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初查或立案审查的概念表述是不准确的,在立案前审查阶段,原则上不得对被调查对象采取强制措施,不得查封、扣押、冻结被查对象的财产,但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例外。立案监督的对象不仅包括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还应包括不应当立案侦查而立案侦查的"案件"。在地域管辖方面,《刑事诉讼法》要尊重司法实践的实际需要,不应完全排斥被害人居住地的管辖权,应确立以犯罪地管辖为原则,以被害人居住地管辖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管辖为补充的架构。对管辖有争议经协商仍不能确定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或者情况特殊的经济犯罪案件,应当由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对于公安机关指定管辖的案件,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向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必须受理,人民检察院就该案提起公诉的,人民法院必须受理。查封与扣押是两种不同的财产性强制措施,应明确规定查封的主体、对象、方法。应进一步扩大扣押适用的情形范围,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的,或者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主动交出的,或者证人提供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各种物品和文件,都应当扣押。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对扣押物的保管。对于在侦查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侦查机关意志以外的原因,致使侦查活动不能顺利进行的,公安机关可以中止侦查。我国不宜设立疑案撤销制度,不能将疑案撤销作为侦查终结的一种法定情形。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公安机关,是掌管社会治安和国内安全保卫工作的专门机关,宪法和法律赋予它行使多方面的职权。刑事诉讼权力是公安机关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使侦查权是它的刑事诉讼权力的主要方面,而哪些案件由它管辖,则是确定它行使侦查权力的范围。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的管辖,包括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案件的范围、公安机关  相似文献   

3.
在侦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都有可能是强制侦查措施的对象,但对第三人实施强制侦查措施应当受法律上严格的实体及程序限制。我国现行法律对侦查机关对第三人实施强制侦查措施未作任何有别于犯罪嫌疑人的特别规定,而且第三人没有充分有效的救济途径。因此,必须在法律上对侦查机关启动对第三人的强制侦查措施设置严格的实体及程序限制,包括对第三人启动强制侦查措施必须有合理根据、必须符合比例原则,在执行强制侦查措施过程中侦查机关必须按照批准的范围执行,第三人在事后要享有充分有效的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4.
诱惑侦查是由侦查机关设置陷阱,在诱使侦查对象犯罪或自我暴露时将其逮捕或收集证据的一种特殊侦查方法,是侦破毒品团伙犯罪等案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特殊侦查手段,一旦滥用,就可能造成侵犯人权。公安机关应当严格限定诱惑侦查适用的案件范围、适用主体、适用条件、适用程序、适用对象和原则。合法使用诱惑侦查手段,既发挥其在打击犯罪中的作用,也防止出现弊端,阻却其实施中的违法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脱节的矛盾,引出了是否赋予某些行政执法机关案件侦查权主体资格的问题。行政执法调查与刑事司法侦查虽然各自独立,但存在着有条件可以转化的关系。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的界限模糊造成管辖冲突,利益驱动导致行政处分权的扩大化,行政执法行为结果向侦查司法行为转化的脱节或无序,以及侦查权不可泛化与行政执法调查权相对无力的矛盾,是当前我国行政执法调查权与刑事司法侦查冲突的原因及表现。建议在某些行政执法机关设立专门警察机构,解决案件侦查权主体资格的体制问题,并对设立的程序和范围加以严格的控制,且应健全相应的配套机制,从而赋予某些行政执法机关案件侦查权主体资格;解决侦查权不可泛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侦查中的悬赏作为一种信息交换激励方式,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它基于侦查机关与案件知情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它具有超越执法资源限制、促进侦查公开、预防犯罪等功能,但也会因公开案情而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在侦查实践中,应严格规定刑案中悬赏的适用条件,防止滥用;注重保障提供信息的知情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侦查中的悬赏作为一种信息交换激励方式,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它基于侦查机关与案件知情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它具有超越执法资源限制、促进侦查公开、预防犯罪等功能,但也会因公开案情而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在侦查实践中,应严格规定刑案中悬赏的适用条件,防止滥用;注重保障提供信息的知情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补充侦查应当受侦查羁押期限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最长不能超过7个月,因特殊原因超过7个月的,需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可以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是侦查活动的一种特殊情况,应受最长侦查羁押期限的限制。检察机关对那些不符合起诉条件且需要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先审查案件是否已用尽最长的侦查羁押期限,再作出是否退回补充侦查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具有明显的职权主义特征,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决定权集权于侦查机关。侦查机关可以还原案件真实的名义以强制的方式对有关人员和单位实施权利上的限制和剥夺,且受到的限制和约束很少,在司法实践中过分强调打击犯罪而忽视人权保障导致实践中侵犯人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检察机关作为侦查活动的主要监督者,理应为健全强制性侦查措施的监督机制做出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新刑法有关追诉时效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刑法有关追诉时效的几个问题侯国云白岫云新《刑法》第88条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  相似文献   

