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389例不同年份的中毒尸检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近16年来(1983~1998)本教研室检验的中毒尸检158例,并与本教研室1983年以前26年(1957~1982)的中毒尸检231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毒毒物的种类在近16年虽然仍以有机磷农药为主,但敌敌畏中毒在90年代后则明显减少,相反新型有机磷农药及其它新型农药则逐渐增加;杀鼠剂、醇类、麻醉品及毒品呈明显增多趋势,而金属盐类毒物则减少较明显.90年代后,杀鼠剂投毒及医源性或非法行医所致药物中毒案例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2.
Liang M  Zheng N  Zhou L  Liu Q  Zhang HD  Zhuo L  Liu Y  Huang GZ  Liu L 《法医学杂志》2011,27(3):200-204
目的研究不同年份中毒案例的毒物种类、中毒途径、中毒方式等相关问题,为此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同济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1957—2008年鉴定的607例中毒案例尸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99—2008年218例中毒案例中死者男性居多,30~49岁占50%,中毒以口服方式为主,意外中毒居首位,毒物种类以杀鼠剂、有毒气体、农药类位居前三位。与1983—1998年及1957—1982年的中毒尸检资料对比,不同年份间毒物种类明显变化,近年农药、氰化物中毒减少,杀鼠药、有毒气体及醇类中毒增加,毒品滥用激增。结论农药中毒是长期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类毒物,须对此提高防范意识;对联合中毒日益增多的趋势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法医检案工作中曾遇1例因误食被有机磷农药毒死的家禽后导致二次吸收中毒致死的案例。从中毒到死亡历时31小时,中毒症状呈慢性积蓄性,通过尸体检验,现场调查及毒物检验,排除了投毒他杀的可能性,现报告如下:1 尸检摘要1992年2月,本县钢厂乡罗××突然  相似文献   

