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湖湘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湖南书院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 ,书院士人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提升了湖湘文化的理论思维的高度 ,使湖湘文化能够与时俱进 ,不断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沿 ;另一方面 ,书院的普及以及文化传播活动 ,促使主流文化向边远地区不断推进及向下层民众传播 ,拓展了湖湘文化分布的广度 ;同时 ,书院的藏书、刻书事业推进了湖湘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书院的教学活动又培养造就了大量人才 ,为湖湘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一、古代湖南书院的发展概况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它肇始于唐…  相似文献   

2.
当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后,一些爱国之士要求打开紧闭自锁的大门,学习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这种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被称为“西学”,是与被称为“中学”的封建传统文化相对立的。对西学的学习与否,在华夏这块古老的大地上曾引起了一场经久不息的轩然大波。湖南书院较之社会其他机构更早地成了中西文化斗争的阵地,书院的山长和生徒中有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成了近代湖南乃至整个中国令人瞩目的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行者。他们中有开风气之先的地主阶级改革派魏源(岳麓书院学生),有洋务运动的组织  相似文献   

3.
文化与传播关系密切。传播不但促使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还使得文化的继承得以实现;而在促使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的过程也就转化为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人类文化的历史就是传播发展的历史。在当代社会中,对楚文化的传播,湖南走在湖北的前面,借鉴湖南的经验,促使湖北的楚文化传播意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丁湘梅 《前沿》2012,(14):161-164
兴义笔山书院是贵州黔西南地区近代教育兴起的标志.民国时期,这个地方先后出现了刘显世、王文华、何应钦等一大批军界杰出人物,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接受了书院文化的影响.正是书院文化所独有的教育特色:强调道德教育,注重人格完善;强调学术创新,注重独立精神的培养;强调师关系和谐,注重人际关系的融洽.所以在刘显世、王文华、何应钦等人物身上都不同程度显示出书院文化对他们人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行为规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绅士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之际,绅士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近代以降,随着封建中央专制统治力量的哀落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动,绅士在近代历史演进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仅就近代绅士的一些基本问题略作讨论,以求教于方家。 1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尊卑显分。绅士即是封建社会中一个特定的等级阶层的称谓。绅,本是明示等级身份的一种服饰,指的是古代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古之仕者,垂绅插芴”。之后,绅的含义引申为“束绅之士”,并进而转变为特指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人——士大大阶层。  相似文献   

6.
张琦 《求索》2011,(8):113-114,117
中国地域辽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域的文化经过的发展、变化,慢慢地形成了地方鲜明的特色。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所孕育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近代湖南人才辈出,湖南地域人格中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与湖南特定的地域环境和湖湘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生生不息分不开。  相似文献   

7.
曾超群 《湖湘论坛》2005,18(1):46-48
湖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 ,经济不甚发达 ,民办教育却走在前列 ,这得益于它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 ,包括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环境。从古至今 ,湖南的社会环境为其近代教育事业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造就了比湖南经济发展程度超前的民办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社会和谐的社会文化生态,维系着中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贵州历史上就属于多民族地区,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在不断汲取中原文化的过程中,各民族通过文化交融,形成了以德为本、厚德载物、应势顺时、顽强拼搏、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精神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9.
田中阳 《求索》2012,(11):104-106
五四时期的湖南报刊既是对近代湖南报刊火炬的传接,同时,也实现了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的新的超越,它们都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即以政治为本位,以"经世致用"和"原道"作为基本的行为主导方式。但五四时期湖南报刊特异之处的生成,还有湖南本土当时特有历史背景的直接影响,它们成为此一时期湖南报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成为形成其区域文化特性的酿造因素。五四时期湖南报刊与湖湘文化精神互动互应形成高耸不朽的承前启后的历史文化坐标。它承续了湖湘文化精神,并使湖湘文化经历了一次现代的精神转换,使其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成功对接。  相似文献   

