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地高考政策,是我国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公共政策。政策执行是实现该项政策落实目标的核心与关键,但是该项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众多,使得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困境。从政策制定的视域出发,梳理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文本,运用史密斯模型梳理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困境。最后从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层面为异地高考政策的完善与改进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
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偏差问题,以政策网络为视角的研究发现,政策执行各主体的行为选择所构成的偏差是由互动规则、认知与利益博弈选择偏差所构成;其作用机制是政府不同层级的部门与社会组织在执行政策时,发生互动规则转换和利益认知差异而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拓展政策网络理论构建与实践,进一步优化政府、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等行动主体及其行为对于政策执行的协同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协同监管能力,以减少政策执行偏差。  相似文献   

3.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显然预防优于治理。当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偏差、失效等问题,通过政策本身构造的制度环境,利用利益驱动和利益阻断形成的政策驱动机制,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可以有效阻止政策执行可能的偏差,保证政策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4.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燃油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博弈,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得出出现政策执行困局是因为在中央与地方博弈过程中形成了"不执行,不惩罚"或"不执行,惩罚"两种博弈均衡;结合制度环境和相关制度安排进一步分析燃油税政策执行过程中中央与地方的博弈行为出现的原因;根据原因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政策执行网络"建立在政策网络理论基础之上,思考和整合传统政策执行研究方法的元素和内容,试图克服和超越传统研究政策执行的理论范式,构建出一种适应"复杂多元权力格局"的整体式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6.
家庭医生制度是一种逐步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的基础手段,但目前家庭医生政策的执行实际情况与预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政策方面存在制度不完善、执行机构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滞后、目标群体方面居民与医生之间信任感不足、政策环境方面国家关注与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而不约"的政策执行偏差现象较为突出。本文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切入,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的基础上,从政策本身、政策执行机构、政策目标群体、所处政策环境四方面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并讨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显然预防优于治理。本文试图通过构建一种敦促政策沿着设计方案预定规划行走的防范机制——政策驱动机制,将各种可能的偏差扼杀在萌芽状态,促使政策执行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扶贫政策执行领域下形式主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政策执行成效。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对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困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产生形式主义的主要原因有:逐级发包制下的扶贫政策自身存在限制性;政策执行存在"维稳"及"留痕"倾向;政策受众群体消极、被动参与以及"半熟人"社会环境下产生丧失内生秩序能力及主体感的分散型村庄等因素。要破除扶贫政策执行形式主义的困境,必须建立扶贫政策信息纵向传递共享机制,连接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加强村级组织权力行使规范化,在扶贫政策评估中注重"民心留痕";提高政策受众群体参与意识与权利意识;培育基层民主,加强群众监督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青年政策执行过程中"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存在着互动关系,而造成青年政策执行现状的本质原因是利益互动,要改善青年政策的系统环境,最根本的是要从利益的角度分析,在四个方面分别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政策过程中,政策执行是将政策目标变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制约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有很多,基于制度的视角,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制度因素是决策体制、执行体制、社会支持机制、监督制度和行政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领域,对跨层级和跨部门的政策执行现象关注不足。多数文献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出发,过于强调事权的划分,而忽略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复杂策略互动与权力分享,从而得出“进一步加大中央控制”的政策建议,使政府治理陷入“收权放权”的怪圈。本文以水资源保护为例,首先讨论我国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制度基础与政策执行困境;其次从纵向跨层级的视角分析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再次从横向跨部门的视角分析权力冲突和信息阻隔对政策执行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集权式的治理机制无法应对跨层级、跨部门的复杂政策议题,有效的政策执行还需要进行更深层的政治结构调整,形成良性沟通协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是中央生态环保政策的主要执行者,但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生态环保政策过程中,却存在着观望性、象征性、选择性和变通性等执行偏差问题,致使中央生态环保政策得不到全面贯彻落实、政策效能无法全面显现。从中央与地方生态环保政策执行的"委托—代理"关系来看,中央生态政绩考核在地方的部分失灵、地方治理资源约束条件下的财政压力、央地生态环保信息的不对称和中央生态环保政策执行的激励不足等,是造成地方政府生态环保政策执行偏差的成因。亟须通过完善中央生态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与机制、协调央地政府间利益关系、健全中央生态环保信息收集系统和强化中央生态环保政策执行激励等,矫治地方政府执行中央生态环保政策的偏差行为,推动地方政府有效执行中央生态环保政策。  相似文献   