4.
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17例有毒植物中毒尸检资料(毒蕈4例、苍耳子3例、栝楼2例、乌头类3例、雷公藤1例、钩吻1例、夹竹桃1例、豆薯子1例,野山薯1例),其中意外15例,自杀2例。着重分析了这些有毒植物对机体选择性毒作用部位。根据病理变化探讨中毒机理和死因,并综合讨论了有关的法医学问题。根据作者的经验,在法医学尸体检验和鉴定中应重视对尸体系统全面的法医病理学检验,以及请有关专家对可疑的有毒植物进行品种鉴定,有毒植物中毒是法医学鉴定中较常遇到而又较困难的问题之一,应引起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86-1997年本院收治的小儿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选择其中各项检验齐全的18例进行分析讨论. 资料分析 (1)性别与年龄18例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1个月.共中新生儿2例,2月-2岁3例,3岁-7岁10例,8岁以上3例. (2)中毒性质投毒3起4例,误食、误服及意外接触中毒9起14例. (3)毒物种类及中毒例数敌敌畏中毒5例,乐果中毒4例,氧化乐果中毒3例,甲胺磷中毒3例,1605中毒2例,1059中毒1例. (4)中毒途径及方式经消化道中毒者13例,其中喝纯农药2例,用装过农药的瓶及容器盛水喝4例,吸吮空农药瓶2例,投毒食物中毒4例,给小儿灌药误服1例.皮肤接触中毒4例,其中小儿玩耍时农药洒在皮肤及衣服上1例,农药掺入煤油涂洗头发灭虱中毒1例,尿布存放在农药箱内造成污染中毒者1例,母亲打完农药未换衣服就给婴儿喂奶造成中毒者1例.室内毒杀蚊蝇造成气体中毒1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为断肠草(钩吻)中毒死因判定提供参考数据和病理资料。对一例口服自制中药致钩吻中毒死者进行尸体检验、组织病理检验、毒物检验,采用组织细胞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进行病理检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对心血、中药汤进行毒物检验,查阅了钩吻中毒的相关文献,总结钩吻中毒的中毒情况、中毒症状及死后血液或组织中的含量。钩吻中毒死亡案例报道较多,但死后毒物学数据较少,本例死者中毒的毒性成分主要是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己,血液中浓度分别为77.4、30.3、37.1 ng/mL;脏器组织病理检验发现窦房结动脉狭窄、窦房结区心肌纤维化,钩吻中毒的典型特征。急性钩吻中毒,脏器组织病理检验难以发现典型特征,但中毒死后毒物检验数据的积累可为死因判定提供基础数据,为相关案件的死因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汽车内 CO中毒死亡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医学实践中, CO中毒颇为常见,且多见于自杀或意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尸体检验时可以发现 CO中毒的迹象,尸检后毒物分析确证为 CO中毒。还有一些情况下现场不提示 CO中毒,而尸检时毒物分析发现为 CO中毒。我们报道 4例因汽车废气中的 CO中毒而死亡的案例 ,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270例尸体瞳孔形态、直径大小,并就其与死因、年龄、性别、死亡时的环境亮度以及死后经过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有机磷中毒死的瞳孔平均直径最小(3.59mm);青壮年尸体瞳孔的平均直径较小儿、老年人略大;男性尸体瞳孔略大于女性。死于黑暗环境的尸体瞳孔较死于明亮环境的尸体瞳孔略大。生前因虹膜病变使瞳孔呈不规则形,死后瞳孔持续呈不规则形。作者认为,尸体瞳孔的形态、直径大小与死因(如有机磷中毒)有关,并受死者生前眼的健康状况、年龄及死亡时的环境亮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死后经过时间的瞳孔直径变化上,统计值无逐渐缩小或散大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杭州市、金华市1958~1993年,34年中尸体发掘检验资料72例(开棺56例)。通过检验能下结论的63例,占87.5%。此项检验需解决的问题集中,目的性明确,具有检验价值高的特点。其中损伤鉴定阳性率较高;白骨化尸体经骨髓硅藻检验阳性,对认定溺水有意义;疑为中毒的尸体,发掘前尤应对其可行性作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986—1997年本院收治的小儿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选择其中各项检验齐全的18例进行分析讨论。资料分析(1)性别与年龄18例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1个月。共中新生儿2例,2月—2岁3例,3岁—7岁10例,8岁以上3例。(2)中毒性质投毒3起4例,误食、误服及意外接触中毒9起14例。(3)毒物种类及中毒例数敌敌畏中毒5例,乐果中毒4例,氧化乐果中毒3例,甲胺磷中毒3例,1605中毒2例,1059中毒1例。(4)中毒途径及方式经消化道中毒者13例,其中喝纯农药2例,用装过农药的瓶及容器盛水喝4例,吸吮空…  相似文献   

12.
肌注有机磷农药中毒伤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件简介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中常见,多为口服或皮肤接触所致。2005年我局受理检验一例肌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案例,报告如下:2005年4月4日晚12时,泰安市某大学学生马某(男,22岁)在睡眠中突感左大腿刺痛而惊醒,发现左腿外侧有一10ml一次性空注射器,并闻到明显有机磷农药气味,遂  相似文献   

13.
毒鼠强中毒误诊误治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案例资料某日 ,甲、乙两人因食用了被他人投放有毒鼠强的食物 ,10min后出现头晕、抽搐、恶心、呕吐等症状 ,约 3 0min后被家人送至当地卫生院抢救。接诊医生在询问病史时了解到 ,该两人晚餐曾进食 19天前喷施过甲胺磷农药的丝瓜 ,检查两人呼出的气体 ,未闻及农药异味。患者抽搐频繁 ,双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 2 .5mm ,对光灵敏。医生结合体检及症状情况分析 ,诊断为有机磷农药 (甲胺磷 )中毒。虽然在患者入院时有医生仔细观察 ,发现病人瞳孔无缩小 ,结合其他体征 ,对“有机磷中毒”提出过疑义 ,但经医院会诊 ,仍维护原诊断 ,接诊医生遂按有机磷…  相似文献   

