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鉴真是指确定实物证据真品性的证明活动,“两个证据”规定为鉴真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渊源.实物证据不存在真实性推定、事实和二级事实的区分以及证据可采信的预备问题是鉴真的三大理论基础.鉴真和鉴定都是确定证据真实性的方法,鉴真是鉴定的前提和基础,鉴定是鉴真的必要延伸和补充,它们与最佳证据规则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证据的真品性和真实性.我国应构造诉讼化的鉴真程序.  相似文献   

2.
鉴真作为证据能力审查的前置程序,契合了电子数据在刑事诉讼中证据程序性认定的需求,满足了形式关联性的考察目的,发挥着证据门槛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国内实践中,对鉴真概念的认识不够准确,导致了鉴真的证明责任性质不清、证明标准异化、鉴真方法发挥作用有限,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为了保障电子数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适用,应确立以形式关联性为中心的鉴真规则,打造以证据控制和提取者为基础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形成以刑事诉讼视野下的高度盖然性为证明标准,巧用外部鉴真和自我鉴真融合的证明方法,是较为妥当的系统性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王志刚 《证据科学》2014,(6):668-677
电子数据的获取程序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电子数据真实性的认定。电子数据提取笔录由于能够客观反映电子数据获取的过程而成为对电子数据进行鉴真的重要依据,它既能够连接电子数据与案件事实,又反映了取证过程的合法性和保管链条的完整性。从属性上看,电子数据提取笔录具有独立的证据属性,它不仅有别于物证、书证和证人证言,而且有别于其他笔录类证据。对电子数据提取笔录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力的判断也具有特殊性。当前,可通过同步录音录像、引入外部监督、明确制作人员义务等方式规范电子数据提取笔录的适用。  相似文献   

4.
廖思蕴 《证据科学》2021,(3):333-347
我国现行司法解释设置了大量有关实物证据来源和保管链条的审查规则,此类规则与鉴真规则虽具有表象上的共性,实则两者的证明方式、规范目的以及证据排除的后果存在本质差异.我国亟待构建实物证据鉴真规则,以强化证据准入资格的审查,规范证据的收集提取和保管行为.实物证据鉴真规则的构建,面临着证据审查一体化和侦查中心主义的障碍,有待通...  相似文献   

5.
实物证据的鉴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瑞华 《法学研究》2011,(5):127-142
中国新颁行的刑事证据规定确立了实物证据的鉴真制度。根据所要鉴别的实物证据的不同,鉴真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含义:一是证明法庭上出示、宣读的某一实物证据,与举证方“所声称的那份实物证据”是一致的;二是证明法庭上所出示、播放的实物证据的内容,如实记录了实物证据的本来面目,反映了实物证据的真实情况。中国刑事证据规定尽管确立了“保管链条的证明”方法,但强调通过对各种“笔录类证据”的形式审查,来验证实物证据在来源、收集、提取、制作、保管等各个环节上的可靠性。刑事证据规定还针对物证、书证、视听资料和电子证据分别确立了鉴真规则。鉴真制度要得到有效的实施,需要司法改革的决策者在刑事审判方式改革、侦诉关系改革、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有效实施排除规则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根据概率分析所涉及证据数量的不同,事实认定概率分析可分为单一证据维度和证据组合维度。在单一证据维度中,司法鉴定领域会不断涌现像DNA证据那样兼具实证统计数据和高度科学确认度的统计概率证据。在证据组合维度中,事实认定不可能通过数学推理实现,其原因主要有:事实认定过程复杂,数学推理难以模拟;数学推理并非司法证明思维的"母语",而是一门需要翻译的"外语";数学推理会通过"量"上的运算模糊、混淆乃至掩盖了"质"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在证据法中.鉴真(authentication)是指证明某一证据确实属于提出该证据的一方所声称的那一证据。《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规定》确立了实物证据的鉴真制度。根据所要鉴别的实物证据的不同,鉴真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含义:一是证明法庭上出示、宣读的某一实物证据.与举证方“所声称的那份实物证据”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证据是刑事案件中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和依据,对认定事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刑事审判阶段,通过证据的证明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逻辑推论的过程。由于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天然的逻辑关系,证据被视为认定事实的前提,司法机关对事实的认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诉讼中收集的证据。如果作为推论前提的证据不充分、不具有真实性或不具有法律上证据的意义,由此得出的结论(法律事实)也必然会出现错误。  但是,证据的证明并不是—个自为的逻辑推论过程,刑事诉讼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的程…  相似文献   

