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于洋 《公安研究》2011,(12):83-87
近年来,国内劫持人质事件增多。规范与科学的人质危机事件现场处置模式是事件得以有效处置的基本保证。在专业指挥团队领导下的谈判与攻击单位是处置的核心力量,建立一整套规范的运作机制是有效解决事件与降低处置成本的保障。人质危机事件发生后,要采取谈判先行的方式,无效时再转入武力攻击,和平解决、保障生命安全是最理想的处置目标。  相似文献   

2.
劫持人质案件,是指犯罪分子以暴力手段控制一人或多人的人身自由,并以残害、折磨被控制者相要挟,强迫第三方或被控制者本人满足其某种要求的犯罪行为。 劫持人质案件有公开型和隐蔽型两种。本文只论及对公开型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针对该一类型案件的特点,通常可以采取劝降谈判的和平处置模式,也可以采取武力强制的处置  相似文献   

3.
郝宏奎 《公安研究》2006,(3):71-77,87
处置指挥职责与体制是劫持人质案件处置指挥活动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只有指挥职责明确、指挥体制科学,方能实施有效的统一指挥,具体的指挥活动才能正常运转。确定处置指挥职责和体制应当以以下原则为依据:系统指挥原则;属地指挥和专业指挥原则;因需调警、减层指挥、警力整合原则。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指挥职责的确定包括指挥职责的纵向确定;指挥职责的横向确定;预定指挥员未到场时指挥职责的确定。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指挥体制模式主要有三种:无序化的雪球式指挥体制模式必须坚决予以摒弃;金字塔式的科学处置指挥体制模式应该努力予以推行;蜂腰形的相对科学的处置指挥体制模式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性指挥体制。  相似文献   

4.
<正>警务危机对当今社会稳定等多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多起警务实战案例表明,传统的武力方式对警务危机处置多有掣肘,甚至会使危机升级恶化,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采用非武力的警务危机谈判,既可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又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一、警务危机谈判理论体系警务危机谈判的主体是警察,在某些特殊事件中可以是政府或其他相关部门,主要针对劫持人质事件、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5.
人质谈判中的积极倾听,作为一组系统、稳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谈判技巧,具有重要功能。积极倾听功能价值的逐步发掘是劫持人质案件及其他危机事件谈判实践积极推动的结果。人质谈判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重武力轻谈判阶段;重说理轻用情阶段;用情与说理并重阶段。在后一阶段,倾听的功能和价值得到充分的认同,积极倾听作为一种成型的谈判技巧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形成指挥员谙熟谈判、谈判与武力双线运行、"行为改变阶梯模式"得到完善、积极倾听谈判技巧得到充分运用的"四位一体",是劫持人质案件处置方法体系、特别是人质谈判方法体系走向科学、趋于成熟的标志。在中国,必须推进积极倾听谈判技巧的规范化、实用化、本土化。  相似文献   

6.
李志萍 《公安学刊》2005,(1):103-106
香港警方处置劫持人质事件的基本模式是集中指挥,谈判先行,武力戒备,力争和平解决.基本经验是:一、确立安全至上是处置劫持人质事件的基本理念.二、指挥员不谈判,谈判员不指挥.三、从处置对象提出的各种要求中,去捕获和满足其基本需求.四、利用和防止"斯得哥尔摩"现象.指挥官在处置初期必须制定行动计划,包括运送计划、接受人质计划、接受死者或伤者计划、人质突然逃走处置计划、嫌疑犯突然逃走处置计划、嫌疑犯投降处置计划、即时进攻计划和全面进攻计划等,每一个计划都须形成书面文字记录,以备事后检讨和问责.  相似文献   

7.
谈判是特殊的人际沟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管理活动中的共有现象。存在最普遍的谈判是商务谈判。警察临战谈判,是谈判在警务管理领域的新拓展,当前受到公安机关的广泛重视,广泛应用于群体性事件、绑架劫持人质等的临战处置。目前,很多绑架人质事件是通过谈判和平解决的,成功率相当高。  相似文献   

8.
警务危机谈判的先期处置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谈判的最终结果.并且是成功处置警务危机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系统分析了警务危机谈判涉及的工作范围.以及先期警力的职责。在这个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在劫持人质案件及企图自杀案件中先期对话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论侦查协议     
侦查协议是处置劫持人质犯罪的有效手段.与其它处置刑事案件手段不同,侦查协议促进劫持人质犯罪的和平解决是它有别于其它侦查手段的本质所在.由于我国对侦查协议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而实践中的适用又因劫持人质犯罪的猖獗而无法回避.对侦查协议法理依据的探讨,关于侦查协议具体法律规定的讨论,就为未来的立法和当前的侦查实践所需要.  相似文献   

