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通过调查分析青银高速公路山西吕梁境内632km-661km路段的交通安全状况,揭示出在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上行车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以及其形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减少和预防交通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隆纳高速公路样本期内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获得该道路上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形态和原因等分布特征,并针对道路的交通安全状况及其管理缺陷,提出相应的交通事故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易发和多发有其主客观因素,应从优化高速公路硬件设施规划和建设、加强安全行车宣传、提高管理水平等三个层面,加强和改进高速公路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冲击正在加深。严峻的经济形势使群众心理和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增加了公安交通执法工作的难度。全省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压力很大。在总结我省近年来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着力提高交通事故预防社会化水平,全面打造“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的高速交警队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创造安全、畅通、和谐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5.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车流量不断增大,客运车辆违法行为日益突出。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主要有超员现象比较严重、超速违法普遍存在、违停上下客屡禁不止等特点,由此引发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客运车辆安全管理问题成为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一大重点。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客运车辆安全管理,有效促进事故预防。  相似文献   

6.
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文明素质低下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真正“元凶”。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对于切实做好交通事故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推动交通安全宣传社会化;借助高科技手段形成功能强大、覆盖面广的宣传“平台”,加大交通安全社区和交通安全学校的创建力度;发挥媒体优势,增强宣传影响力,切实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重特大事故相当突出。调查研究表明,预防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要致力于高速公路入口的监控、危险路段的监控、危险时段的监控和危险天气的监控。把这“四个监控”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会使高速公路成为安全、快速的运输大通道。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行人交通事故是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由行人负主要责任以上的交通事故。寻找高速公路行人交通事故等级高、类型单一等主要特点和行人交通事故的一般规律,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依靠全社会进行综合治理,杜绝高速公路行人交通事故,推动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云南高速公路重特大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一直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作为高速公路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如何有效地预防、遏制交通事故尤其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云南高速公路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以期寻找出较为有效的预防对策来预防和减少云南高速公路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要分析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类型、特点和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交通肇事罪是常见、多发的一种犯罪。现行《刑法》对交通肇事罪的规定较为原则、概括,实际案件复杂多样,人们对交通肇事逃逸的认识、定性和处理不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出台,并未结束理论的纷争。交通肇事罪内容不尽合理,应进行相关的立法完善,交通肇事逃逸应成为独立的犯罪。  相似文献   

12.
有关学者及司法实践均将交通事故认定或定位于具体行政行为,或认定为证据,将两种属性置于相互对立的地位。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交通事故认定书定性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当事人申请重新认定、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随之丧失,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护和救济。事实上,交通事故认定属于一种行政确认行为,其书面结论的证据能力并不影响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本质属性,两者完全可以协调统一于交通事故认定一身。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交通事故均数以十万计,大量交通事故及其严重的损害后果,带给交通事故直接当事人(包括侵害者与受害者)无法承受的压力,也使交通事故的事前防范和事后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在认定赔偿责任主体方面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在审判实务中,部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认定赔偿责任主体不当。本文通过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和责任主体确定标准的分析探讨,理清实践中赔偿主体确定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其行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而作出的结论。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诉讼,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中,对此认识都不一样。笔者通过对该行为与通常意义上能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行为进行比较,来正面论证它的不可诉性;同时又假设其具有可诉性可能引起的累诉,及由此带来的高成本,从反面来说明它不宜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15.
“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是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根据目前我国交通参与者对于道路交通信号的普遍认知情况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探索实现“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对于改善我国交通安全现状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重新界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注重保护交通参与者尤其是交通弱者的利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交通事故认定书取代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交通事故处理注重效率;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引入民法中的严格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上对于司机无证、醉酒驾车肇事,承保该肇事车的保险公司是否要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有不同的看法,但各家保险公司对此类保险事故一概拒赔却是不争的事实。各方对此现象有不同的看法,缘于大家对交强险条例第22条和道交法第76条有不同的理解,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有不同的解读。运用法理、法意及逻辑原理,对无证、醉酒驾车肇事保险公司交强险拒赔进行分析,解决此问题需要立法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交通肇事是司法实践中一种常见的违法犯罪现象,而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更是司法实践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拟通过对《刑法》第133条规定的诠释,进一步明晰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并试图从司法实践的层面解决种种因逃逸致人死亡情况下的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9.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起到了维护交通秩序,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作用。在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车辆擦碰的轻微车物损失事故占很大比例,对这些交通事故进行快速处理既方便群众、减少交警的工作量,同时也缓解了交通堵塞。通过建立党组织和政府为领导核心、交警依法行政为依托、保险公司服务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社会管理新体制,优化社会资源,通过建立健全保险公司的快速理赔、交通事故现场快处快撤、驾驶人奖惩等保障机制,实现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撤、快赔。  相似文献   

20.
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司法鉴定研究成果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监控影像资料、碰撞破碎后玻璃或前灯罩碎片的广义抛物理论、轿车碰撞速度与行人抛距关系、轿车与二轮车碰撞实验回归关系等进行车速司法鉴定,弥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行业标准《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方法》(GA/T643-2006)中推荐的鉴定方法的不足,为鉴定机构提供了依据,解决了部分交通肇事案件车辆行驶速度鉴定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