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道德叙事注重整合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情感激发、行为体验、思维启迪等独特价值。工具叙事、起点叙事、自然叙事是道德叙事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主要形式。要充分发挥叙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需妥善处理教育预设与品德生成、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价值引导与生动叙事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道德叙事注重整合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情感激发、行为体验、思维启迪等独特价值。工具叙事、起点叙事、自然叙事是道德叙事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主要形式。要充分发挥叙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需妥善处理教育预设与品德生成、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价值引导与生动叙事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学对情爱问题的关注是与文学自身的特质分不开的。新时期之初,小说中的情爱叙事融汇在宏大叙事之中,虽引起广泛反响,但基本是在非文学意义上,人们只是借小说来讨论爱情价值观。“情爱”和“叙事”一旦结合,就不只是直观的社会人生的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文学课题,优秀的情爱叙事小说往往能够超越具体的时代伦理命题,而指向一种更普泛的人类精神现象。采用多种文学研究方法对当代小说中的情爱叙事进行多维度的透析,有助于我们领略情爱叙事的多重文学境味。  相似文献   

4.
《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一书的编写出版者对本书下了很多功夫,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选材精当。本书突出写重大历史事件、而以极简的手法概述各阶段历史的写法十分新颖。在重大历史事件的选取上,编写者不拘泥于常规的宏大叙事,而是注意挖掘历史细节,注重广东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共党史研究在研究的内容和重点上,不但重视宏大叙事,而且重视历史细节,既突破了一些研究"禁区",也澄清了一些误识. "南陈北李"研究对于陈独秀拒赴莫斯科问题,与以往研究只注意陈独秀几次拒赴莫斯科不同,有学者指出:是共产国际和联共(布)拒绝陈独秀赴莫斯科的;  相似文献   

6.
叙述或叙事是传统历史学最主要的写作形式,因而历史学具有文学文本的想象和虚构的性质,然而,虽说历史学家在面对方法论上如何使得客观的知识成为可能的问题时,从策略上讲,势必需要强调历史著作之科学的特性,但是海登·怀特和后现代历史编纂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却把历史叙事的问题就直接看成是:任何由经验所认定的事实出发的历史叙事,最终总要归结到想象对于把它们建构成完整一贯的故事中的作用问题,在这种语境下,重读马克思的历史学著作不单单具有“开新”的意义,也具有得自马克思的开放性的本性之“返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原本以为自己对“历史剧”的概念(或曰定义)尚有一定的认识,大体上讲,作为历史剧,当是用“剧”的形式来叙述历史,它要求艺术的真实应以历史真实为基础。可是,看了电视剧《走向共和》(以下简称《走》剧),却将以前这一“概念”戳打得稀里哗拉,被编导们称作“宏大叙事”的历史剧,原来可以是这个样子。据说,为了合作这部历史剧,剧作者“读的书横排在地上有三、四米长”,照此说来,大概其历史真实性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然而实际情形怎样呢?2003年5月7日《文汇报》刊登的近代史研究专家(专门研究李鸿章已有二十余年)贾鸣先生《走向共和硬伤》(以…  相似文献   

8.
民族复兴话语要立足大历史观,以理论、历史与现实三重逻辑,建构具有坚实理论基础、深厚历史根基、重大现实意义的话语叙事体系。从理论逻辑来看,民族复兴话语是一种大历史观下的辩证思考与整体性建构,要以强有力的理论话语叙事增强民族复兴的理论自信;从历史逻辑来看,民族复兴话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引领与中国式现代化鲜活实践的交互演绎推进,要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维度揭示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趋势,增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主动;从现实逻辑来看,民族复兴话语要打破西方“二元对立”的话语陷阱,增强民族复兴的行动自觉,并应进一步从话语传播理念、话语内容体系、话语传播策略等方面,加紧建构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更加匹配的国际叙事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从学理层面审视基层政治生态治理的叙事逻辑,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前沿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政治生态治理之所以能深入开展,与其有效的政策叙事分不开。基于"愿景—内容—行动"的分析框架,可以发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政策愿景具有宏大与微观的形态、历时与共时的结构、理想与目标的功能;组织生态、廉政生态、用人生态、干事生态四个方面的政策内容,分别以"党建引领"为叙事主题、以"三不腐"为叙事主线、以"好干部标准"为叙事主旨、以"担当作为"为叙事主调;在政策行动方面,采用了"治标为主"到"标本兼治"的行为策略叙事、从"政治规范"到"心灵秩序"的行为逻辑叙事、从"单一主体"到"社会多元"的行为角色叙事。在未来,需要持续推动基层场域的"关系再造",继续强化权力运行的制度约束,不断推动基层治理的技术赋能,进一步完善基层政治生态的政策叙事。  相似文献   