10.
劫持人质案件具有公开的暴力性、对抗性、残忍性和处置结果的不确定性。警方在处置这类突发案件时,成功、顺利、安全地解救人质是根本目标。警方在处置劫持人质案件过程中,处置难度很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质的伤亡。为了达到制服犯罪分子,成功解救人质的目的,现场参与处置的警方人员应当遵守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协同作战,武力与谈判相结合及智取"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2018年修改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将检察建议明确规定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方式,同时规定了相关单位应予配合,及时将采纳情况书面回复检察院,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检察建议“刚性”之提升。此外,《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对线索发现、调查核实、制发、监督落实的每一办案环节进行具体规定。实践中,检察建议仍会面临质量参差不齐、刚性不足、相关单位不配合难落实等窘境。检察建议制度的改革,应当把握事中监督、参与式监督、动态监督的大方向;办案方式上探索“案件化”工作模式,方能做到每一办案环节的规范高质,助推检察建议的刚性效力实现,切实发挥法律监督之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监察法》非常重视涉案财物调查程序之正当性,针对搜查、扣押等调查工作确立了强制录音录像制度。但是,目前刑事涉案财物调查体系制度定位仍存在偏差,如未能体现其财产保全价值;监察机关能否对刑事涉案财物进行实体处分,立法方面语焉不详;利害关系人之权利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应当以人财并重理念及程序正义原则为指导,强调对物调查之财产保全价值;检察机关应成为财产保全及实体处分的决定主体,加强检察权对监察权的制衡与监督;细化和完善利害关系人之程序性权利,构建以检察机关为主体的程序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检察机关对拘留、逮捕适用的检察监督是以制约机制为基础的,具体监督权分散于检察机关的有关部门.由于立法设计不足、配套措施欠缺,程序要求的多、实体处分权力少,导致检察监督措施不力、监督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检察监督的制度设计上,要坚持三项原则,做到四个结合.三项原则是:坚持宪法原则,体现宪法精神;以完善立法为先导,以制定配套规定为补充;以强化监督作主线,以可操作性规定作保障.四个结合是:监督与制约机制相结合;程序纠正与实体处分相结合;业务工作与监督工作相结合;强化监督与接受监督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法治思维是实施法治方式的思想基础,检察机关在个案办理中就要运用法治思维来指导司法实践。目前,检察机关在个案办理中存在着公诉执法理念亟待更新、案件审查过程中错误指控或监督缺位、缺乏具体规范的公诉案例指导制度等问题。因此,必须更新公诉执法理念,强化法律监督和自我监督,切实把握好办案数量、质量及效率、效果之间的关系,借鉴防错案方法论,加快构建公诉案例指导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侵害犯罪嫌疑人权利的行为屡禁不止,其中制度性因素是侦查程序缺乏必要的监督。在我国选择检察机关进行侦查监督是宪法决定的,符合现代法治国家设立检察机关的目的,也与我国现行的组织体制配套。目前,检察机关对侦查行为的监督存在有限性、事后性与被动性的缺陷。有必要从建立以检察机关为中心的司法审查制度、构建完整的程序性制裁机制等方面,对我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电子数据作为新的证据形式在新刑事诉讼法中予以明确规定后,如何从取证角度,规范电子数据的收集、固定、转移等就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在司法实践中,基于突破案情的需要,不断提升检察人员的取证能力,创建取证协作机制,处理好电子数据与其他证据的关系对于充分发挥电子取证在检察机关执法办案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订的惊喜亮点,体现出法治民主的重大进步,并从此开启了我国公益诉讼之门。然而,这一条款对公益诉讼主体规定得比较模糊,难以把握。之前认同度极高的检察机关并未获得法定主体资格,这将检察机关已开展多年的公益诉讼探索陷于维谷。因此,检察机关必须重新定位自身在公益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案件质量是司法办案的生命线,是人民群众评价司法公正的重要标准。加强对保障案件质量的工作机制研究,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时间和法律的检验、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是加强检察机关司法规范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科学谋划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思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8年4月22日下午召开反渎职侵权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决定于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间,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查办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专项工作。明确涉林渎职犯罪案件是这次专项工作重点查办的案件之一。林业是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对林业系统渎职犯罪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如何做好惩治和预防此类渎职犯罪工作,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群众路线是一种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归依的价值取向。坚持群众路线,是推动检察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措施和保障。文章从群众路线对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入手,分析了当前检察工作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具体的群众路线在检察工作中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