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肖萍 《传承》2013,(11):36-37
毛泽东哲学思想不仅体现在毛泽东哲学专著中,而且蕴含在他全部的科学著作,特别是毛泽东军事著作之中。在毛泽东全部军事著作中,《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先导性的重要地位,它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一系列基本观点的形成,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雏形。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哲学思想不仅体现在毛泽东哲学专著中,而且蕴含在他全部的科学著作,特别是毛泽东军事著作之中。在毛泽东全部军事著作中,《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先导性的重要地位,它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一系列基本观点的形成,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雏形。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一次反"围剿",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次战役的胜利,为党的军事战略转变提供了实践平台;为红军的运动战创造了新的军事原则;展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留下了生动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进行的长期的武装斗争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一条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军事路线,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并形成了系统的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带有鲜明的哲学特点,它是闪耀着辩证法光辉的军事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既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又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在批判、继承和超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军事理论、原则和战略、战役指导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宝库.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和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苏磊 《传承》2011,(3X):16-17
毛泽东军事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我军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制胜之道,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作为20世纪上半叶的科学的军事理论体系,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加强包括军事思想文化、军事科技文化、军事制度文化、军事谋略文化、军事精神文化在内并体现政治性、战斗性、先进性、聚合性的中国特色军事文化软实力建设,对于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应对国际安全形势,有效履行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军事文化软实力建设既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更要立足我国的国情军情,坚持正确方向,体现中国特色,形成思维理念、工作机制、运行载体、文化素养"四位一体"互动局面.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军事意义在于: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通过战争的具体实践,开创了"引兵农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军事战略;形成了"党指挥枪"等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建军思想的理论基础;造成了中国式的游击战争战略态势和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战术原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9.
宪法确立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科学、适当地体现军队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处理好党和国家与军队的关系 ,是我们长时期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复杂的课题武装力量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之一。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科学地规定国家的军事制度 ,确立军事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组织和完善国家领导体制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长期革命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和组织起来的人民军队 ,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 ,人民解放军就成为国家的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所揭示的以弱胜强的方法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中最为光彩夺目的部分。他通过辩证把握战争诸力量的强弱因素 ,揭示了以弱胜强的规律 ;通过把握强弱转化所需的条件 ,阐明了实现强弱转化的必要前提 ;强调实现强弱转化必须经过主观指导能力的竞赛 :扩大强军弱的因素 ,扩展弱军强的因素 ,造成局部以强对弱、达于局部质变 ,由量变到根本质变 ,最终实现强弱转化。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虽是一个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概念,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本文通过对现代性"传统与现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四个方面"断裂问题"的思考,从该"二重性"中归纳出现代性的"同一性"即时代精神、理性精神、主体精神、发展精神,并尝试性地揭示现代性该四个主题精神的最初意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下发生的"演变",从而关注现代性的"同一性"与加深对现代性"二重性"的理解和认识,给予现代性本质的一种澄明。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文化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关系问题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近年来出现的众多文化现象也成为这一问题研究的素材。然而这一划分本身在消费时代的合理性还有待探讨,通过回溯源于西方的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历史,阐释这一二元划分的思想基础,在消费社会及媒介构建下这种思想基础遭遇的颠覆,进而得出结论:二者的二元划分已经不能成立,由此产生的争论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以来,学界、政界以至社会各界,对“政绩观”错位带来的种种弊病与不良后果普遍引起关注,莫让“政绩”成“政疾”的呼声日盛。但是,人们对那种公开以“政疾”冒充“政绩”,功过混淆、鱼目混珠的现象,却至今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鉴于此,有必要大声疾呼:莫把“政疾”当“政绩”。“政绩”与“政疾”本来是两码事“,为政者”所取得的成功为“绩”,存在的问题为“疾”,两者不该混淆。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明明是“政疾”的东西,摇身一变,冠冕堂皇地成了“政绩”。例如,有些地方盲目决策,乱上项目,劳民伤财,造成…  相似文献   

14.
感受"另类"     
当我们把城市中的一切都变成游戏的时候,突然发现“另类”可爱。“新生代”们先创造了“另类”,再创造了“时尚”,循环往复,其乐无穷。当一个物件的分类不好归位时,人们常常叫它“另类”。的确,音乐评论人实在无法将臧天朔的《老玉米》归入哪一类?通俗,民谣,还是ROCK?那些崇尚伟哥的男人们扯着嗓子在歌厅里一路狂吼:“要有一副好身体,就请你吃老玉米……”似乎唱出了阳刚。“新生代”们先创造了“另类”,再创造了“时尚”,循环往复,其乐无穷。“另类”前卫,而“时尚”大众。“另类”并非时尚,但可以变为时尚。面对传媒一…  相似文献   

15.
韦有多 《桂海论丛》2002,18(1):24-26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领导核心.我们在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过程中,既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更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三个代表"与"以德治国"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干部"是党员的一项基本权利,<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对"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作了制度性规定,使这项权利由原则走向制度迈开了第一步.然而,要建立完善的罢免撤换制度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即罢免或撤换的主体与对象;罢免或撤换的依据;受理机构与程序.  相似文献   

17.
18.
论"治未犯"——关于"溯源防范"与"不管而管"制度的建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对预防犯罪的研究应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并重、东方文化的“心性教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制”并重。我国预防犯罪应借鉴中医“治未病”的道理而“治未犯”,即未犯先防、刑后防犯,建立“溯源防范”制度,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推广源流监控制度,建立“不管而管”制度,即被害人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9.
国学,就其"源"而言,我们可以说,先秦诸子之学,是"国学"演变发展的活水源头;与此相对应,先秦以降,儒、道、佛等学派思想的演进,催生出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学术思潮,如汉初黄老思潮、两汉尊儒思潮、东汉反神学思潮、汉魏道教思潮、魏晋玄学思潮、隋唐佛学思潮、宋明理学思潮,以及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等等。这八大思潮,前后相继,奔腾向前,组合成"国学"发展演变的汹涌潮流,构成了"国学"发展的宏伟画面。  相似文献   

20.
何林 《思想战线》2006,32(6):71-75
以二元论、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遮蔽和阻碍理解“和谐共存”等文化事象。有别于“二元对立”的“多元统一”思维结构和观念模式不仅是一些民族解释世界、处理内部关系的核心结构,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和谐共存”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