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迈向新世纪的根本大法——论九届全国人大对宪法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曾经作过局部修改,通过了第1条和第2条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再次进行局部修改,...  相似文献   

2.
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99年3月15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继1988年和1993年两次修改宪法之后,对我国宪法进行的第三次修改。我们把这次修改称为第三次宪法修正案。该修正案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时机成熟宪法是国家...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第12~17条修正案,意义重大。以此为契机,《法商研究》编辑部和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于3月18日在武汉联合举办了全国性的宪法修改问题学术研讨会,就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改的一般理论和我国宪法在...  相似文献   

4.
论宏观调控基本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宏观调控基本法杨心明[编者按]关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我国法律称为"宏观调控"。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原宪法第15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这是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5.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第12条至第17条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史上的一件大事。现行宪法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等内容规定于宪法之中,对于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1982年宪法的若干条款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这次修宪是全国人大继1988年和1993年修改1982年宪法之后的第三次修宪,前两次修宪对我国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提供了法律保障,对改...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1999年年会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1999年年会于9月中旬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宪法与依法治国”。与会代表围绕着会议主题,着重讨论了宪法修正案的意义、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与作用和如何进一步保证宪法实施三个问题。现将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主要成果综述如下:一、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意义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此次修宪是对1982年现行宪法的第三次修正。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次修宪虽然只有六条,但意义十分重大。一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国家生…  相似文献   

8.
"人权"背景下对民诉法修改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怡 《法学家》2004,(3):9-12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四次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规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以"人权"人宪作为标志,中国已经在把"人权"从政治概念转化为法律概念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劳动权的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劳动权的实现刘嗣元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并于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法制经济进入我国宪法之中。然而宪法中的市场经济只是一种目标模式,而不是速成的现实,一方面只...  相似文献   

10.
加利福尼亚州宪法(续)(1879年5月7日通过,截止并包括1980年11月4日的修正案)第四章立法[章的名称于1966年11月8日修正]第一条立法权本州立法权赋予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加利福尼亚州立法机关,但人民自己保留创制权和公民投票权。1966年...  相似文献   

11.
论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11条修正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  相似文献   

12.
《政府法制》2014,(32):6-6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0月27日在京举行,继续审议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审议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根据草案,中国拟将每年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相似文献   

13.
《土地管理法》将作重大修改万其刚雷晓霞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是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的。1988年12月29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根据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对《土地管理法》作了修订。该法施行10年来,虽然土地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它已不...  相似文献   

14.
加利福尼亚州宪法(续完)1879年5月7日通过,截止并包括1980年11月4日的修正案第十六章财政(本章标题于1974年11月5日修正)第一条债务限额;立法的和选民的批准立法机关不得以任何方式造成将单独地超过或与任何以前的债务或负债合在一起将超过总数...  相似文献   

15.
加利福尼亚州宪法(续)1879年5月7日通过,截止并包括1980年11月4日的修正案第十一章地方政府(1970年6月2日通过)第一条县一本州划分为县,县为本州的法定组成部分。立法机关应规定关于县的组成、合并和边界变更的统一程序。组成或合并需要每一个有...  相似文献   

16.
第四次修宪的法治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1954年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现行宪法是在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经过全面修改,于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行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1988年、1993年、1999年我国三次以宪法修正案形式对现行宪法作出修改.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对宪法的第四次修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高度概括了本次修宪的主要内容,从法律的视角讲,第四次修宪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彰显了弘扬先进法治文明的特色.依笔者之见,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愿望和广大人民的心愿,是从法律上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保障人民的权利.从法治文明的视角讲,第四次修宪的法治亮点还体现在人权保障、合法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和"紧急状态"入宪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1988年12月29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中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  相似文献   

18.
资讯     
《中国律师》2015,(1):102-104
全国人大:设立"国家宪法日"2014年12月4日,13亿中国人迎来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1982年的这一天,经过为期4个月的全民大讨论,八二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  相似文献   

19.
法苑拾零     
宪法修正案高票通过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高票通过宪法修正案,这是现行宪法自1982年颁布以来的第四次修正。表决票数是:赞成2863票,反对10票,弃权17票。41名代表联名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来自北京和山西代表团的代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宪法是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施的,是一部比较完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经过1988年和1993年的两次修改后,更适应改革和建设的需要。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宪法的某些具体规定与现实情况已不相适,有必要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结合现时的具体情况,对宪法进行修改与补充,使之更加完备,更加符合实际的需要。因而今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新的修正案,对宪法进行了六个方面的修改与补充。这次修改,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