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德制与问责制是围绕着监督掌权者设计的相辅相成的制度。失责往往与失德关系密切,失德可能会导致失责;失责的背后与失德也有很大关系。"问"不仅仅是就事论事,同时也是为了更多地减少问德与问责。从严构建问德制和问责制要以问德为先为常,这样才更有利于同时构建好问德制与问责制。  相似文献   

2.
《问责条例》把"严"字摆在了显著位置,强调"失责必问、问责必严"。这一"严"字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首问问责制强调公众与政府关系中首位责任人的责任,它起讫政府问责制,拷问政府回应性,尊重公众监督权.但是首问问贵制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在实行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缺乏长效机制和相应的问责法规.其有效解决路径在于建立稳定的政府"核心价值观"和责任追究体系,实行"层层问责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增加"专门的惩罚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警"作为"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治国方略在队伍建设中的具体要求和体现,已经践行近十年。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市场化趋势,公安队伍中也出现了诸多与"以德治警"相背离的现象。文章从"以德治警"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是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前提基础和重要保障两方面,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以德治警"的实质和内涵,阐述了"以德治警"对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政问责制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有一些问题:(1)问责法制化取得进展,还需推进法治化;(2)问责的启动往往与公共灾难有关,属事后问责;(3)问责主体主要是党政机关;(4)政治责任居于显著地位。解决以上问题,完善行政问责制需要的对策:(1)完整把握行政问责制的丰富内涵;(2)把行政问责制与绩效考核制有效地结合起来;(3)推进行政问责制度的"自运行"机制建设;(4)重视政治民主,实现多元问责;(5)着重进行管理问责,兼顾其他责任。  相似文献   

6.
如果问责制仅仅停留在一问,只问责任人,把人问下去了之,不问原因也不问解决方案,那么张三问下去了,李四上来照样不行还得问下去。所以完整的问责制,我认为应该包含三问:问责任人、问原因、问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党内问责制是与行政问责制相对应,专门针对政党组织内部的问责制度。从党政关系的视角来讲,行政问责离不开党内问责制,只有党内问责制与行政问责制配套实行并发挥作用,问责体系才算健全与完善。有基于此,有必要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解读,从党内问责主体、对象、内容、情形、方式、结果、执行等七个方面分析党内问责制的基本构成,并对其构建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都玉玲 《人民论坛》2010,(10):78-79
我国行政问责制在问责主体、对象、方式、程序等方面还不完善。行政问责的制度化、常态化,能够使官员预测到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避免失职失责行为的发生。这必将有利于官员的清廉公正,也有利于对民众权益的维护,对法治政府、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类已跨入了21世纪,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关系(即"两制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必须重新认识"两制关系"。文章认为,新形势下的"两制关系"是多重的,即存在辩证否定关系、对立继承关系、借鉴合作关系以及替代关系;认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构建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发展必经阶段,是我国依法治国发展的必然性结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这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问责制。文章以政府的依法治国为切入点,结合我国目前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分析建立责任政府和完善行政问责制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构建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发展必经阶段,是我国依法治国发展的必然性结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这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问责制。文章以政府的依法治国为切入点,结合我国目前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分析建立责任政府和完善行政问责制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茶德三说     
竺济法 《协商论坛》2009,(11):62-62
"茶德"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刘贞亮的《茶十德》,首次概括了饮茶对身心、精神的多种功效。笔者在撰写一篇有关茶道的论文时,比较茶道与茶德关系,梳理出"茶德"至少有三层含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责任政府"的理念已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得到全面地推行,行政问责在制度上不断地完善,但问责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影响到行政问责制的进一步推行及其功能的发挥。行政问责文化建设是构建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绩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政府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责任缺乏明确的界定、政府权力缺乏刚性的约束、对政府官员失责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追惩以及异体问责功能虚置等,是我国政府问责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政府责任立法,明确政府责任;强化制度建设,给政府权力以刚性约束;充分发挥人大、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与问责功能,实现异体问责为主和问责主体的多元化,增强政府对社会的回应度。  相似文献   

15.
<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依法实行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实行质询制、问责制和罢免制,是为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问题,2007年6月28~29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四川省行政管理学会在成都市联合召开了“行政问责制与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来自政府实际工作部门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近13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10篇。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作了主题发言。与会人员围绕行政问责制的概念内涵与意义、行政问责框架研究中的逻辑问题、行政问责制下…  相似文献   

17.
《党建研究》2012,(6):54
合理界定失德标准。内容涉及组织纪律、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公德表现、廉洁自律等10个方面,分为"意见大、有反映、偶尔有反映、不了解"四个档次进行测评。不断拓宽评德渠道。个人述德,要求把德的表现作为述职的  相似文献   

18.
正《当代广西》第16期刊登的《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对失职失责行为作出"制度化问责"要求,加大了问责力度,给官员戴上终身"金箍圈"。对党员实行终身问责,不仅进一步在党员干部中增强了终身问责的效应,以敬畏之心消除侥幸之心,不敢越雷池半步。同时,在实行的终身问责中,必须做到无论谁都要大责小责必问,不存在例外,不存在禁区,让问责切实落到实处。常言道"法不明则不治,令不行则不严",就是以  相似文献   

19.
无缝隙问责制既是一种制度创新,也是未来行政问责发展的需要。其概念的生成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其内涵包括了责任划分的无缝隙闭合、责任监督的无缝隙覆盖、责任追究的无缝隙衔接以及责任链条的无缝隙管理等四个要素。可从构建大部制职权配套的政府责任体系、整合党内问责和行政监督的衔接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异体问责体系以及构建无缝隙行政问责制运行的政治生态等方面建设中国特色无缝隙问责制。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术界对党内问责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的研究主要从问责要素分析的角度展开,基于这些研究需要进一步采取系统分析方法,以《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分析对象,建立"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情形—问责程序—问责结果"五维分析框架。从该分析框架可以看出,当前党内问责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问责主体格局比较单一、党组织作为问责对象较为鲜见、问责情形设置不够均衡、问责程序缺乏可操作性和约束力、被问责官员无序复出削弱问责结果的公信力五个方面。鉴于此,完善党内问责制应当将健全问责主体格局、对失职失责的党组织进行集体问责、设置均衡的问责情形、提高问责程序的可操作性与约束力和健全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作为五条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