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末伦”是流传于中国德保、靖西、那坡等县壮族的一种民间曲艺,Mawlum是流传于老挝、泰国佬族民间的一种歌唱艺术.二者读音相近,意义相异.通过分别考察它们与本国民间宗教“末”和Maw的关系,可以发现二者的内在关联.“末伦”和Mawlum的称谓很可能在壮、佬民族分化之前就已存在,是用于指称壮泰族群共有的歌唱传统的.  相似文献   

2.
老挝佬泰族群民间流传着大量关于“厄”眼ngeak演的神话传说。在传说中,他们把蛇当作氏族的祖先、主管雨水的神灵和凶恶的神灵。这实际上就是该族对蛇崇拜在宗教文化上的一种反映。我国壮族民间也同样流传着关于“额”眼ngeak演的神话传说,而且在主题、内容上,与老挝佬—傣民间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同名是共同族群认知某种植物的结果,是辨别民族起源是否同源的一个参考因素。壮泰族群对蕹菜、白菜、芋头等等本地植物的同样命名,是他们为"同根生民族"的又一证据。他们对烟草、玉米、红薯等外来植物的异样命名,说明他们由同源而分化了。泰族、佬族对白菜与芥菜的不区分,说明他们在公元6世纪就已经离开了中国的岭南地区。  相似文献   

4.
访泰随笔     
去年岁末,广西社会科学院从事东南亚、民族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部分学者应泰国西北大学的邀请,前往泰国清迈市参加“从广西到云南至兰那:壮、傣、泰民族的文化姻缘”国际民族研讨会,会议于1993年12月8日—11日召开。前去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云南社会科学院的5位学者以及来自泰国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和学者共100多人。会上,与会学者就壮、傣、泰族的有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学术交流。不少学者认为,从壮、傣、泰民族语言生活基本词汇的相同,民居民房建筑结构的相似以及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某些相类似的情况,可以看出壮、傣、泰民族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文化姻缘。泰国学者西萨加拉·温勒立坡敦和巴妮·翁贴著的《壮族是  相似文献   

5.
“哎捞”国     
在一般的泰族和佬族史籍中,都把在秦汉时期出现于我国西南部云南省的地方政权“哎捞”(即哀牢)国看作是泰族或佬族的先民建立的国家。素察·蒲媚波里叻从事学习和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二十余年,他以缜密的态度对中国史籍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和分析之后,得出结论说,“哎捞”不是泰族或佬族建立的国家,而是作为白族先民的哀牢族建立的。现将刊载在泰国曼谷为人生出版社1983年第二版的泰文《探索泰族的历史》一书中的这篇文章,全部译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泰佬族系民族源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1986,(3)
东南亚泰佬族系诸民族包括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掸族和越南的傣族,是中南半岛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大族系。关于泰佬族系民族的族源问题,是国际民族学界长期争论不休、至今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概言之,有以下几种观点:(1)泰族发源于中国四川、陕西一带。此说为英国人拉古伯里首创。(2)泰族起源于中国西北部与苏联接壤的阿尔泰山脉,以后“受中国人的压迫而被驱赶南迁”,从阿尔泰山迁入四川,从四川  相似文献   

7.
我国壮族和老挝佬泰族群“厄”(“额”)神话中所描述的蛇化作翩翩公子迎娶人间女子为妻,或蛇为孤寡老人尽孝;蛇变法降雨,淹没村庄等的情节描写,在现代人看来是荒诞不经的。这是蒙昧时代原始人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上将蛇人格化、神化的结果,体现着我国壮族和老挝佬泰族群先民对蛇的心理认识和信奉。下面,笔者就对“厄”(“额”)神话中所蕴含的宗教内涵进行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译自泰国学者乌泰·贴拉西塔著的《泰佬的由来》一书中的首章首节。作者在叙述泰佬族的渊源时,是含有鼓吹大泰族主义的倾向,其观点也有谬误,但鉴于作者在描述该民族的起源时,仍提供了一些值得参考和分析的史料,因此,谨译出以供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壮族与越南岱、侬族有共同的民族起源 ,历史上由于分化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所以在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又有差别。中国壮族和越南岱、侬族在宗教信仰上有共同的特征 ,也有各个民族自己的特性 ,这一点在民间诸神信仰上也有所体现。壮族和岱、侬族均源于古代的越人 ,大部分壮族和岱、侬族居住的地方古属越地 ,山林密布 ,野兽出没 ,气候忽冷忽热 ,变化无常 ,瘴疫时生。这三个民族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民族 ,农业生产水平低下 ,受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 ,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 ,为了求得生产和生活的延续 ,于是出现了对…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俄罗斯族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5年在新疆加入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获得“归化族”的族称,但这个族称带有侮蔑性。1953年在民族识别工作中,为消除民族歧视,将“归化族”改为“俄罗斯族”。1981年11月28日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和国家民委联合发出《关于恢复或改正民族成分的处理原则的通知》,此后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一部分中俄混血人将民族成分由汉族改为俄罗斯族。  相似文献   

11.
越南岱依族、侬族的宗教信仰与越南周边国家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有基本相同之处 ,只是在形式上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由于岱依族和侬族是同源异流的民族 ,所以宗教信仰更为相近。区别在于一方与越族相互影响 ,另一方直接受中国南方宗教信仰的影响。越南岱依族、侬族宗教信仰在教义、仪式上都受到孔教、佛教、道教的影响。但也只能使这一稻作民族原本长期已有的传统的宗教仪式更丰富和多样化而已 ,仍无法消除万物有灵、拜物、巫术、图腾崇拜等形式下的原始信仰 ,而且还要借助于这些仪式来维持。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所说的宗教意识很难与庙会分开…  相似文献   

