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兵 《法学》2013,(9):82-91
正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之际,面对20年来的首次修订,社会各界给予了广泛关注。但是,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欲推动新时期消费者保护事业的发展,除了进行法律修订外,还应该通过拓宽保护路径和进一步明定消费者权益内涵来切实加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反垄断法作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对社会经济生活和民众日常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竞争文化供给的不足和相应竞争法规在操作上的非确定性,致使反垄断法对消费者的保护缺乏及时有效性。对此,围绕消费者权益的内涵及其保护方式,可从消费者保护理路厘清、市场竞争文化培育、竞争法制建设、竞争执法优化等方面,共同推动反垄断法实施与消费者保护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略论我国反垄断法的政策目标、本质与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反垄断法的竞争政策目标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竞争政策是一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基本国策,而这一国策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和实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虽然突出强调了开展市场竞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井且为保持公平竞争于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国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但是,市场竞争问题还远未作为市场经济最基本的问题来对待,竞争政策还未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而也没有把作为这一国策予以法律形式体现的竞争法当作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来看待。 探索和确立反垄断法的政策目标,必须立足于反垄断法从属于经济法的部…  相似文献   

3.
反垄断执法机构是否该拥有独立审判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芳春  刘超 《河北法学》2002,20(6):49-52
发展市场经济关键是激发和维系市场竞争 ,基于市场竞争而产生的垄断则排斥、限制着市场竞争 ,为此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都制定了统一的反垄断立法 ,并成立了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目前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尽快制定一部规范的《反垄断法》 ,加大反垄断的执法力度 ,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为有效地实施《反垄断法》 ,强化反垄断法的执法力度 ,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我国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具有高度权威性的、高效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但该机构不能享有独立审判权。  相似文献   

4.
略论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垄断王先林实行市场经济的各国将促进和维护竞争作为其一项重要的政策目标,而且主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来加以体现和保证。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正在研究制定反垄断法。本文试就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垄断这一基本问题作一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美、德、日企业合并规制的最新发展及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竞争这一课题,这巳成为我国法学研究的热点。一些学者指出,应尽快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这是我国当前经济立法的核心。【1】企业合并规制,是反垄断法的核心内容,反映一国...  相似文献   

6.
关于制定反垄断法的几点思考□周宝妹庄雪慧一、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走向市场并参与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破产兼并,企业间走向联合,逐渐形成垄断势力,经济性垄断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已经出现。因此...  相似文献   

7.
王娜 《法制与社会》2014,(7):99-100
自《反垄断法》实施以来,这部被发达国家称之为"经济宪法"的法律因遭遇市场体制发育不完全、行政权力强势介入经济等制度困绕而难以有效发挥规范竞争秩序的作用。审视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度缺失,研究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个性差异,对于完善我国的反垄断制度,构建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具有重大理论意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士英 《法学》2007,(12):28-36
对企业间垄断协议进行规制是各国反垄断法的三大支柱内容之一,而行业协会组织成员企业进行限制竞争的活动是最容易形成企业联合行为的。由于行业协会的特点,使其反竞争行为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对市场竞争机制造成的损害可能更为严重。《反垄断法》针对市场经济运行中行业协会功能发生偏差的现状,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作了较为严厉的规定。但要有效实施《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的规制,还需要明确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认定条件,并建立相关的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9.
邓翊平 《特区法坛》2002,(72):17-18
反垄断法指的是国家调整企业垄断活动或其它限制竞争行为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总称,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其立法的实质在于维护公平竞争机制,防止力量的过度集中,与此同时作为参加市场竞争的一般企业和消费者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是现代经济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国家,反垄断法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宪章”、“现代企业的制度基石”,并居于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核心地位。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垄断法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我国反垄断立法面临着各种问题,本文拟就其中一些基本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反垄断法》私人实施之难题及其克服:一个前瞻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面临受害人数众多,原告资格难以确认,被告违法行为难以证明,损害赔偿数额难以计算等诸多难题,而竞争文化的缺失,法律工具主义的流行,可能使私人实施反垄断法变得更为困难。将反垄断诉讼之原告限定为直接受违法行为影响的人,以反垄断执法机关或法院作出了被告违法的有效决定或判决作为受理案件的条件,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统一规定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重视竞争文化的培育和传播,可有效地克服这些困难。  相似文献   