10.
刘岳 《前线》2020,(5):93-94
劳工生活真苦历史教科书上一般这样概括:旧社会的中国劳苦大众生活得水深火热、饥寒交迫。那么,能“量化”这种宏大叙事吗?《新青年》1920年5月7卷6号刊发的李幽影《北京劳动状况》一文,介绍了北京36类行业或工人做工、收入的状况。这是一次不错的“量化”尝试。这份调查涉及印制、印铸、电灯、地毯、造胰等9个现代产业或工种,产业工人每天劳动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月工资在7—29元之间不等,比如财政部印刷局工人8—15元不等、印铸局工人8—29元不等(工头35—55元)、造胰(即肥皂)工人8—9元,织布厂工人最低,只有7元。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的论者,往往要引用毛泽东于1926年9月1日写成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里的一句话:“中国革命的形势只是这样:不是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镇压住农民,便是革命势力的基础——农民起来镇压住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中国的革命,只有这一种形势,没有第二种形势。”但是,论者在引用的时候又往往将“形势”作“形式”。虽只一字之差,然兹事体大,它歪曲了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拒绝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没有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改革开放初期(1980~1986年),中国应对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出现调整和反复.1987年以后,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逐步走向规范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共领导集体执政以来,相关政策规范进一步趋向法治化;更加重视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协作;相关政策的操作手法越来越快捷和灵活,这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3.
章严 《实事求是》2007,195(2):22-24
"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是中国近期提出的外交新理念."和平崛起"是对以和平的方式,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的相对实力,从而成为世界强国这一动态发展过程的理论阐述."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目标.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表明"和平崛起"的中国是维护世界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展现了中国勇于承担世界责任的大国形象,这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质反应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上明显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民族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的解读,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言论进行明确辨析,以辨是非、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作者2003年寒假在福建省村级换届选举试点调查所获的资料,对村委会选举中所采用的“海选”、“直选”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海选”、“直选”都是现阶段村委会选举可行且有效的两种方式。但“海选”更能体现民意,更具有发展前景,更有推广意义。“海选”与“直选”的模式选择与农村具体的经济社会条件和主体素质高度相关,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作具体选择;同时,要尊重大多数村民意愿。  相似文献   

16.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实现“三统一”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相对稳定的,其中在实现“三统一”的手段和目标上,必须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公共性自律”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或缺的整体的价值理性共识,表现为社会成员基于对该社会制度安排的合法性积极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自律的行为风范,因此构成文明、公正而健康的现代市场社会的健全发育之最重要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偏狭之“工具理性”预设,决定了其很难形成“社会-文化人”的公共价值体验与情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立,客观上使有关“公共事业”的使命、责任等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而要使这种“公共事业”的实现成为现实的可能,则必须重塑以“群体互惠与意义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自愿的“公民社会共同体”的生存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制度价值理念选择。  相似文献   

18.
苏区发动查田运动采取了过激的土地政策,从客观上加剧了赤白对立.查田运动是"左"的土地政策贯彻的结果,但也应看到,发动查田运动的现实原因是为了满足苏区扩大红军和筹款等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基本特征和“三个文明”全面发展的概念 ,反映了党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上的一个新飞跃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与贡献 ;坚持社会主义“三个文明”一起抓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学说的内在要求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就要大力增强全党全社会政治文明意识 ,坚定不移地走适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知行背离"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知行统一论"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分析"知行背离"时代特征及产生根源,从中找出积极应对思路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