13.
从第三代政策执行理论视角发现,我国跨区域警务合作的现实困境主要是由于地方各级政府的合作动力不足、缺乏相应的经费保障或者没有适当的补偿机制等。因此,推动跨区域警务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必须以"合作互惠"理念来推动区域警务合作、丰富警务协作内涵、构架警务协作的网络机制、强化警务协作信息的共享、并加强区域警务合作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4.
当前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表现和根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偏差现象 ,主要表现为政策部分执行、政策曲解、政策截流、象征性执行和照搬照抄等。而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有人为原因、物质利益因素、体制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相似文献   

15.
政策执行是国家治理中纵向、横向政府间关系的交汇点,受到参与其间的多元主体和卷入其中的各种资源的制约,如何在政策执行中有效动员与整合各种治理资源是一大难题.从中国地方政策执行实践来看,部门执行职责分工与整体协同行动之间存在明显张力,短期兴奋剂效应与常态治理模式存在明显罅隙,依赖行政权威的政策动员与竞争性制度逻辑不相适应.通过追踪X县流域治理行动,利用扎根理论构建"制度—行动者—机制—结果"的合作治理框架,可以揭示竞争性制度情景中,不同行动主体策略性互动产生政策动员的诱因,也可提出超越政策动员的整体性合作治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逐渐实现了从理念向实践的转化,在此过程中社区成为其转化和承接的载体和重要支柱,也是多方利益主体间交互和博弈的重要场域。如何破解多方参与的困境、各方利益如何互动和统合,最终形成一致的利益联盟,是智慧社区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以南京市四个智慧社区的建设为个案,通过对多元行动者的角色、利益与互动策略的"深描",力图展现智慧社区建设的运作逻辑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智慧社区的建设者包括以街道办为核心,技术组织、社区居民等多方参与的行动主体,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化诉求,需要核心行动者设立强制通行点(OPP),引导各行动者进行利益的表达、互动与传递,从而克服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障碍,形成一个动态的行动者利益共同体,从而呼应中央提出的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智能化社会治理格局理念。  相似文献   

17.
宽严相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功能领域.在宽严相济政策已经出台的情形下,从理论上界定其基本的执行范畴,确认其基本的执行要素,明确其基本的执行原则,构建其基本的执行模式,并将其作为基本的执行机制,是更好地释放宽严相济政策效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必然要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问题研究不足,束缚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的创造性发展。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研究涉及系统中多要素的组合创新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方法,也为全面审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的动力机制提供了新契机。根据行动者网络理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由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构成的异质行动者网络。社会治安防控中的异质行动者通过"转译"结成网络利益联盟,从而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对精神病人的实施强制医疗监督,主要从精神病人的交付执行、医疗活动、解除强制医疗以及受理精神病人监护人的控告和申诉等方面进行.只有设立强制医疗执行监督的专门法规,构建强制医疗程序监督的协作机制,建立强制医疗执行同步监督机制,加强检察院监所监察部门强制医疗执行监督的能力建设,才能保证法律监督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政策网络和政策结果之间的关系是政策网络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学者认为政策网络影响政策结果,但政策网络的结构途径和资源交易途径对此有着不同的解释。结构途径(马什和罗兹途径)认为政策网络的结构影响政策结果,而资源交易途径(杜丁途径)认为政策网络中行动者的资源交易和互动影响政策结果。前者的分析方法是方法论整体主义,后者的分析方法是方法论个人主义。基于方法论的两种解释途径都有缺陷。结构—行动者互动方法论的建构能解释政策网络和政策结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