11.
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反垄断法的执行机构———日本公正贸易委员会在反垄断立法方面、在市场经济竞争政策的制定方面、在制止市场垄断行为方面、在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其组织与职能 ,对我国竞争法的执行和即将出台的反垄断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薄冰 《江淮法治》2008,(15):3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作为成熟市场经济中竞争政策的核心部分,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内在和本质的需要,是维护自由市场机制的基础性法律,以至有“经济宪法”之称。《反垄断法》的诞生堪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配套法规更加成熟,市场经济体制更趋完善。解读《反垄断法》,有8大亮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反垄断法对于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保持经济活力、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故反垄断法又有"经济宪法"之称。"徒法不足以自行"。为了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自2008年《反垄断法》实施以来,我国反垄断执法部门对非法限制竞争行为展开了积极执法。特别是近年负责价格反垄断执法的国家发改委加大执法力度,电信联通案、液晶面板案、茅台五粮液案、奶粉案以及IDC公司案等一批重大案件更是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垄断与反垄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反垄断法在市场经济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中对企业垄断的立法重点是不同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垄断法对垄断的立法重点在于企业规模。这些国家对企业规模的态度受制于国内市场和国际经济环境。而经济转轨国家的反垄断法对企业垄断的立法重点是促使产生竞争的市场,着力消除原集中体制所带来的经济垄断。我国的经济改革具有本国特色,我国反垄断法的重点是规范已市场化的经济,同时,反垄断法还适用于国有企业。反垄断法的制定意味着我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化、主体化改革的完成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建立  相似文献   

15.
反垄断法视野下的外资并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资并购对市场竞争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此各国反垄断法对外资并购规制均作出了较大的调整,而我国反垄断法对外资并购的规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我们应坚持有限干预原则,巧妙运用合理原则和反垄断域外适用制度规制外资并购,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16.
简论我国反垄断法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我国反垄断法的任务泉欣,丽华市场经济国家必须有反垄断法。反垄断法的任务,就是为了保护竞争而反对垄断。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垄断与竞争并存,并且彼此冲突和兼容,因而不能把反对垄断只理解为禁止垄断;对于在经济规律的支配下禁而不止的垄断来说,法律的任务更多...  相似文献   

17.
垄断的原意是独占,即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经营者。反垄断法,顾名思义就是反对垄断和保护竞争的法律制度。它是任何市场经济国家必须存在的基本的法律制度。因此,反垄断法律制度是市场规制法的核心和最主要的内容,也是整个经济法体系中重要的法律制度之一。我国《反垄断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预防和反对垄断行为,保护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公平竞争,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和全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了我国反垄断法的概况,客观分析了我国反垄断法的部分内容,并探讨了我国反垄断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宗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而垄断行为抑制了自由竞争,损害了市场正义和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反垄断立法在许多国家被称为“经济宪法”。2007年8月30日,经过了20余年漫长的立法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终于得以通过。我国的《反垄断法》对于完善我国的竞争法体系具有什么意义,对于我国市场中存在的垄断行为有哪些有针对性的规定,它的实施将面临哪些阻碍,如何有效实施《反垄断法》?本刊专门委托胡健先生约请全国人大法工委以及中国社科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一项有连续性并目趋体系化的公共政策,是产业政策的核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实施以后,过于扩张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必然在理念和制度层面与更为倡导市场理性的反垄断法发生诸多碰撞。考虑到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制度背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反垄断法实施之间的协调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确立竞争政策的优先地位,实现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型和有效实施《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20.
赵珏 《法制与社会》2011,(22):106-107
有效竞争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反垄断法旨在保护和促进竞争,我们通常以有效竞争来理解反垄断法上的竞争,所以反垄断法要保护的并非完全放任自由的竞争,而是有限制和规范的有效竞争。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本文论证了通过反垄断法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以规制行政性垄断,避免过度无序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