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毒鼠强中毒误诊误治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案例资料某日 ,甲、乙两人因食用了被他人投放有毒鼠强的食物 ,10min后出现头晕、抽搐、恶心、呕吐等症状 ,约 3 0min后被家人送至当地卫生院抢救。接诊医生在询问病史时了解到 ,该两人晚餐曾进食 19天前喷施过甲胺磷农药的丝瓜 ,检查两人呼出的气体 ,未闻及农药异味。患者抽搐频繁 ,双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 2 .5mm ,对光灵敏。医生结合体检及症状情况分析 ,诊断为有机磷农药 (甲胺磷 )中毒。虽然在患者入院时有医生仔细观察 ,发现病人瞳孔无缩小 ,结合其他体征 ,对“有机磷中毒”提出过疑义 ,但经医院会诊 ,仍维护原诊断 ,接诊医生遂按有机磷…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法医检案工作中曾遇1例因误食被有机磷农药毒死的家禽后导致二次吸收中毒致死的案例。从中毒到死亡历时31小时,中毒症状呈慢性积蓄性,通过尸体检验,现场调查及毒物检验,排除了投毒他杀的可能性,现报告如下:1 尸检摘要1992年2月,本县钢厂乡罗××突然  相似文献   

3.
黄天德  王利娜 《证据科学》2003,10(4):206-207
案例资料 某日,甲、乙两人因食用了被他人投放有毒鼠强的食物,10min后出现头晕、抽搐、恶心、呕吐等症状,约30min后被家人送至当地卫生院抢救.接诊医生在询问病史时了解到,该两人晚餐曾进食19天前喷施过甲胺磷农药的丝瓜,检查两人呼出的气体,未闻及农药异味.患者抽搐频繁,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灵敏.医生结合体检及症状情况分析,诊断为有机磷农药(甲胺磷)中毒.  相似文献   

4.
陈龙  黄光照 《法医学杂志》1996,12(2):116-116,115
1例乐果中毒恢复期猝死的尸检病理分析陈龙,黄光照,刘良(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湖北430030)有机磷农药乐果属于中毒类,LD50为100~1000mg/kg,经口吸收的毒性较大。生产使用上的相对毒性低和进入体内的绝对毒性高,使乐果具有毒性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5.
389例不同年份的中毒尸检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近16年来(1983~1998)本教研室检验的中毒尸检158例,并与本教研室1983年以前26年(1957~1982)的中毒尸检231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毒毒物的种类在近16年虽然仍以有机磷农药为主,但敌敌畏中毒在90年代后则明显减少,相反新型有机磷农药及其它新型农药则逐渐增加;杀鼠剂、醇类、麻醉品及毒品呈明显增多趋势,而金属盐类毒物则减少较明显.90年代后,杀鼠剂投毒及医源性或非法行医所致药物中毒案例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6.
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表现有的明显 ,有的不明显 ,易出现误诊现象 ,给医务人员及法医工作者带来诊断治疗和鉴定的困难 ,特别是临床上一些经验不足的医务人员由于对毒鼠强中毒的症状与体征认识不是很深刻 ,容易与其它毒物中毒如氟乙酰胺、有机磷中毒或某些疾病相混淆 ,从而导致了误诊误治 ,耽误了有效的抢救时机 ,造成不可弥补的不良后果。本文报道一例毒鼠强致两人中毒后 ,由于医院误诊为甲胺磷中毒 ,大剂量使用阿托品 ,最后导致二患者死亡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法医学分析。1 案例简介某日 ,A、B两人因食用了被他人投放有毒鼠强的食物 10min后出…  相似文献   

7.
黄飞馼  廖林川  吴家馼 《法医学杂志》1993,9(3):109-111,121
作者用大鼠建立急性溴氰菊酯中毒的动物模型。观察大鼠中毒后大体和光镜下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肝和脑的酶组织化学变化。结果发现:大鼠在中毒后30分钟左右出现中毒症状。解剖未发现有特异性的病理改变。脑的 ATPase、Ache、MAO、ANAE、NAE 的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肝脏的 ANAE 和 NAE 在中毒后12~24小时,活性升高,而 ATPase、Ache 和 MAO 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果表明,诊断急性溴氰菊酯中毒不能仅靠病理解剖发现,应结合案情和毒物分析结果综合考虑。溴氰菊酯对大鼠肝和脑的 ATPase、Ache 的活性无抑制作用,提示在治疗氰菊酯急性中毒患者时,不能完全采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措施,特别是对阿托品的使用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近20年间(1982年~2001年)湖北省孝感市公安局检验的中毒死亡尸体604例,并以10年分为两个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毒毒物的种类、中毒方式在不同的年份有较大的变化,前10年(1982年~1991年)以有机磷农药为主,其中敌敌畏占有相当比例(93%),后10年(1992年~2001年)新型农药和新型有机磷农药中毒者仍有一定的比例(23%),较前10年相比明显下降,杀鼠药、醇类、麻醉药品及毒品显著上升,而金属、盐类毒物则较少见。1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孝感市8县、市604例尸体检验资料,逐年查阅原始尸检记录和毒化检验结果,整理后进行回顾性分析。604例中…  相似文献   

