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德是现代解释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在现代解释学发展中承担着“历史性的导论”的功能。康德哲学自身中包含丰富的解释学内涵,但学术界对此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从《判断力批判》的反思判断力概念人手,廓清这个概念与现代解释学的历史关联,将能阐发其具有的解释学的意义空间。反思判断力可看作伽达默尔的解释概念的前导概念,而目的论判断可直接视为康德的解释学。反思判断力的思想仍将继续启发和推动当前解释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康德趣味判断理论具有两大特征:在方法上强调了一种主观性原则,以此证明了趣味判断及其对普遍适宜性的要求的合理性;同时康德赋予趣味判断一种社会性的品格。席勒对康德这一理论的背离在于:一方面将其主观性原则从方法上的前提转变为内容上的前提,一方面抽去了它的社会性品格,从而造成了“审美国度”的独立性及其与现实国度的对立。席勒对康德趣味判断理论的背离,为西方一个多世纪以来人文主义的艺术、哲学之主流所首肯和追随,深刻地反映出在这一个多世纪中,人类完成了从启蒙时代向技术时代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知道,在领导活动中,"感觉的"(直觉、判断力、洞察力)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三大判断与科学知识的关系刘学义“分析判断”、“综合判断”和“先天综合判断”是康德的三大判断学说。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里,从不同视角对三大判断的含义、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尤其是对三大判断与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更是作...  相似文献   

5.
抽象思维在人类审美活动中从来就存在着,然而却一直没有得到传统美学的承认。历史上美学家们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将抽象思维摒弃在审美领域之外,其中最著名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应推康德。康德以“纯粹理性”专司认识,以“判断力”专司审美,以“实践理性”专司道德。这种知情意三分法虽不无道理,却毕竟只是科学的心理学诞生以前的产物,它对于人类心理活动的理解应该说是比较粗糙和简单化的。事实上,知情意三者只有在理论上方能清晰地彼此分割开来,而在现实的心理活动中则不可能。在现实中,人的感觉、知觉、想象、理解、情感、意志等诸种心理功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区别只在于其中各因素的比例和结合方式视对象和目的的不同而变化。例如  相似文献   

6.
论康德先验论中的革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哲学超出前人学说之上的哲学创见便是他的先验论。康德先验论是在欧洲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基础之上产生出来的一种具有哲学革命意义的“批判哲学”。强调主体的认识形式、结构、自身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由阐述先验逻辑而将辩证法引入认识论领域,揭示认识的普遍必然性同人的社会性的关系,是康德先验论中的革命因素。  相似文献   

7.
康德把判断看成一种理智的天赋,审美判断作为一种鉴赏力具有普遍可传达性。为了沟通思考与行动,阿伦特却对审美判断作了“政治的”解读。她认为判断是一种“扩展的精神”。凭着“想象力”我们设身处地从他人立场来思考。“共通感”保证了我们的判断能够普遍有效并且隐含了政治存在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高蔚 《求索》2008,(8):128-130
诗性情感并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生命情感,而是心灵的意识活动对自然生命情感的“意象综合”,是艺术创造过程中“与创造性直觉融为一体的情感”,是一种艺术情感。它以直觉为基础,是一种直觉认识,是直觉的物化,并以意象创造为特征。它具有一定的结构,能赋予诗以艺术的形式感。它表现的是语言无法表达的“意识本身的逻辑”。它的作用就是直接展示情感活动的结构模式。它的形式轨迹与艺术的表现形式之间,具有一种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9.
汪莎 《求索》2013,(8):101-103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美学的奠基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建构了他的美学体系。他对审美与艺术的剖析在西方关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且深远的影响,他通过审美判断和艺术中关的密切联系分析出美的本质问题。辨别判断之美与艺术之关运用审美判断进行区分并详细说明了四个切入点,因为它是分析艺术之美的基础。艺术之美的根本点是判断之美,也就是取决于审美判断并高于判断之关。它与通过审美判断而得出的判断之美都是以无功利、无概念的形式为基础,但是并不是所有事物通过审美判断都能成为艺术,因为艺术是审美过程的提炼.是以美为根本点的最终形式。  相似文献   