10.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底蕴。但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漫长的古代,湖湘文化与现实政治很少结合,以致湖南没有出现影响全国的大事,属于湖南籍的名人也寥若晨星。到了近代,湖南发生的大事逐渐增多,湖湘文化“忧国忧民”、“力行致用”的本性才得到发扬。至现代,湖南的名人已跃居全国第一位了。正如著名史学家谭其骧称:“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①现在,让我们追踪历史的足迹,来探索湖湘文化与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关系。(一)  近代湖南人才之盛,始于太平天国时期。自曾国藩建湘军,不但造就…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机构,书院从唐朝到晚清持续了千余年,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文脉传承方面为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的实体书院有近千所,网络虚拟空间办的书院有百余多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书院如何才能守正创新,继承传统并经世致用,如何通过传播与弘扬书院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爱护人才、涵养人格的良好氛围,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强?记者采访了岳麓书院、淮河书院、红洲书院,希望对书院在复兴过程中如何形成与学制教育的互补,如何和不同层次的教育自然融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西方市民社会内涵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桂斌 《求索》2005,(4):184-187
研究市民社会理论,首先必须明确其内涵。市民社会思想在西方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形成了多种内涵:市民社会的最初涵义是指与野蛮社会相区别的文明社会;在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家那里,市民社会是指外在于国家的社会组织;在黑格尔、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是社会经济关系领域;而当代思想家则把市民社会的研究指向了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13.
刘军 《今日民族》2021,(5):46-48
一、丰富厚重的"三交"传统,是云南优秀传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成分. 民族关系始终是云南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前,云南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大体存在区隔并存、冲突共存与和睦共生等几种状态.有些民族之间,因自然条件或社会人文因素彼此隔绝,不相往来.有些民族之间,彼此戒备、冲突,在局部地区和部分民族之间甚至曾经矛盾尖锐,隔阂至深.而在更多的民族之间,则不仅保持多形式多层次的交往、交流与合作,还形成了长期亲密交往、和睦共生、相互交融的局面,这是云南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形态.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湖南的军国民教育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常水 《湖湘论坛》2001,14(2):81-83
军国民教育是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技能的训练,使其具备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强民强国、抵御外侮的目的。清末民初,军国民教育思潮激荡全国,湖南是鼓吹和推行军国民教育最力的省份之一。这种局面的形成与近代湖湘文化的大背景不无关系。本文拟就湖南积极倡行军国民教育的原因、军国民教育思潮在湖南的演进及其对湖南社会的影响等问题略作探讨。   一、湖南积极倡行军国民教育的原因   最早倡导军国民教育的是蔡锷。他于 1902年在留学日本期间以“奋翮生”笔名在《新民丛报》上发表《军国民篇》一文,指…  相似文献   

15.
孙九霞 《思想战线》2002,28(5):51-55
澳门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汇点 ,其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族群文化、建筑文化、艺术文化都整合着中西文明。澳门在文化上存在着开放性、兼容性和共生性等特质。认真分析澳门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 ,深入开发这些文化资源 ,对澳门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江西是文化大省,不仅因为江西文化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还因为江西文化内涵丰富,艳冠群芳,特色鲜明,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一)书院文化"江右书院甲天下。"在1000多年的古代书院历史中,江西一直是全国书院发展的中心地区,并且数度"独领风骚",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重镇,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高安桂岩书院和德安东佳书院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私家招徒授业书院;庐山  相似文献   

17.
青年毛泽东酷爱哲学,对哲学有过精深的研究,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然而,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湖湘文化有过极为密切的关系,湖湘文化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对青年毛泽东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这一点却鲜为人提及。我们说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湖湘文化关系密切,理由如次。首先,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从古代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宏、张栻,到近代湖湘文化的继承者王夫之、魏源、曾国藩、谭嗣同、杨昌济——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整个湖南乃至全国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能不波及列酷爱哲学的青年毛泽东。  相似文献   

18.
论晚清湖南社会组织的转型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湖南社会组织的转型与变迁对湖南的社会变迁和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晚清社会组织的变迁主要包括政治组织的兴盛、经济组织的转型、文化教育组织的变迁和秘密社会组织的消长以及民俗组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湖湘文化与湖南现代化王兴国湖湘文化指形成、发展和传播于现今湖南省界之内的一种地域文化。这一文化从总体上来说虽然没有超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范畴,但由于自然的、社会的及历史的种种原因,使她又具有某些独特的个性或特征。在这一文化的孕育、熏陶下,湖南历史上一...  相似文献   

20.
湖南籍人才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居什么地位?为什么清代以前湖南人才寥若晨星?为什么近代以来湖南人才灿若群星?个中原因何在?只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既可看出湖南籍人才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也可看到中国历史各个时期人才中心形成和移动有一定的规律,就是经济中心的移动引起文化中心的移动,导致人才中心的形成和移动,其中京畿地区、皇乡和领袖人物活动的主要地区,往往是人才密集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