9.
1994年6月6日曹县安仁集乡大石楼行政村武集自然村村民胡某一家因食用九姑牌可乐饮料造成2人有机磷农药(乐果)中毒,其中死亡1人。一、中毒经过1994年6月6日下午3时许,胡某在本村代销点购买4瓶可乐饮料,带回家中6人分食。其中胡某和其母亲胡朱氏同饮一瓶,饮后20分钟发病。其余4人均未发病。乡村医生诊断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注射药品后送乡卫生院,胡某经抢救20分钟后死亡。胡朱氏经乡、县医院治疗脱离危险。二、临床表现胡朱氏和胡某进食量约50-200克不等。潜伏期约20分钟,主要症状有口吐白沫,肌肉震颤,瞳孔缩小,口唇发疳,呼吸不规则。有机磷中毒症状较典型。  相似文献   

10.
百草枯(Paraquat)是中等毒性农药,对人毒性极大且无特效药,中毒死亡率高。因其大量食用后一般不会立即死亡,中毒症状元特异性,事件初期往往不被重视.导致后期的死因鉴定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1.
对于酒精或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法医学鉴定,是以酒精或有机磷农药单味药物的口服致死量或血液致死浓度为主要依据的,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往往见到将有机磷农药掺入酒类饮料中自杀或他杀者.对于这一类案例的鉴定,由于酒精和有机磷农药的联合作用,可能引起酒精或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发生改变.因此,仅仅根据酒精或有机磷农药的口服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7种有机磷农药进行了气相色谱定性分析,对其中11种有机磷农药作了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筛选出七根色谱柱及有关色谱最佳条件,全面系统地建立了微量有机磷农药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为了解决生物样品中各种有机磷农药的提取方法,本文设计了从胃、肝、血、尿中提取、净化11种有机磷农药的方法并测定其回收率。用本方法提取、净化生物样品中农药,其回收率大部分超过80%。  相似文献   

13.
<正> 轻粉作为外用中药,临床上少有中毒的报道,本例内服引起中毒死亡更较为罕见,现报道如下。1 案例简介刘某,女,13岁,因患白癜风于某日在无证个体中医马某处治疗,取内服药“轻槐散”(含轻粉、槐米、金花、穿山甲等)12服,由于其家长忘记儿童减半的医嘱,按成人量服用,在用第3服后出现鼻出血,精神不振,浑身无力,偶有手震颤,且呈进行性消瘦,皮下出血等症状,经询问,该医生说:“为正常反应”,而未引起重视,服用9服后症状加剧并出现便  相似文献   

14.
[案情]果农顾某在自家柚园内用农药杀虫,并剩余药水喷洒在尚未完全成熟的枇杷果上。顾某将结有枇杷果而下垂的果枝捆扎上树梢顶端,使他人难以偷摘到枇杷果。次日,中午放学的小学生偷食,8名学生不同程度中毒,经送医院治疗后痊愈。调查显示,几天前顾某果园也出现过小学生偷食枇杷果后出现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5.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毒速效农药。我国虽在70年代明令禁止使用,但以其为主要成分的杀鼠剂却屡见不鲜,故其中毒的案件时有发生。笔者就近两年间的15例氟乙酰胺中毒案的尸检资料报告如下。1尸检资料l.l一般资料男性14例,女性1例。其中发生在郊县的9例,发生在市区的6例。1.2发生时间及后果眼毒后0.sh内出现症状者3例,1-Zh出现的9例,2—3h后出现的3例。其中死亡12例,“植物人”互例,康复2例。1·3中毒方式误服8例,投毒4例,自杀3例。其中直接中毒13例,“2次性”中毒2例。1.4中毒症状15例中有1例突然死亡,死前有腹痛及呕吐;6例诉有…  相似文献   

16.
<正> 目前,中国农业广范应用有机磷农药作为杀虫剂,在城市用DDVP驱虫,杀蚊蝇也很普遍。近几年,农药的品种不断增多,农药的使用量也猛增。因而在农村用农药投毒,自杀或误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的案例比较突出,已成为毒物化验室的一项主要鉴定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有机磷农药致死的法医鉴定,目前参照经口摄入致死量及血液胆碱酯酶活性值.然而,这两者缺乏较明确的法医学概念,致使鉴定疑难案例时发生困难.口服致死量,如人的经口致死量对硫磷为100~300mg及120mg,甲基对硫磷为0.8~1g,敌敌畏(25%乳剂)为10~14g,在含义上未说明代表最小致死量,半数致死量,还是绝对致死量,在用法上未启示此为截然的界限,还是存在着可疑致死的范围.使用不当,将扩大鉴定的误断率.血液胆碱酯酶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后活性大幅度降低,但在法  相似文献   

18.
<正> 迟发性神经病变是有机磷中毒后严重的后遗症,因其病程长,患者的劳动及生活能力均受到严重影响。此类病例报道较少,作者鉴定了1例有机磷中毒致双下肢瘫痪案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溴敌隆中毒致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案例某男,30岁。因涉及刑事案件,自购一瓶红色杀虫药(后证实为溴敌隆)口服,至次日无明显中毒症状,夜间又潜入一商店内企图盗窃另一种农药,盗窃过程中被抓获并被送回犯案所在地。后案犯出现血尿,被送当地医院救治,查体:T 36.5℃,R 20次/min,  相似文献   

20.
快灵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氨基甲酸酯农药.本文介绍用薄层层析法和气相色谱法检验快灵中毒,该方法已应用于实际办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