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中东铁路及其附属地设置了各级俄国警察机构和大量警察.其基本职能是防控中国居民对中东铁路和俄国殖民者的“危害活动”及侦破各种案件,镇压中国东北人民反抗,维护沙俄在中东铁路及其附属地的殖民统治.十月革命后,通过颁布法规和设置正式警察机构等途径,中国政府逐渐收回了中东铁路及其附属地的警察权.  相似文献   

2.
十月革命前二十余年,俄国与日、美等国在中东铁路上的激烈角逐中,虽然失去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但仍然控制着中东铁路东北北部的干线,并利用其对东北北部进行了二十余年的殖民统治。十月革命后,苏联在一段时间里失去了对中东铁路的控制,但它从来没有忘记再度操纵中东铁路。在复杂的东北亚国际关系中,1924年9月20日,苏联与中国东北的张作霖地方当局签订《奉俄协定》,恢复了苏联对中东铁路的大部分控制权。这不仅使苏联重返东北亚的政治舞台,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俄国人进入满洲(中国东北地区,下同)是在19世纪末,并主要与修筑中东铁路有关。中东铁路连结俄国欧洲部分与其远东边陲,是通过相邻的中国领土的一段铁路。这个时期中国东北部的民族关系和经济关系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叶,中俄两个相邻的封建大国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19世纪下半叶,俄国掀起了两次侵华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叶,俄国利用英法发动鸦片战争之机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边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第二次是19世纪末,俄国推行"和平征服"中国的策略,诱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获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使东北成了俄国独占的势力范围。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沙皇政府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正确的决定未能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5.
中东铁路建成后,大批俄国人来华工作,尤其是十月革命后,大批俄国难民涌入中国的哈尔滨、新疆、上海等地.这些俄国侨民把俄罗斯文化引入哈尔滨.俄罗斯文化包含了生活、语言、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并在东北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由于19世纪90年代末中东铁路的修建,很多俄国人开始移居中国东北.身在异国的俄国移民在生活上遇到许多困难.他们以各自的方式生活,一些人或多或少获得成功,而另一些人则生活艰难.因此,慈善活动不仅需要,而且必要.1917年革命后难民大量涌入,使这种需要更加迫切.关内移民和俄国移民叠加,使东北地区城市人口猛增.这些外来人生活水平很低,适应性较差.穷人和失业者数量增长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和心理问题。俄国侨民主要是靠教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力量解决这个问题。慈善捐款是救助机构经费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俄国在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时,无论在建设方法、铁路选址方面,还是在铁路沿线开发方面,都广泛吸取了北美铁路的经验。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有外国公司参与,尤其是炸药、水泥、钢轨和其他建筑材料的供应商中都可见到外国公司的身影。  相似文献   

8.
列强在中国东北的争夺与中东铁路所有权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列强在远东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沙俄因担忧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在远东势力的发展威胁沙俄利益,联合德国和法国干涉中日战争的善后事宜,迫使日本放弃占有辽东半岛.此后,沙俄加强了对中国的影响,并借机攫取中东铁路的筑路权和使用权.在中东铁路存在的近半个世纪的时期里,被骗取铁路筑路权并且至多拥有名义上共管权的中国,由于国家积贫积弱,虽有心收回铁路路权,却无力实现自己的意愿,只能旁观列强在中国东北任意角逐,目睹铁路在列强手中辗转易手.中东铁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演变,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因软弱而蒙受的屈辱.  相似文献   