14.
383例农药检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化验中,毒物检验常见的有安眠镇静药、乙醇、一氧化碳、农用杀虫剂(含杀鼠药,下同)及除草剂等,其中农药的检验占有一定比例.随着科学的发展,新品种不断增加,城市或农村已经广泛使用农药来灭虫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因此,接触和获取农药的机会增多,造成中毒死亡,投毒作案或意外事故的发生.本文收集383例农药检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有机磷农药广泛存在于民间,主要用于杀虫。由于其来源广泛,在法医学检案中,经常接触到眼用有机磷农药自杀死亡的案例。非自杀性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也涉及到与法律有关的问题,且这类受害者存活的可能性极大,经施救存活后,需要进行法医学活体检验,以判明案件性质和明确有无后遗症等。现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如下分析。资料来源1990~1995年本市所描发生的投毒、误服经查实确证有机@农药中毒,使用解磷定和大剂量阿托品等抢救存活,并经法医学活体检验和毒物分析确证系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共27例。结果27例系10起案件。年龄最大58岁,最小4…  相似文献   

16.
在法医日常检案中,各种中毒的尸体经常遇到,百草枯中毒死亡的案例很少报道,现笔者将遇到的3例百草枯中毒死亡的案例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案例1 2005年6月24日,腾冲县某村的熊某发现其长子杨某误食农药百草枯中毒,熊怕无法向外出打工的丈夫交代,自己也服农药百草枯自杀,遂用汤匙将农药百草枯灌喂其小女。后被发现送医院抢救,熊某抢救无效于6月27日死亡。尸检见口唇青紫,指甲青紫,口腔粘膜及舌头上有烧灼腐蚀痕迹,尸体及衣服上染有绿色药液,解剖见胃粘膜广泛出血,尸体胆囊呈绿色,尸体血液不凝,内脏变化不明显。未进行病理检查。案例2 2005年8月…  相似文献   

17.
1案例资料2001年9月11日,某县村民报案称该村郭某之女(9岁)死亡可疑。因死亡发生已一月余,在其家中勘查未发现可疑物证。同年11月8日,依法对死者尸体进行了法医学解剖并提取相关物证检材。尸表检验:尸长139cm,尸体已霉变,高度腐败,头面部呈巨人观,角膜高度浑浊,瞳孔不可视。尸体表皮大部已腐败脱落。解剖检验:头皮未见明显损伤,颅骨无骨折,胃内有少量暗红色液体,腹腔脏器原位,心包腔内有少量腐败液体,心脏下沿处有散在出血点。膀胱空虚,余未见异常。毒物分析:⑴从死者肝及胃组织中均未检出常见毒物;⑵从死者脑、心、肝、胃、肾、肌肉及头发…  相似文献   

18.
498例水中尸体硅藻检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准确、有效地对水中尸体进行生前或死后入水鉴定,组织器官中硅藻的定性和定量检验被认为是较好的一种实验室检验方法[1]。为进一步证明硅藻检验在水中尸体鉴定中的实用价值及其实践意义,本文作者对10年间(1994~2003)498例水中尸体硅藻检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统计10年间(1994~2003)法医室受理的498例水中尸体的硅藻检验案例,根据尸体检验和调查访问,明确为生前入水者124例(24.9%),死后入水者44例(8.8%);不能明确生前或死后入水者330例(66.3%)。男性尸体293例(58.8%),女性205例(41.2%);年龄最小为出生1天,…  相似文献   

19.
214例中毒尸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毒死亡案在法医学尸检工作中较为常见。本文通过对214例中毒尸检资料的统计分析,着力从毒物种类、中毒途径、死亡性质、年龄结构及农村中常见农药中毒尸体征象等问题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的资料源于本地区1987年以来受理的中毒死亡法医学检验档案,经筛选资料齐全的计214例;经调查证实及医院抢救或尸检后进行毒物化验其毒物种类明确的案例。1.性别男性78例,女性136例,男女比例为1:1·74。2.年龄见表1。3.毒物种类和中毒死亡性质214例中毒尸检涉及两类毒物,一类系农药中毒,另一类系抗疟药物中毒,农药中毒之…  相似文献   

20.
黄天德  王利娜 《证据科学》2003,10(4):206-207
案例资料 某日,甲、乙两人因食用了被他人投放有毒鼠强的食物,10min后出现头晕、抽搐、恶心、呕吐等症状,约30min后被家人送至当地卫生院抢救.接诊医生在询问病史时了解到,该两人晚餐曾进食19天前喷施过甲胺磷农药的丝瓜,检查两人呼出的气体,未闻及农药异味.患者抽搐频繁,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灵敏.医生结合体检及症状情况分析,诊断为有机磷农药(甲胺磷)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