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贴近性教学模式,是以宣传思想工作“三贴近”原则为指导、以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之间长期不相融洽为事实依据、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一般教育规律为理论依据而构建的,旨在消除长期以来横隔在“理论”和大学生之间的情绪障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障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障碍,而可供参照践行的尚能取得“相互贴近”功效的且带有一定标准化和规范化意义的“理论课”教学形式的总称。其基本框架是“一导”、“二引”、“三拉”、“四拽”、“五动”;其实践意义在于: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新了教学观念、构建了互动平台、改革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课前准备、课堂研讨、模拟实训、考核讲评"的案例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学员对警务战术行动的感性认识,更能提升对法理或战术理论的理性认识。当前,需要进一步夯实警务战术理论基础和完善理论体系、促进警务战术案例加工精细化和编制规范化,加快警务战术案例教学库建设,合理安排课程体系中的案例教学运用,进而推动警务战术案例教学的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郭治业  王力 《公安教育》2013,(11):35-38
警务战术是警察在执法实战中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实战目的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策略和方法。自古以来,兵家均以谋为本,明代刘伯温在《百战奇略》中说:“用兵之道,以计为首”,“若不计而进,不谋而战,必为敌败”。我国兵法中的战术思想为警务战术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警务战术的作用在于把警察已经获得的身体、技术、心理等训练成果在实战中综合应用,其核心是扬长避短、安全快捷、避免或减少伤亡。也就是把防卫与控制技能在实战中合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由时下流行的软件业“千人工程”培训,谈到了高校内校园企业孵化器的构建,在对“千人工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可以完善当前高校教学模式的、新的教学载体———“研创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了其多重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警察查缉战术模拟实战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查缉战术模拟实战教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甘肃政法学院重点教改项目之一。《方案》以查缉战术课程教学为研究和实践对象,以探索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通过几年的不懈研究和刻苦实践,以及多轮查缉战术课程的尝试性教学,已初见成效,并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笔者现就该《方案》在查缉战术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情况予以概括性介绍,并对其实施效果予以评析。一、《方案》的基本特点(一)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为目的“练”为“战”是公安教育的基本法则之一。但是在目前的查缉战术教学中往往是“抽象的理论讲授…  相似文献   

6.
马敏跃 《公安学刊》2006,(3):102-105
反恐防暴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专业人才缺乏、实践和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等问题。浙江省警察指挥与战术专业课程(反恐防暴方向)在建设中通过专业招生的高标准,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高起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高水平,专业训练器材和场地的高质量建设,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了警察指挥与战术专业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贾昌志 《公安学刊》2008,(6):100-102
建构主义理论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充当实现建构意义的倡导者和帮助者,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对警察战术教学有重大意义。本文阐述建构主义的理论以及对教学的启示,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索建构主义理论在警察战术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人民警察战术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警察战术理论是研究人民警察战术的基本规律 ,并用于指导战斗实践的理论体系。文章论述了人民警察战术的概念 ,人民警察战术的形成和发展 ,人民警察战斗的基本特点、战术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警察合同战术训练旨在让各级受训人员通晓合同战术理论原则,熟练掌握组织指挥和实施警察合同战斗的方法和技能,通过演习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提高警察联合作战水平.警察合同战术训练主要有首长训练、指挥机关训练、联合指挥训练和警种协作训练等四方面内容,掌握其训练要点,能有效提高警察合同战术训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听香港教官讲警务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2月17日至3月23日,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在深圳市人民警察学校举办了第一期全国警务技能战术训练班,我参与了授课和学习。3月3日至8日,我全程参加了由香港教官主持的战术训练课,虽然只有一周时间(前三天在深圳市人民警察学校,后三天在香港警察训练学校)、一个主题——警务技能战术,但却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回味一下,感触彼多。 对“一条鱼”理念的感悟 第一天上课,教官提出了“一条鱼”的理论,即教官给予学员“一条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4.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8.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康敏 《思想战线》2005,31(1):88-91
当前民族志文体的创新不断涌现,刘新的<自我的他性>一书可归为实验民族志一换类.其不仅成功地将转型时期中国人的存在状态概括为"自我的他性",而且对人类学民族志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极具启发性的见解对人物的分析应当发展成为人类学理解社会和历史的特殊方式;经典民族志所呈现的"真实"的概念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反对在民族志中将主体性当作一种类似实体或本质的东西,而应采取历史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20.
“侦查虚拟化”、“虚拟侦查”是伴随智能犯罪高发、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侦查而来的新名词.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作者的思考:究竞何谓虚拟化?虚拟化这个概念在侦查中的应用是否得当?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从“虚拟”一词的本源词义入手,对当前学界中的“侦查虚拟化”等观点进行详细解读.有助于揭去“虚拟化”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