11.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各级检察机关均在探索完善刑事和解程序的机制.富阳市人民检察院在办案实践中遇到多方面的现实性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对刑事和解的性质认识不深、操作程序繁琐、缺乏联动机制等.应该明确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构建公、检、法、司联动机制,探索多元化的和解方式,切实增强和解协议的效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随着公安机关近年来对其打击力度的加大,食品安全犯罪的特点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而犯罪特点的变化必然会使得公安机关的侦查对策得以调整。分析当前食品安全犯罪的主要特点,以此来制定相应的侦查对策,包括情报线索收集、信息研判、案件经营、侦查取证、协作侦查等方面,可为公安机关办理此类案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侦查阶段,由于公安机关未破获案件或做出撤销案件决定,导致刑事诉讼中断,从而使犯罪被害人无法通过正常诉讼途径获得赔偿而身陷绝境,因此在侦查环节亟需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有其理论基础和必要性。当前,我国在侦查环节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必须以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或在法定期限内未侦破案件为前提,从补偿对象、补偿条件、补偿金额及其来源、补偿机构与补偿程序、国家追偿等方面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4.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成效直接影响到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一直以来,公安作为国家的专政工具,围绕着高度集权的政府行使专政与社会管理,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承担着管控的职能。随着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公安行政也面临着服务转型,尤其是社区警务,必须以服务社区为导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公安群众工作综合体”将社区警务嵌入社区生活,为社区警务的转型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推动了社会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面对公众对错案的关注与质疑,公安机关不仅是纠正错案、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更应当反思刑事错案的成因。侦查阶段应强化无罪推定、疑罪从无意识,强化取证、确保队伍执法素质提升,强化走访、确保言词证据真实,完善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细化监督、动态监控确保执法监督最大化,切实通过制度完善、程序遵循等保证执法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公安机关办案程序的原因,公安机关撤销案件的法律依据缺位,对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后引起的国家赔偿和检察机关赔偿监督造成很大的困扰,文章提出解决现实困境的设想:公安机关撤销指控或出具《侦查终结告知书》。  相似文献   

17.
公安机关受理治安案件后,调查取证的过程、顺序、方法和步骤是否符合法律程序,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实施处罚正确与否的关键环节。治安案件调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的科学态度,全面、及时、合法、客观、公正地收集、调取、审查、核实有关证据,履行法律手续,为准确认定案件性质,依法追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涉警网络舆情频发,对伦理道德、传统文化、政府的公信力等造成了冲击。公民法治意识的觉醒是网络舆情形成的内在动因;警察执法不公或瑕疵是涉警网络舆情高发的主因。在舆情发展的进程中,网民质疑政府公信力的倾向性明显;网民对知情权的诉求强烈。公安机关要通过透明、公平公正执法,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增强公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一旦发生涉警网络舆情,公安机关应以合作而非对抗的理念疏导舆情,迅速发表案件事实,有效缓解舆论压力,引导舆论走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查明治安行政案件事实,发现和收集有关证据,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按照合法、及时、细致、全面和客观的原则,严格依法进行治安行政案件检查,杜绝违反法律规定进行检查、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0.
治安调解是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即治安案件)的一种特殊方式,它作为一种行政调解,具有涉私性、自治性、公力性、终局性、程序性等特性,不同于一般调解乃至民事司法调解,这对于准确理解治安调解的适用范围、法律效力,规范地开展治安调解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