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兢 《前沿》2010,(9):129-133
"进城农民困境"选择类似于"囚徒困境"选择。农民选择贩毒违背了他们进城的初衷。贩毒暴利对进城农民选择贩毒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较低的成本支出降低了进城农民进入贩毒圈子的门槛;贩毒成功概率较大,处罚概率较小,强化了进城农民的贩毒选择;合法劳动致富的概率较小,贩毒"致富"概率较大,正常途径人生成功概率较低,贩毒实现"梦想"的概率较大,是一些进城农民选择贩毒的重要原因。应加强对进城农民的禁毒教育和心理疏导,让他们自觉选择远离毒品;加强对贩毒分子的打击力度,增强贩毒犯罪严重后果对贩毒农民的震慑作用;加强对进城农民权益的保护,增强进城农民选择合法劳动收入致富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推动农民举家进城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现存的二元社会结构及土地制度是阻碍农民举家进城的主要因素;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土地制度、产权制度,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举家进城这一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3.
韩金秦 《当代广西》2013,(15):39-39
在九分石头一分土的"石山王国"里,如何创新发展?近年来,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力发展"农民进城创业园",依托工业发展实现了对大石山区农民的"无土安置",创造了石漠化治理与开发扶贫相结合的新路子,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进城创业园"是都安瑶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4.
广东农民进城决策因素与群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忠 《岭南学刊》2012,(1):82-86,107
农民入户城镇才真正完成了乡城迁徙。在农民进城的通道打通后,影响农民进城的决策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性因素、家庭性因素、社会性因素和心理性因素等。而广东的现实表明,子女有受教育需求的农民是入户城镇的重要群体,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民更可能进城,35岁以下农民是入户城镇的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落户城镇的农民来源地差异明显。要促进农民完成“乡城迁徙”,必须从农村和城市进行双向改革,关键在于建设良好迁移生态,强化动力、加大推力、增强拉力、提升能力、减少阻力。  相似文献   

5.
从农民"带土进城"的实际出发,对农民"带土进城"的优势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环节。为此要科学界定政府角色,严格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注重抓好城镇产业发展,探索土地制度改革,从而有序推进农民"带土进城"有效之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劳动保障世界》2008,(5):34-35
1.农民进城务工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根据现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民工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 (1)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2)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7.
进城农民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这个群体的流动、就业、权益与社会融入均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就业方式三个维度对进城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行研究,并将三个视角进行了变量操作化,通过描述和交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进城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就业方式均不同程度影响进城农民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对劳动者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方式越趋于“稳定”,进城农民劳动力收入则可能越高,而本文所选取的社会资本指标未能显著影响进城农民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8.
论农民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连志 《长白学刊》2009,(4):147-150
对于进城农民而言,两种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是阻碍其真正融入城市的深层原因。进城农民实现职业与身份的转换是农民城市化的重要步骤,但要真正完成市民化过程,还需要实现对城市文化的文化适应。文化适应是个体或群体进入扣融入异文化环境的必经步骤。进城农民在实现地域、职业、身份等的变换之后,必须实现对城市文化的文化适应,这是进城农民真正实现市民化的最后的和关键的步骤。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出台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指出,继续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鼓励农民向城镇转移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和由此衍生的其他户口类型。放开农民进城落户限制,凡是进城农民有稳定居所、稳定就业岗位、稳定经济来源,就可以进城落户(2月22日《东亚经贸新闻》)。  相似文献   

10.
徐西光 《理论月刊》2012,(4):171-17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日益突出。从制度的视角来探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症结可以发现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是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顺、义务教育政策制定中公平理念贯彻不够以及政策执行乏力也是造成目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困境的重要原因。为此,必须加强相关制度变革和创新,主要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变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健全义务教育行政问责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黄丽霞 《人民论坛》2013,(11):55-5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民进城落户的愿望强烈,但现行的城乡户籍制度使得农民无法享受均等的社会资源,他们面临社会保险及医疗保险办理困难,城市居住成本过高,子女教育难等问题.文章从改革户籍制度,提高政策吸引力,加强社会保障,确保进城农民享受均等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房绍坤  袁晓燕 《探索与争鸣》2023,(4):112-124+179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应首先明确进城落户农民是具有主体指向性、阶段过渡性、现实长存性、时代性的特殊农民群体,其土地权益应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其相关权益。当下,应详细梳理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保障困境的利益主体多元、侵害行为隐蔽等表因,解答农村产权个体归属、进城落户农民成员身份、权益属性抉择等深层疑问。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保障的策略,应以平等与自愿为价值导向,通过涉农改革进一步彰显土地权益之财产性,构建法治化与渐进市场化的有偿退出与转让机制,并依据其成员身份保留这一群体在农村的后路,使进城落户农民各取所需、进退皆宜。  相似文献   

