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作伤是一种自伤,但又有其特殊的法律概念,这方面案例报导极少,本文通过对12例造作伤的分析,提出造作伤的一些特点,并对有关概念进行讨论. 材料案例来自西安市公安局技术科1970~  相似文献   

2.
景虎 《法医学杂志》2003,19(2):115-115
人身伤害案件是广大基层公安机关经常遇到的,受害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不惜使用违法的手段来干扰法医伤情鉴定工作的正常进行,造作伤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作者在损伤程度鉴定过程中遇到两例造作伤的案例,现介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004年-2010年本县发现的13例造作伤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对所获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为深入探讨造作伤的特点、心理及认定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2):202-204
<正>在伤害案件伤情鉴定工作中,造作伤和诈伤[1-7]时有发生,笔者在实践中遇到多例造作性牙齿冠折、根折、拔除诉伤害的案例。为理解与研判牙齿致伤机制与损伤性质,将倒树理论运用于牙齿损伤性质鉴别的法医学鉴定。1案例1.1案例1造作性牙冠折刘某,男,32岁。于2016年11月25日23时因纠纷被人殴打,致双鼻腔粘膜破裂出血,上口唇  相似文献   

5.
鼓膜造作伤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法医活体损伤的鉴定中,外伤性鼓膜穿孔呈日渐增多的趋势。其中不乏有造作伤的情况存在。为维护法医鉴定的准确性、科学性,法医学鉴定人在对此类损伤鉴定中应当从致过程、伤后就诊情况、外耳道璧及整个鼓膜的检查以及出血情况等方面细致检验,从而鉴别是否为造作伤。  相似文献   

6.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自己故意对身体造成特定程度的损害或授意他人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的,以期故意夸大、改变原有伤情,称为造作伤.近年来的法医鉴定中,以逃避刑事责任或反诬他人,恶意索赔为目的造作伤出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这不仅对鉴定人的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也严重妨害司法公正,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在对常见造作伤的特点进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对常见造作伤的特点进行深刻剖析,规范鉴定程序,维护法医学鉴定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7.
在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可遇到自伤伪装他伤的案件。其目的是行为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和企图而实施自伤并伪装他伤现场的行为,亦可称之为造作伤。造作伤给法医鉴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但造作伤有其固有的规律可循。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其规律,就不难辨别其真伪。笔者曾遇一例自伤伪装他伤的案件,由于法医鉴定工作认真细致,反复勘查现场,细致了解案情,终使案件告破。现予报道,供同行参考。1案情简述黄某,男性,54岁,某市火葬厂临时聘用的夜勤工人。1999年5月2日晚21时,黄某前去派出所报案称:本人于当日下午19时40分在火葬厂值班时,遇3名歹…  相似文献   

8.
1案件资料 造作伤的鉴定并不常见,常常是侦破案件和确定案件性质的关键,在许多重大疑难案件的侦破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造作伤有其具体的特点及特征,但所有自己能形成的损伤他人加害或他人合作均可以形动作应手掌着地,  相似文献   

9.
损伤在法医学检验中涉及面较广.旦复杂。既有尸体损伤,又有活体损伤;既有自杀、他杀的损伤,又有自伤、他伤的损伤;既有生前伤.又有死后伤;既有伪伤,又有真伤。从损伤的分类或命名上也不统一,特别活体损伤的性质。有的是以自杀、他伤、意外事故的鉴别为主;有的则以致伤手段为主,如造作伤;有的则以致伤目的为主,如诈伤;有的则以伤和病合并命名等。根据法医实践,作者认为法医学损伤的检验应从理论上予以理顺,据我国目前的法医检验状况,可分为尸体损伤鉴定和活体损伤鉴定两部分、前者应包括:(1)生前伤死后伤的鉴别;(2)损…  相似文献   

10.
鼓膜穿孔伪作伤鉴定1例@胡乃平$临沂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山东临沂276004法医损伤学;;鼓膜穿孔;;造作伤[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01-1104.  相似文献   

11.
损伤形式一股有四种,即他伤、自伤、造作伤和意外伤。笔K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遇到了另外一种损伤,即防御性意外伤。所谓防御性意外伤,是指受伤者在被他人攻击时,出于防御目的或避免打击而造成的怠外损伤。现报告4例。l案例案例!:某男,65岁,农民。囱诉某日晚,几个人醉酒后闯入其家闹事,崔出来制止时被其中一人持木棍猛击右小腿倒地,当即感右踝剧疼,运动功能障碍。随即去医院就诊,检查见局部软组织肿胀,无皮损,X片jJ二右外踝下端呈横断撕脱骨折。鉴定为体位急骤改变致踝关节换伤引起撕脱骨折,系防御性意外伤。一案例2:李…  相似文献   

12.
<正>在伤情鉴定工作中,外伤致牙损伤情况比较常见,但牙损伤涉及损伤机制如造作伤、诈伤以及伤病关系分析等,给部分牙损伤程度的评定带来了一定困难。笔者在实践中遇到多例攻击他人时造成自身牙损伤的案例,本文报道3例牙齿损伤鉴定案例,旨在对外力直接作用致牙损伤的特点与机制进行探讨。1案例资料1.1手指挣脱致牙损伤  相似文献   