12.
何平 《东南亚纵横》2003,(11):40-44
~~中南半岛占语民族的形成与演变@何平$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  相似文献   

13.
试析东欧民族问题与政治转轨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长达几个世纪的占领,特别是一战后的英法和二战后的苏美出于自身利益对东欧国家边界的划分,造成了绝大多数东欧国家内部民族杂居的局面,各民族间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与不同的领土要求相结合,民族矛盾错综复杂,既有东欧各民族对苏联控制的反抗,又有东欧地区相邻各国间的民族和领土争议,还有各国国内民族间的相互斗争.在东欧政治转轨的过程中,民族问题始终如影随形,民族平等和独立的要求成为政治转轨的重要推动力,政治转轨的展开、原有政治格局的失衡则更进一步刺激了民族诉求,加剧了民族冲突,而东欧国家内部和国家间异常复杂的民族纠纷以及急剧膨胀的民族主义又反过来影响着政治转轨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妇女在前殖民时期就从事经济生产,在外来族群的楔入和影响下成为区域经济体系的重要参与者,经历了以性关系为基础向家庭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角色转换,再朝着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角色发展。探悉东南亚妇女经济角色的发源为其在当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积极角色提供了历史的解释,展现了其在前殖民时期至殖民时期的嬗变过程,并揭示了影响这一过程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5.
移民及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变化已成为全球感兴趣的课题,并越来越受重视。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群体,二战结束后,中国移民民族认同感变化的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人们开始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此现象。早期研究主要针对半世纪前生活在东南亚地区、在当地被视为少数民族的华族。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目前西方学者很少涉及的越南河内的“华族”。我们认为,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不同,中越之间特有的历史、文化以及政治关系对越南华族认同感的改变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act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ponsored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 on fostering peaceful solutions to ethnic conflict via case studies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Project on Ethnic Relations (PER) in Romania, Macedonia, Montenegro, Kosovo, and Serbia. It explores five operational principles that guide PER activity: creating credible, neutral forums for dialogue; maintaining momentum; working within political realities; encouraging indigenous solutions from within existing processes; and acting with the backing of powerful states. These principles explain PER's success as a "weak mediator" of ethnic conflicts. According to this analysis, PER also exhibits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at contribute to success, including nonpartisanship, area expertise and extensive networks of local contacts, and an ability to secure the trust of local actors.
A significant indicator of the success of PER activities is the establishment by conflicting parties of institutionalized mechanisms for addressing their differences. Contrary to the view that electoral competition contributes to conflict,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achieving an electoral advantage by participating cooperatively in conflict resolution activities creates incentives for local actors to recognize opportunities offered by PER activities and leads local actors to heed PER's advice. Finally, the article offers a cautionary observation. While PER's perceived influence with major international actors may contribute to its local successes, once a state actor with the power to impose a solution has committed itself to ending a conflict, its preferences outweigh any local interests in determining the outcome and renders the efforts of a "weak mediator" such as PER irrelevant.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范围内民族冲突(ethnicconflict)的数量明显增多,已成为国际社会面对的一大突出问题,并对一些国家的政局稳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同期,国际武器交易也呈现出显著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冲突的烈度。美国罗曼与利特菲尔德出版公司2 0 0 1年出版由长期研究冲突管理及和平与冲突等问题的专家约翰·西斯林和弗雷德里克·皮尔逊所著的《武器与民族冲突》①一书,对读者了解当代国际武器交易与民族冲突之间的关系颇有裨益。首先,该书较深入地剖析了民族冲突的起因、发展过程、产生的影响。这两位专家认为,民族(ethn…  相似文献   

18.
具有高度政治分离目标和主权诉求的民族分裂主义是导致国内、国际政治失序和政局动荡的重要因素。由于民族分裂主义不时出现在国际政治的发展进程中,不时搅动或重组原有的政治格局,因而抑制和应对民族分裂主义是必要的多民族国家治理功能。实现有效的民族分裂主义治理应当从分析民族分裂主义的特点和诱发机制起步。发生普遍、目标明确、诱因复杂、认同坚韧是民族分裂主义的特点。利用和强化族性认同、渲染政治主张、通过动员形成集体行动、获取外部支持等环节构成了民族分裂主义行动的诱发机制。因循民族分裂主义生成与发展的机理,从无条件捍卫主权的理路采取的严厉打击模式,从不同程度赋权的理路采取政治容留模式,从消减族性动员的理路采取认同调控模式,从抑制精英力量的理路采取柔性控制模式,从转化政治生态的理路采取外部干预模式,可成为多民族国家治理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个族群的生计方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总是与一定的生态环境、社会结构(规则与资源)和族群文化相适应.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广西京族人生计方式变迁的过程进行考察,分析了京族人生计方式变迁的特点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内容提要南非和津巴布韦两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既有相同点,也存在较大差异。两国除历史条件等相同外,其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由于外部势力的干预程度不同导致政策制定过程不同;内部势力的分化与整合差异表明政策制定的国内政治环境差异;两国对白人种族主义政权遗产处理方式不同;族际分野与政治分化的敏感性使两国面临的政局和政策导致的政治后果差异。概言之,民族问题处理得当与否对政治稳定起着极重要的作用。虽然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在下降,但激进的民族政策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津巴布韦的教训为其他国家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