13.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作为重要职责,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早在2003年,我国就下发过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相关文件,各地区、各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  相似文献   

14.
从大都市到小县城:80后农民工返乡的一个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80后农民进县城买房这一现象出发,发现了以县城为关键环节,大城市(群)/县城、乡村相互协调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乡村社会要保持稳定,为外出农民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和补给线;在大城市(群)这一头,要积极维护农民工的权利;县城则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房地产市场,鼓励农民进城定居。80后农民进县城修正了中国的城市化模式,提供了城乡一体化的新模式和具体路径,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并可以有效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农民外出务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继2005年12月18日浙江省义乌市12名农民工当选为义乌市人大代表以来,一些地方对选举农民工为人大代表进行了积极探索。河南省驻马店市的进城务工农民戴全明当选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人大代表;重庆市忠县进城务工农民向世洪当选为重庆市沙市区人大代表等。2007年11月7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宣布,在去年全市区县、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在进城务工农民较为集中的地区,通过直选等方式选举出其中的优秀者作为区县、镇人大代表(见11月8日《东方早报》)。  相似文献   

16.
赵格红  王红 《新东方》2012,(1):73-76
从政策本身来看,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仍存在着诸如政府间经费分担责任不清、公共财政覆盖面小、经费督导保障政策缺失等问题。为此,只有明确政府间的经费分担责任、加强中央财政支持、构建省级财政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构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督导保障机制,才能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班涛  张茸 《青年探索》2023,(1):84-92
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战略背景下,如何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与质量,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问题。近些年来,新生代农民家庭普遍走上了教育进城的半城市化道路。本文立足于笔者对湖北、江西、安徽、湖南等地的田野调研,其中主要运用的是对湖北省孝感市X县的经验资料,通过分析得到以下发现:首先,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熟人社会竞争与下行式家庭主义构成了教育进城的动力;其次,农民家庭围绕子女教育发展所采取的流动化生活模式、拆分型劳动秩序、无限度代际接力则构成新生代农民家庭教育进城的半城市化实现机制;最后,以教育而非就业和人口为驱动的半城市化产生了母职牺牲、孩子承受过高压力、教育分工秩序张力与养老压力过大的风险,并由此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家庭整体高质量的人口城市化实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未来县域教育治理应从强化乡校模式、贯彻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落实“双减”政策、发展家庭教育等方面入手,为农民家庭教育进城的道路松绑解压,协助新生代农民高水平城市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第十二届福建新闻奖(报刊部分)评选结果近日揭晓,本刊参评的作品《“是不是就叫‘进城务工农民’”》(作者:姚金清 编辑:张郁 刊2005年第4期)获一等奖,另有两件作品《新动作引发实质性突破》(作者:刘志锋 李裕华 编辑:郑国锋 刊2005年第8期)和《阮培金的“执拗”》(作者:陈美秋 郑国锋 陈智 编辑:陈美秋 刊2005年第10期)分获三等奖。本届福建新闻奖由湄洲日报社承办。评委会共收到参评作品391件,评出一等奖42件。  相似文献   

19.
厦再 《人民政坛》2006,(3):25-25
在2月23日结束的福建省第十五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评选会上,本刊有5件作品获奖,其中通讯《“是不是就叫‘进城务工农民’”(作者:姚金清;编辑:张郁 刊2005年第4期)获一等奖;系列报道《预算审查监督报告》(作者:郑国锋 刘志锋等 编辑:郑国锋 刘志锋 刊2005年第4期至第10期)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20.
进城农民犯罪已成为威胁城市社会治安的一个严重问题。从社会环境和个体心理相结合的层次上分析,进城农民犯罪的高发的主要原因,是欲力失衡,具体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的外在强制力与农民转换身份角色的强烈愿望之间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期望和现实的差距;主体的低素质与高欲求之间的矛盾;平等意识的产生与相对剥夺感之间的矛盾。这些导致了进城农民心态失衡,行为失范,产生手段与目标的分离。据此,应有针对性地探寻遏制和减少进城农民违法犯罪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