9.
拟构建一套正确应用DNA证据的逻辑框架,以避免DNA证据被错误解读和运用,明确法庭科学家和法庭审判者在DNA证据应用中的权责界限,保障事实认定之准确性和司法审判之公正性。提出了以概率统计学为工具,实现从“匹配”到“来源”之逻辑转化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初步构想,并对当下主要的DNA证据解释方法予以分类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法律并未对电子数据进行"特征化"分类,相应的鉴真规则对所有类型的电子数据都进行笼统的适用,分类不精确、鉴真规则的笼统导致实践对电子数据的审查仍处于不专业、模糊甚至混乱状态。为更好地规范电子数据鉴真,应当对电子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分类鉴真,在现有法律相关规定对电子数据笼统列举的基础上,从电子数据的公开性出发,结合取证难度和证据真实性的判断,将电子数据分为公开的数据、交互性的数据和单一来源的数据这三类是一种可行的路径。另外,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取证规范、存证规范和审查规范进行分析,构建相应的"识别性"鉴真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1.
鉴定结论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平安 《现代法学》2000,22(6):26-31
本文指出了我国民事鉴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重点分析了民事鉴定机构和民事鉴定主体的条件、鉴定程序 ,并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 ,对我国的民事鉴定立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一个诉讼案例的简单介绍。就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形成的鉴定结论。所涉及的当事人是否有权自行委托鉴定、自行委托鉴定形成的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证明力大小及鉴定人回避等有关问题。提出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13.
当前,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在解决鉴定意见争议方面发挥着不小的作用。但理论与实务界,对于专家委员会的设立目的、职能权限乃至组成人员资质等方面均存在分歧,以致引发了人们对于专家委员会存在必要性与合理性的质疑。本文即对这一鉴定意见争议解决机制展开研究,从该制度的产生渊源、各地的相关规定入手,从现状、存在必要性、发展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对该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改进完善提出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夏健祥 《政法学刊》2004,21(5):11-13
毒品来源同一认定是我国当前毒品检验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从物证理化检验中种属认定的哲学基础上,可表明特征反映体的发掘和表达与种属认定范围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及毒品海洛因的杂质和稀释物在新一鉴定层次中的作用。只要正确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就一定能不断拓展我们的视野,把毒品检验的种属认定引向深入,以达到不同层次的“同一”。  相似文献   

15.
司法鉴定援助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定结论作为三大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在诉讼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后,对需要司法鉴定的弱势群体进行司法鉴定援助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从司法鉴定援助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方面作了分析,并对司法鉴定援助制度作了初步设想,以期对我国的司法鉴定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利用Exif信息内容鉴定数码照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数码照片的Exif信息检查,判断数码照片的真伪。方法通过相关软件工具查看Exif信息中的元数据。结果如果Exif信息中的元数据已被改动,则数码照片已被修改。结论 Exif信息中的元数据可作为判断数码照片真伪的检测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鉴定机构提供司法鉴定时,发生鉴定错误在所难免.诉讼当事人因司法鉴定错误发生损害,对司法鉴定机构提起损害赔偿之诉时,实践中往往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诉讼当事人对司法鉴定机构主张损害赔偿不仅存在侵权责任请求权基础,更存在违约责任请求权基础,发生请求权基础竞合.诉讼当事人对司法鉴定机构提起损害赔偿之诉,应以司法鉴定错误得到确认为前提.受司法既判力的约束,只能在对原案件事实的审理程序中重新进行司法鉴定.因此,诉讼当事人对司法鉴定机构提起损害赔偿之诉在程序上受到严格限制,并以此决定其可主张的损害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18.
王佩芬  方铮 《河北法学》2005,23(3):90-93
当庭认证是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于未有相关法律或司法解释对其内涵作出明确界定,从而在审判实 践中当庭认证往往被机械理解。从诉讼理论出发并联系审判实践,探讨了当庭认证的应有内涵,并提出公开认证 的概念比当庭认证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环境标志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法学论坛》2005,20(4):105-111
在世界贸易中,环境标志的实施有利于产品的销售,也有成为发达国家新的贸易壁垒的趋势,利用环境标志设置绿色壁垒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环境标志制度问题,特别是WTO关于环境标志议题达成的共识对协调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环境保护政策为中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方面的基础作用,并系统分析了WTO环境标志议题对中国的影响和面临的新的机遇及挑战,提出了充分利用WTO现行规制以完善中国环境标志制度、积极开展环境标志的国际合作和国际互认的法律措施以及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刑事侦查中强制采取物证比对样本的必要性以及立法规制这种强制活动的必要性,探究了强制采样的合法化路径。认为法律应明确侦查机关有权依照必要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和比例原则在侦查中强制采取物证比对样本,并就强制采样的主体、对象、程序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否则,就有可能侵犯相关人员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