均与各自领域制度体系的合法化困境有关.在地区层次,亚太地区小多边机制的涌现也是地区制度合法性长期缺失的结果.将对特定领域和地区制度合法性的探讨延伸到关于国际制度体系合法性的观察可知,制度体系合法性下降是秩序转型的主要诱因.竞争性多边主义不断解构着现行国际制度体系,因而成为推动国际秩序演进的重要动力.当前美国主导下的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因美国制度霸权与制度合法性的动态演进规律之间的根本性矛盾而面临"再合法化"难题,未来秩序转型的结果将取决于新兴国家的广泛崛起之势能否保持以及秩序主导国美国的霸权护持态度是否出现转变.  相似文献   

10.
行为体互动领域政治性的高低,决定了其相互依赖状态的属性。积极的相互依赖有利于合作,而消极的相互依赖则不利于合作。行为体谋求与他者相关的利益,就可能形成对共同利益的一致认知,以协调政策并采取集体行动。行为体稳定的合作会形成制度化进程,国际制度能够对行为体发挥管制和社会化作用。制度所涉及的领域会导致制度外行为体的参与互动。制度内外行为体的利益与意愿决定着制度的变迁。由于成熟的国际制度具有惯性,因此制度的改革往往是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2004年9月20日印尼总统直选第二轮投票,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获60.2%多数选票当选为印尼第六任总统,10月20日宣誓就职并组建"团结内阁".一年多过去了,这个世界上第四人口大国和穆斯林人数最多国家的总统不负众望,理顺了政府与议会的关系,克服了世纪海啸大灾难,在国内掀起了反贪运动,举办了第二次亚非国家峰会,与中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经济重建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2.
Secessionist conflicts have become a major feature of the European political landscape in the 1990s. 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them have varied from full‐scale military interventions to half‐hearted mediation, generally providing for freezing of most active hostilities and for addressing most urgent humanitarian needs. Europe in the 1990s saw more ‘peace’ operations on its soil than any other region in the world, but still was not able to find a satisfactory answer. Kosovo is a tragic illustration of that, and the deployment of NATO troops after a massive use of airpower still lacks the framework political plan and appears very tentative and opportunistic. Several specifically European factors define the perspective of a possible new wave of secessionist conflict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拉美形势稳中有进,进中有亮点.政治上,整个地区局势基本平稳,左派执政阵营进一步扩大;经济上,保持中高速增长势头,新一轮增长周期拉长;社会上,贫困状态有所改善,但不安宁因素犹存;外交上,多元外交活跃,联合抗美意识趋强,拉中关系步入历史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4.
宗合 《西亚非洲》2005,(1):15-18
20 0 4年 ,非洲总体形势好转 ,非盟的凝聚力增强 ,非洲在索马里、苏丹达尔富尔、大湖地区联合自强的努力均取得重要进展 ,解决非洲和平与安全这一首要课题探索出较为成功的模式。各国政权建设注重法治化 ,多党大选制度在非洲初步扎根 ,老一辈领导人重视稳妥交权 ,新一代领导人自主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各国经济的发展不均衡 ,产油国和资源大国受到更多关注 ,一体化进程缺乏内动力 ,尼日利亚、南非、埃及三国竞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给非洲大国关系带来新的复杂因素。非洲国家积极利用数量优势、靠集体声势、借助多边机制与大国周旋 ,西方大国也相应调整政策 ,继续在减免债务、增加援助等方面出台新举措。非洲形势发展中积极因素增加 ,但总体上仍处于量的艰难积累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四川省黑热病疫区黑水县、汶川县、九寨沟县、茂县和北川县2010年利什曼原虫的家犬感染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自上述地区采集的584头份犬前肢静脉血样本。结果显示,总阳性检出率为18.1%,其中黑水县25.3%、汶川县24.7%、九寨沟县24.6%、茂县12.3%、北川县8.3%。按照性别、年龄差异将样本分组后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显示性别组阳性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雄性高于雌性;年龄组差异显著(P<0.05),1岁以上犬易感。检测结果对正确预测四川省黑热病疫区疾病流行趋势,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因大国关系的改善而趋于缓和 ,但仍面临着恐怖主义活动、印巴冲突、朝鲜核问题、台湾问题等潜在和现实的安全隐患。美中俄及亚太地区各国加强安全领域内的协商与合作 ,以确保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7.
American policy toward Central Asia is based on a serious misperception of the region's problems and potential for non‐violent political change. The reality is that the five Central Asian states are not post‐Soviet but neo‐Soviet. The former Communist Party bosses retain the nomenklatura system of centralised and hierarchical rule. The regimes also resemble the clan‐based autocracies of post‐colonial Africa, but with the mechanisms of the modern police state. These countries face all the challenges common to the Third World, but are less amenable to positive external influences 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pluralist politics and civil society. While the regimes have mixed prospects for retaining power, none is likely to succeed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r in responding to social change.  相似文献   

18.
19.
Lu: On many occasions, politics and economy are in the same strain. Economic life is the only process that runs through history and undergoes environmental changes. World economy is the only world system. In today's world, the closer ties among various countries in e- conomy cause the complexity of political and foreign affairs. Last year's world economy took on a new feature. According to past experiences, when the economy in a region turns better, problems will usually arise in another regi…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