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美国专利仲裁制度,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是比较特殊的知识产权仲裁制度。专利仲裁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其仲裁裁决效力和仲裁裁决的国际执行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本文重点研究了美国专利仲裁制度的基本机制、法律适用和国际执行问题,以期能够对美国专利仲裁制度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我国知识产权仲裁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方法专利的判定标准是美国专利领域一直探索的重要问题。在审判过程中逐步以本森(Benson)案判决引申出"基础性原则排除"标准,以re Abele案确立起"Freeman-Walter-Abele"判定标准,以道富银行案(State St.BankTrust)确定了"实用、具体和有形的结果"判定标佳,以及比尔斯基(Bilski)案确定了"机械-转化"标准。纵观以上标准,呈现出由松转紧的趋势,体现了对信息分配正义的追求。各国专利局在审查实践中每天都会遇到方法是否属于可专利标的的重要问题。美国方法专利适格标的判定标准的发展将对我国方法专利的判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专利法,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授专利于先申请人”(FirsttoFile)制度,规定“授专利于先发明人”(FirsttoInvent)。但是,长期以来美国法律却禁止外国人证明他在美国之外所作发明的确切时间,这使外国人在同美国人的专利请求权争议(Interference)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即使外国人在美国之外所作的发明比美国人在美国所作的同样发明要早,他也很难凭此获得美国专利。但随着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美国也相应地修改了其国内立法。同以往相比,新的美国专利制度有两个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对一项发明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评判是决定一件专利申清获得专利的关键因素。中美两国在专利新颖性方面的规定存有差异,由于中国企业对此认识不足,导致申请美国专利时在新颖性方面可能遇到很多问题。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在理解和把握美国专业法有关新颖性规定的基础上,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等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5.
美国互联网上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简介(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商业方法专利的历史回顾 美国专利法第101节规定任何一个人如要获得专利,必须发明一种新而有用的方法、机器、制品或者物质的组成,或上述任何新而且有用的改进.第101节的规定是对什么样的发明可申请专利的范围限定,美国最高法院已经通过判例将数学公式、自然现象或抽象概念排除在可专利的法定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6.
对人类胚胎的保护,其本身就关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德国《专利法》与《欧盟生物技术发明法律保护指令》的规定,基于工商业目的的对人类胚胎的利用,不能授予专利。但对于什么是人类胚胎未作解释。而德国《刑法典》只保护"着床"(受精卵附着在子宫壁上)之后的人类胚胎。随着生物医学的现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胚胎在胚胎移植中被丢弃与毁坏,引发了体外胚胎的保护问题。欧洲法院就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提交的Brüstle v.Greenpeace e.V.案所作出裁决,从宪法角度阐明了人类胚胎的概念,将人类胚胎的保护延展至体外胚胎,使得相关的发明不能获得专利保护。  相似文献   

7.
涉及人道主义方面的发明创造主要涵盖医疗卫生、能源、环境等领域,此类发明由于技术开发难度大,研发成本高,审查周期也较长。面对涉及人道主义的发明创造,如何进一步提高审查效率与改进审查质量,是各国专利行政机关的工作重点。2022年12月,美国制定了《人类专利法案》。该法案的前身为美国专利商标局已经实施多年的“人类专利计划”,法案将“人类专利计划”写入法律,并确立了一项名为“授予证书以加快专利商标局的特定事项”的机制,以奖励那些使用发明与创新解决相关全球人道主义挑战的创新者。我国一直致力于为全球人道主义事业建设做出贡献,在专利领域出台了不少回应人道主义问题的政策。未来,我国可考虑加强专利优先审查制度中有关人道主义问题的规定,并通过设立人道主义专利奖励等方式,以激励涉及人道主义的专利创新。  相似文献   

8.
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同意重审一件有关专利法一个难点的案子.即:构成一项发明的“显而易见性(obyious)”是什么,由此达到什么标准不应被授予专利? 诉争案件是关于汽车和轻卡车的“气板(gas pedal)”技术,原告方Teleflex,被告、上诉方为KSR International.Inc.,2005年1月。美国联邦上诉巡回法院(CAFC)推翻了一审法院作出的:“Teleflex的专利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无效”的裁决,确认KSR侵权成立。KSR不服,认为巡回法院在决定一项发明的显而易见性时,多年来一直不恰当地解释专利法。例如:法院裁决“现存的、现有的部件的组合,发挥着已知的同样的功能”,是可专利的。因而.KSR请求最高法院复审。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全球唯一采用先发明主义审查制度的国家,在国际专利制度一体化的趋势下,国内外对该制度的质疑越来越多。随着专利制度国际整合运动的推进,美国先发明主义制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维持先发明主义的立场也逐渐放松,自2005年以来提出的一系列专利改革法案正是欲将行之多年的先发明主义改为先申请主义。先发明主义的历史终结将对美国专利制度有着革命性的影响,美国在其国情与专利国际整合趋势冲突下的政策抉择无疑值得研究。通过对先发明主义的制度内涵及其改革的探讨,可获致对专利制度国际整合运动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
引言2011年4月15日,苹果公司以美国的三件发明专利和四件外观设计专利以及商业外观(trade dress)对三星提起了知识产权诉讼,赔偿要求如下:2012年8月24日美国北加州地区法院(California Northern District Court)陪审团裁决三星侵犯苹果三件发明专利和三件外观设计专利以及商业外观,判赔10.5亿美元。在这起诉讼中外观设计专利占据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核心技术不能引进思想的产生是由于国人对改进发明概念陌生造成的。改进发明指对专利技术进行改进所获得的发明。其过程具有跨越性,专利具有从属性。保护改进发明,科学技术赶超发展战略转变为跨越发展战略,国人的模仿力提升为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营造改进发明环境,要对原始发明与改进发明采取不同的投资政策,建立专利信息行业服务中心,整合高校与企业资源集成创新,完善专利法中"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一物一专利的情况下,专利权穷竭原则的适用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当同一个产品包含多个相关的并且可分别获得专利的发明的情况下,专利权人针对不同发明的不同实施者的专利权是否穷竭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对美国近期的Quanta案和Helferich案的判决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可以梳理出目前美国司法审判中对专利权穷竭原则的适用规则,以为我国司法实务在日趋复杂的技术环境下如何适用该原则提供参考.通过分析,目前美国司法实务中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权利要求所主张的技术方案是否都“实质体现于”一件产品中.  相似文献   