9.
俄国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加速了其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铁路的开始敷设,越来越多的欧俄居民迁移到东部地区居住,使这里居民点数量显著增加,而铁路沿线居民点的发展更快。特别是铁路管理部门对东部地区居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因此,铁路修建的直接后果是带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另一方面,它在俄国社会上也引起了深刻的矛盾:既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又进一步加深了作为原料供应地的西伯利亚地区对欧俄的依赖。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伴随着沙俄的排犹政策和中东铁路的修筑,大批俄国犹太人来到哈尔滨这个新的“避难所”定居。他们在哈尔滨建立了犹太会堂、银行、学校、医院,还创办了犹太人自己的社团,形成了较完整的犹太社区体系,当时的哈尔滨已成为东亚地区犹太人最大的活动中心之一。通过研究发现,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在哈尔滨犹太人社区中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通过犹太宗教公会的组织活动,维护犹太人的利益,使在哈尔滨的犹太人同欧美、苏俄、中东地区的犹太人保持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中东铁路管理局地亩处是负责管理经营铁路"附属地"土地的重要机构,是沙俄侵略中国殖民东北政策的主要执行部门。地亩处的存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1923年,奉系集团宣布撤销中东铁路管理局地亩处,成立东省特别区地亩管理局,意图收回地亩权,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但在地亩权收回过程中,白俄分子负隅顽抗,美、英、法、日等国也频频施压,北京政府和奉系集团利用外交、军事、政治等几方面手段,经过一年多的交涉和斗争,最终收回了被沙俄掠去近30年的中东铁路地亩权。"地亩处事件"实际上是多方势力针对中东铁路控制权所展开的明争暗斗的一个缩影,苏联政府对中东铁路的态度也在事件中有所体现,特别是其接管中东铁路管理局之后表现出来的延宕拖沓,引起了奉系集团的不满,为日后奉苏关系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因为政权更迭,曾有数10万之多的俄国人流亡中国东北,他们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痕;今天,中国政府把那段历史遗迹作为文物依法保护起来。  相似文献   

13.
在中俄关系史研究中,中东铁路问题始终占有重要地位,这也是中外史学家十分关注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关于中东铁路问题的讨论是嵌入在中俄关系史研究的脉络之中的.早在20世纪初期,伴随着中东铁路的通车,对中俄(苏)关于中东铁路问题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80年代后,俄国开始推行积极的远东政策。到90年代,俄国远东政策的直接表现是在华大规模兴办企业。近代俄国在华兴办的企业主要以哈尔滨地区为中心,以金融、交通企业的兴办为标志,类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国东北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东正教的传入 以哈尔滨为中心的旧北铁路沿线的主要驿站,都有伽蓝圆顶的斯拉夫风格的建筑物,也就是俄罗斯人信奉的东正教教堂。东北沦陷时期所兴起的东……  相似文献   

16.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俄国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的一件世纪工程,堪称"俄罗斯的脊梁",这条钢铁脊梁把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与欧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支撑"俄国熊"巍然挺立于欧亚大陆之上、东西方之间。有人把西伯利亚大铁路誉为"继中国长城后人类用双手建设的最伟大的工程",也有人称赞它是"除美洲新大陆开辟和苏伊士运河修建外的世界上第三大奇迹"。列宁也对这条铁路发表过评论:"西伯利亚大铁路开辟了西伯利亚。再没有别的东西能像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那样,象征着西伯利亚机器时代的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期,俄国远东地区人口继续增加,对农畜产品的需要量亦持续增长。但由于该地区农牧业落后,其产品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中国东北便成为俄国远东地区获得所缺农畜产品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国东北农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方面满足了俄国远东地区对粮食和肉类的需要,支持了该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中国东北农牧业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也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改变了东北亚国家的地缘关系,是列强在东北亚地区利用铁路开展竞争的滥觞。一战前,沙皇俄国利用铁路推行扩张政策;一战后,苏维埃俄国在重构东方发展环境过程中仍须倚重西伯利亚大铁路。俄国政权的更迭并没阻碍西伯利亚大铁路战略地位的延续。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大批朝鲜人移居中国东北。表面上看,政治强制曾是导致朝鲜人移居中国东北的突出原因,但总体来看,朝鲜和中国东北分别具有的推力和拉力因素,亦即经济因素所造成的生存压力和需求,在朝鲜人大量移居中国东北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此外,铁路的铺设亦恰逢其时地便利了朝鲜人向中国东北地区的流入与散布。本文还尝试将朝鲜人移民中国东北的原因同近代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现象做一简单的比较,进而折射其移民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俄侨学者的中国东北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殊的环境下,哈尔滨俄侨学者对中国东北进行了研究,在哈尔滨撰写出版了相关著作几十部、论文数十篇,其内容涉及各个领域,是俄罗斯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尔滨俄侨学者的中国东北研究具有全面性、注重使用第一手资料、以经济问题为主、科学性与实用性并存、是有组织进行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尤其关注现实等特点。哈尔滨俄侨学者对中国东北研究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作为研究中国东北的重要主体,他们在俄国中国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的研究加深了俄国对中国东北的认识、了解,促进了中俄文化交流,也为我国学者深入研究中国东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