13.
根据创口形态及成伤机制分析损伤性质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运用各种手段 ,故意损伤自己或授意他人损害自己的身体 ,造成自身损伤者称为造作伤 (或称自残 )。法医学实践中以锐器造作伤多见 ,且绝大部分是自己亲手造成。作者检验 1例 ,现在报道如下。1 简要案情2 0 0 1年冬季的某日早晨 ,张某 (男 ,4 5岁 )报称 :1小时前 ,在一树林中 ,三个男子抢走张某 4万元人民币 ,并用匕首猛刺其右大腿后逃离现场。接案后 ,办案人员调查未果 ,并对伤者经济情况产生疑问 ,怀疑报假案 ,遂委托对张某进行损伤鉴定。2 检 验2 1 损伤情况张某右大腿前侧中段有纵行裂创一处 ,有少量活动性出血 ,未缝合 ,长 3 2cm …  相似文献   

14.
正在实际案例中,一些被鉴定人为了达到报复加害者或者为了达到某种赔偿目的,自己或者授意他人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的或故意加大、改变原有伤情。鼓膜穿孔的造作伤大概有几种情况:(1)没有穿孔冒充有穿孔;(2)没有穿孔人为制造穿孔;(3)用他人鼓膜穿孔冒充自己鼓膜穿孔。2014年新《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鼓膜穿孔条款修订后,笔者所受理的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人数明显减少,说明外伤性鼓膜穿孔确有造假现象发生。现就外伤性鼓膜穿孔造作伤的种种表现及应对策略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在人身伤害的法医学鉴定中,造作手指骨折的案例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20例指骨骨折造作伤的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指骨骨折造作伤的特点、检验鉴定等相关问题,以维护法医鉴定工作的科学、客观、公正。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指骨骨折造作伤的案例资料来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受理的案件,见表1。所有案例被鉴定人均经X片证实为指骨骨折,并达到轻伤标准,后  相似文献   

16.
正自伤(造作伤)伪装他伤的案件,往往需要刑事技术人员特别是法医通过对损伤的形成机制和现场情况的分析来甄别真伪。本文通过几起案件的鉴定分析,浅析该类案件的特点和法医学鉴定要点。1案例资料案例1周某,男,42岁。2014年3月9日凌晨4时报案称:其在工地值班室睡到半夜时,突然被冲进房内的几个人持刀砍伤头部等处并抢走2000多元现金。现场位于某市东郊一开荒工地的厨房兼值  相似文献   

17.
狄胜利  邢学毅 《证据科学》2004,11(3):218-218
丛某某,男,20岁。2003年11月28日,被人用铁棍器打伤头部、右手。当日就诊,摄右手X线片示右手第一掌骨纵行骨不连,伤后病历对右手损伤情况无详细记录,亦未行特殊处理。伤后1个月进行鉴定,被鉴定人不能回忆右手受伤时的情况,检查右手未见明显的损伤痕,摄X线片仍可见右手第一掌骨纵行骨不连(照片1)。认定外伤致右手第1掌骨纵行骨折,损伤程度为轻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比率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在损伤时间推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伤后6h、12h、1d、3d、7d、10d、14d及正常对照组,建立大鼠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取损伤区肌肉组织制作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法,观察并计数伤后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数量和占总细胞数量的比率。结果伤后6~12h,损伤区内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其比率达到高峰;伤后1d,损伤区内主要以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其比率达到高峰,中性粒细胞比率则开始下降;伤后3~14d,两种细胞比率均逐渐下降。伤后12h所有样本中性粒细胞的比率均大于75%,而其他各组比率均低于75%;伤后1d所有样本巨噬细胞比率均大于50%,而其他各组比率则明显低于50%。结论大鼠骨骼肌损伤区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比率在伤后6h至伤后14d呈现规律性变化。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比率分别大于75%、50%时,可分别提示损伤时间为12h、1d。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和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hospho—FAK,p—FAK)在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内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小鼠背部切创后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FAK及p-FAK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3h,FAK和p-FAK主要表达于多核粒细胞;伤后6~24h,主要表达于大部分浸润的多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伤后3~14d。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伤后FAK的阳性细胞率逐渐增高.于3d达到高峰.随后迅速下降;伤后p-FAK的阳性细胞率也逐渐增加,于12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Westernblot结果显示,正常皮肤中FAK及P—FAK均有表达。FAK表达强度变化不是十分明显,但仍可见在3d时含量达到最高。p-FAK蛋白含量伤后逐渐增加.12h表达最强,随后逐渐下降。结论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FAK和p-FAK阳性细胞率呈时间规律性变化.可用于皮肤切创损伤时间的推断。p-FAK呈现出明显的时间规律性变化,说明作为皮肤损伤时间的推断指标要优于FAK。  相似文献   

20.
大鼠脑液压冲击伤后细胞色素C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法医学上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依据。 方法 建立大鼠脑液压冲击模型。用免疫组化与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伤后不同时间大鼠脑皮质、海马等部位细胞色素C(CytochromeC ,CytC)的表达。 结果 对照组大鼠脑内CytC有微量表达 ,伤后 15分钟表达开始增强 ,伤后 3小时达高峰 ,1天后开始减弱 ,7天后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CytC表达的规律性可望为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