13.
论等同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建军 《知识产权》1997,(4):7-8,13
一、等同原则在美国的新近发展 所谓等同原则,是指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法院对于涉嫌侵权的某项设计,经与已获专利之发明相比,如发现其实质是以相同的方式运作、履行相同的功能且取得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时,则根据该原则可将其视为对已获专利之发明构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最近宣布:1987年批准的专利中有近一半是授予外国人的。这种趋势目前仍在继续。外国人获取美国专利的数目在过去20年中已增加了一倍多。1987年批准的89385件美国专利中,非美国人获取的专利占46.6%;其中,日本人的发明名列首位,从1986年的13857件猛增到17288件;其次是联邦德国从1986年的6992件增加到  相似文献   

15.
生物技术对专利制度的挑战与中国专利法修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生 《法律科学》2005,23(2):66-72
蓬勃发展的现代生物技术已对传统专利制度形成了挑战。美国率先对基因、转基因技术授予专利 ,欧盟随之对生物技术发明出台法律保护指令 ,中国虽早有水稻等基因技术产品的发明与大面积种植 ,却在 2 0 0 1年修订的专利法中回避了生物技术发明的可专利性 ,使生物技术陷入努力开发但得不到充分法律保护的窘境。因此 ,阐明生物技术对专利制度的挑战 ,比较欧盟立法 ,探讨中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对生物技术发展的影响 ,及生物技术专利的国际合法性 ,对中国专利法修改提出意见 ,当前亟具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专利法第60条确立的专利行政机关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的法律属性,通常被视为行政裁决。相比法院而言,由地方各级专利行政机关裁决专利侵权纠纷的合法性并不充分,盖因其并不具有足够强大的专业知识和裁决效率。从专利法的立法演变来看,立法者也并不希望将专利行政机关建成为专利法院。因此,合理的制度选择既不是将责令停止侵权作为行政裁决,也不是将它作为行政强制措施,而是将其改造为行政调解。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近年来专利大幅增长所带来的低质量专利问题,美国2011年修订通过《美国发明法案》(The Leahy-Smith America Invents Act,AIA),通过加强美国专利商标局行政无效专利的手段,提高专利授权质量。美国新的专利授权后行政审查机制主要有三种:单方再审、双方复审和授权后复审。重点对授权后复审这一新的制度进行研究,并将其与欧盟专利异议制度进行比较,从而为我国专利无效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现行立法情况简介日本现行专利法是从196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经2003年5月23日最新修订颁布的。日本专利法第68条规定,专利权人有以商业目的实施其获得专利之发明的独占权。但是,当专利权涉及独占许可证时,该规定不适用,此时独占被许可人独占拥有对该获得专利之发明的实施权。又根据第2条之(3)的规定,发明的“实施”是指下述行为:(i)对于产品发明,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专利行政部门在开放许可制度中应有的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莉 《法学评论》2019,(2):61-71
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在国外已实施百年,专利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有逐步强化的趋势。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看,我国应坚持专利许可制度的自愿性,专利行政部门的职能宜以服务为主,并可在适当范围内就争议进行裁决。专利法修改方案中应规定开放许可合同必须备案,强化专利行政部门的登记职能;限定专利行政部门的裁决内容并明确其裁决程序;要求专利行政部门发布《专利开放许可指南》,丰富和细化其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20.
《电子知识产权》2012,(11):20-21
2012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发布美国发明法案,这是美国自建立专利制度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专利法修改。此次修改以融入世界专利体系为立法目标,是美国专利体系向"先申请制"迈出的第一步。不过,这一步迈得并不坚定,美国发明法案并没有实现美国专利体系从"先发明制"到"先申请制"的转变,在各方利益团体相互博弈和妥协之下,最终制定出"发明人先申请制"这一专利权取得制度。立法者认为,"发明人先申请制"兼采众长,既能够充分保护真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