10.
在康德哲学中,“自在之物”一直是一个争论较多的概念。如何认识和评价它,迄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弄清这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对于把握康德哲学的认识论、不可知论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康德的“自在之物”呢?首先,它是指独立于意识之外、作为感性来源的客观存在。康德在谈到“自在之物”时指出:“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它意味着实在的对象的存在”。康德对于客观事物的存在,从来不加怀疑。他说:“‘先验’一词不是就我们的认识与物的关系而言,只是就它与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长明 《湖湘论坛》2006,19(4):83-84
康德认为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和经验的可扩充性是科学知识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并通过对“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分析,指出了它们分别在科学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提出“科学知识是先天综合判断”这一新的命题,从而科学知识就成为康德三大判断学说的逻辑结果。这一逻辑过程无论是分析方法上还是思想上都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755年康德认为矛盾律是形而上学的首要原则,而时间性是矛盾律的根本条件,1763年康德在矛盾律和时间性的关系中发现了两种对立——逻辑对立和实在对立,成为"先天综合判断"概念提出的基础。进入批判时期,康德认为矛盾律由于同时性的缘故而混入综合因素,因此他对矛盾律的形式进行改造,排除其时间因素,将矛盾律从形而上学的首要原则降格为一条思维的纯然规则。矛盾律和时间性的关系的改变,反映了康德对两者关系的长期反思主导着先验逻辑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13.
伦理社会主义是社会民主主义的主要哲学基础,是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它在英、法、德等国都有表现。然而,其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理论形态最系统的,当数德国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伦理社会主义。本文拟就它的由来、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演变作一简要历史考察。 1 19—20世纪之交,西方出现了“复兴”康德的势头。据统计,1890年到1894年5年内各国共出版直接或间接论述康德的著作约650种。1900年1年和1899年部分时间各国推出论述康德的书籍达400种,其中直接论述康德的有146种。“康德热”很快便波及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界。1902年,《康德研究》编辑部在为伏伦德尔《社会主义中的新康德主义运动》一文所加的按语中写道:“社会主义中的新康德主义运动近年来已获得这样大的意义,以致本刊编辑部感到应当使读者了解这一运动。为此,特约请最熟悉这一运动,的伏伦德尔博士,以客观方式对它予以报道。”当时新康德主义的影响程度,由此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4.
康德审美判断模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双荣 《求索》2005,(11):109-111
康德的先验哲学认为审美判断力是联系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桥梁,三者具有同构关系。他运用纯粹理性判断的范畴体系来分析实践理性判断和审美判断,试图从纯粹理性判断的模型中映射出实践理性判断和审美判断的模型,以建立一个规整的建筑术的哲学体系。然而,由于康德在关于美的分析中只映射了纯粹理性判断模型的主干部分,没有就审美判断模型作内向的拓扑,使得他的哲学体系的建筑术结构并没有如他所预期的那样达到整齐规则。  相似文献   

15.
王治国 《求索》2014,(9):85-89
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生成往往承载着本民族文化符号的能指性对象意义,以及这种符号在本民族反映和表达世界关系中的象征性与隐喻性表达,即民族艺术的生成与表现总是具有感性形式的概念对象性,与纯粹艺术审美具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席勒“游戏冲动”中的“经验美”,康德“反思判断力”中的“自然的理性的合目的性”的“纯粹美”,黑格尔“感性显现”中的“依存美”,分别从民族艺术文本生成的概念对象性审美、艺术象征表现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与艺术鉴赏判断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三个方面,阐明了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审美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直觉思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它具有直接性、突发性、非逻辑性、或然性和整体性等特点.直觉思维的基本内容包括:直觉的判断、直觉的想象和直觉的启发.直觉思维在科学创造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大力培养人的直觉思维能力.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一在艺术创作中,直觉是人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但是,它的复杂机制至今还是一个有待我们继续探索的神秘的领域。过去,我们对直觉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将它斥之为唯心主义、非理性主义,看来是很不妥当的。直觉是一种客观存在着的心理现象。且不说在艺术创作中,在科学研究中它存在着,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到处可见。比如,屋里进来一个人,你过去并不认识他,但你凭直觉,就在心里做出判断:这是一个善良的人,老实的人或是一个狡猾  相似文献   

18.
卢卡奇的巨著<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最重要的篇章是"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它涉及的第二个问题是"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其中关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论述尤为引人深思,而康德关于反思判断力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体系"问题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谭勇 《求索》2023,(6):89-97
与康德将先验要素、先验逻辑以及先验结构等视为人类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这种先验认识论不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一切先验的对象均有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生学起源。马克思在对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分析中,不仅揭示了商品形式是一种“先验形式”,而且阐明了商品抽象、交换抽象是一种“先验抽象”,由此与康德先验认识论建立了联系。通过将商品形式的历史性起源定位到“共同体尽头”,同时将商品抽象、价值抽象以及交换抽象的历史性起源定位到人们的社会实践,马克思实现了对康德先验认识论的超越,从而彻底且完整地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20.
洪波 《当代广西》2005,(19):46-47
领导力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它是那些有志成为领导者的人认识自己和管理自己的能力,往往是通过后天实践逐渐习得的一种能力。领导力并不代表某种特殊的地位或战略,它只是领导者真实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领导意味着分享和提供信息、主意、事务等帮助。有成效的领导不会只靠逻辑分析对事物进行判断,他会将逻辑分析与直觉相结合,将数字报表与形象思维结合在一起推断。事实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