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李仲才马恩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包括马恩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论述。前者称之为西方社会主义或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后者则谓为东方社会主义或晚期社会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2.
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李仲才马恩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包括马恩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论述。前者称之为西方社会主义或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后者则谓为东方社会主义或晚期社会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主义学说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李仲才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包括马恩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论述。前者称之为西方社会主义或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后者则调为...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形式景中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对西方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的论述。前者称之为西方社会主义或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后者则称之为东方社会...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与马恩的社会主义理论郭广迪,杜寿奎人们往往认为,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社会主义实践也就是检验社会主义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或者说,社会主义理论正确与否只能通过社会主义实践来检验,并由此得出两点结论:其一,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可以直...  相似文献   

6.
郇庆治 《人民论坛》2012,(30):71-72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已不再仅仅是欧美西方国家的事情,我们需要一种更加积极的生态社会主义变革的"主人翁"意识与心态"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首先在欧美西方国家兴起的新型社会主义思潮或环境政治理论流派,是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依据生态环境问题政治影响日渐突出的事实逐渐形成的、在社会主义视角下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理论分析。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新进展一是对"马克思的生态学"或"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理论探索。这方面主要以美国学者为代表。世纪之交,詹  相似文献   

7.
再论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张式谷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特别是这一理论的核心──东方社会的非资本主义发展,以及20世纪俄国、中国等东方落后国家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内外思想理论界一个历久不衰的热门话题。笔者虽然在80年代初曾撰文参与探...  相似文献   

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贡献陈国新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甘肃理论学刊》1996年总目录政法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李仲才(1.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于洪洋(1.8)学点基本理论钟永棠(2.3)研究现实社会主义的科学视角:从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出发——论邓小平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研究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理论出发,阐述了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等东方落后国家实现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分析和研究了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继承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论世界市场在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李建民邓如辛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后的一段时期内,计划经济被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以致大多数人都认为,马克思从未考虑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提出后,更有人认为东方落后国家的社...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马恩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研究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片面夸大"跨越"思想的适用性便是其中之一.实际上,马恩"跨越"思想仅仅是一个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设想,有其特定的适用性;现实社会主义与马恩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有本质的差别,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3.
弄清东方社会理论的真实涵义是理解它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前提。东方社会理论主要是关于"跨越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探索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跨越式"社会主义的建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过程,它既包括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跨越,也包括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跨越。我国属于"跨越式"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关键是抓住全球化的契机实现生产力的跨越。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文拟从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同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内在关系角度,探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十个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一、完整地揭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规律。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代,马恩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是大工业的充分发展和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是继资本主义之后建立起来的崭新社会制度。据此,马恩认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欧洲诸发达资本  相似文献   

15.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思潮。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创举。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均对此作出了创造性的历史贡献。尽管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两者在起点、结合点和落脚点上具有某些逻辑关联。也就是说,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在认识主客体关系方面,在企业民主管理方面,在国家宏观调控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借鉴价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成功范例,从而实现了对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超越。  相似文献   

16.
东方社会的解放和发展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晚年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他们依据各个国家的不同社会历史状况对其发展给出了不同判断。马克思认为,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正经历着从前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的“阵痛”期,而奴隶制改革后的俄国则拥有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机遇,这个伟大设想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雏形。两种判断体现了马克思总是从“最过硬的事实”出发进行理论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正确把握其东方社会解放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奋力进取的世纪,是社会主义经受严峻考验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世纪。世纪初,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由西方转移到东方,其标志是俄国产生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产生了1905年革命等等。此后,世界社会主义的主战场一直在东方。1917年,俄国无产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30年代中期,苏联彻底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反法西期战争中,社会主义苏联英勇抗击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大量消灭了法西斯的军事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战后,东欧产生了8个新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些国家先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的需要,我们首先要区分现实社会主义和理想社会主义。马恩依据当时的资本主义现实,对未来社会主义作了科学设想,认为社会主义是在社会化和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合的情况下,经过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私有制而建立起来的没有剥削、没有阶级、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国家日趋消亡的生产力高度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跨越理论中开创了另一种社会主义观,即现实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恩经典著作中所论述的经典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的两种社会主义观;建设现实社会主义不能用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公有制、计划经济、没有商品货币)去规划和指导;在经过长期探索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成功的找到了一条建设现实社会主义的可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主线。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背景,从现代化造就的世界历史性出发,描绘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图景,并为东方国家走向共产主义提出了东方社会理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中国化,并以此为指导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赓续不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和平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从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思想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逻辑三个方面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内在逻辑,诠释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