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明确地称自己所创立的新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对实践的深入研究,以实践为基点去解释哲学理论问题,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研究的中心任务。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给予不断的科学探究的过程,与他们科学的哲学世界观的形成是同一的。早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就十分强调注重哲学和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他的这一思想在供职于《莱茵报》期间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指出:“哲学不仅从其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哲学是一个重大的思想理论问题,实践性和政治性都很强。本着学术自由的精神,我想就这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想法,供讨论。 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往往是伟大哲学思想的创立时期。“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内部即从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21页)这是马克思早期的一句名言,它深刻地揭示出哲学和时代的内在联系,即哲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反映时代的精神,成为时代的向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马克思曾经预言的那个“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互相作用”①的时代已经到来。新的时代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变成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哲学解放”思想,开创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宣传、普及的新阶段。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这些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尽管诞生在一个半世纪之前,但由于它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正> 从近代到现代的人类思想史上,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思潮。应当怎样看待人类思想史上的这一现象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能在20世纪焕发出日益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要说明这一问题,就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程,重新审度其哲学的基本精神。首先必须确立研究的正确方法和理论。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解、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所出现的偏差,从根本上说,是作为研究的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体系,体系结构是否严谨,标志着一门科学发展的水平。而一门科学的体系是否严谨,决定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最重要的是逻辑起点是否科学,中心线索是否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一门科学,有着它的体系。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沿用的体系一般是两大部分四大块。两大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四大块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从表面上看来,这个体系似乎有一定道理,即讲了世界是什么,世界是怎样的,如何认识世界,作为物质世界的一个特殊部分的人类社会又如何,但是,仔细分析起来,这个体系是不严谨的,其最大缺点是:一开始讲世界的物质性,逻辑起点不科学;有块块无条条,缺乏以一贯之的中心线索。正是  相似文献   

8.
《松州》2010,(3)
<正>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来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它有三个基本的或者主要的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自由,从古至今就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伟大目标和理想,更是一代代哲人们醉心思索、困惑不解却又流连忘返的永恒主题。作为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的黑格尔哲学,自然要关注自由问题。正是以自由概念为核心,黑格尔建立起自己庞大、深邃的自由学说。黑格尔自由观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因此,考察其产生过程和理论贡献,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首先,黑格尔自由观是近代文明的产物,是哲学家进行现实批判与理论批判的思想成果。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他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黑  相似文献   

10.
陈乐 《长白学刊》2006,(1):61-63
在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阵营当中,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独树一帜、蔚为壮观,在思想意识和现实生活两个领域都曾经产生过颇为重要的影响。就其理论贡献而言,最主要的应该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涵的批判精神的拓展与深化,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知识和文化领域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一种现代性的视野,呈现出一种现代性的形态。  相似文献   

11.
人们一般将“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一命题作为一个完全的马克思主义命题来接受,并惯用它来表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其实,这一命题并不完全是一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表述,也并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我们应该从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来把握这一命题,并进而把握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邓小平的理论中,我们把握到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并透视出一种新的哲学—引导中国走向对世纪的哲学。邓小平哲学思想所提供的哲学思维方式、新的哲学主题、哲学研究的视角等,无疑是改变现在哲学研究落后现状的一条最佳选择的出路。一邓小平哲学思想所体现的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其实质说是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即对待人和人的世界的根本态度和根本方式的变革。由于他深悟哲学的实质—时代精神的精华,因而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身份,展开他那独具特色的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本质上都是一门典型的人文科学.它的这一本性规定了它的基本主题是研究人与世界及其基本关系以及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使命.马克思在他所处的时代中,在扬弃以往传统哲学的基础上,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研究和解决人的问题,并在理论与实践上对人这一哲学的中心和主题作了极为深刻的说明.他把哲学的逻辑归结为人——实践——人.这一从人的实践化到实践的人化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和人的实践活动是其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把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及其存在、发展和自由的现实基础与中介,进而把人的世界归结为社会性、历史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现实世界.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关于人类在现实世界中,通过人的社会实践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学说.正是基于这一核心和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其合理性与现实性上超越了他以前的传统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实践马克思曾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毛泽东也曾把实践性看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之一。可见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对什么是实践的表述有许多种,但其核心内容都是相同的,即认为实践是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对实践含义的这个简明概括,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它既把人类的两大活动区别开来,又把人的活动同动物的本能行为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曾说: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韩树英教授主编的《毛泽东哲学思想》就是一部凝聚时代精华的哲学著作。 哲学有鲜明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时,正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哲学上盛行着机械唯物论,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坚持的是唯物辩证法,而不是唯心辩证法。列宁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阶段,当时第二国际的头面人物攻击马克思“没有自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崭新阶段,它总结和吸取了先进的科学成果、思想文化精粹,代表着现代哲学发展的主流.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站在它的时代之外,而是对它的时代实质的知识,每个人都是它那个时代的产儿,它是被把握的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马克思有句名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洋溢着时代精神,与时俱进是其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哲学发展浅议王新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又进入到新的阶段。因此创造性地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其为改革开放起好思想向导的作用,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哲学史的角度,就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做点探讨。一、各个时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一、哲学把握的逻辑发展人对世界的哲学把握不是静止的,一次完成的,它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因而必须放在历史发展中加以考察。在这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其一是可知论观点,即人类理性对世界的哲学把握基本上能认知、能反映对象世界的本质规定性;其二是决定论观点,即人类理性对世界的哲学把握并非完全是随心所欲、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史表明,她是独立于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一大新型哲学形态,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的哲学传统,因而不存在、也不需要进行所谓追寻别类哲学传统的“归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自我意识,即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他种哲学的独特性质、功能和目标,强化其在世界哲学大家庭中的类意识,永葆其精神实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方法的自觉,使其独特哲学形式和实质在与时代、实践和历史、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真正实现一眯相承和与时俱进。这种自我意识的旁落、淡漠、错位或缺失,是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渐边缘化的重要根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明确建构中国化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是近年来哲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内涵及其研究途径和方法作一综合梳理,以期对人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有所帮助;在此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这一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它仍然具有深刻的解释力、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