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对行政法发展的"范式转换论"之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式转换论"研究方法的缺陷是:将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范式"方法用来分析中国行政法发展的理论问题,将行政法发展视为是一个"革命"的过程;它提出行政法的基本问题应以问题为定向,以公共利益为主导.行政法学研究应以公共利益为分析视角等观点是不符合行政法历史和现实发展趋势的.它仅仅对行政法本体论方面做些转变,就认为中国行政法体系实现了从国家行政范式向公共行政范式转换,显得过于草率和仓促.  相似文献   

2.
2007年行政法学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式上进行新尝试,研究重点放在行政组织、行政民主、行政给付、行政强制、行政诉讼、部门行政法学研究等领域;行政法学研究也改变过去过分关注结论的不足,加强了一手数据、运行效果分析之后的论证研究;改变了过去单一学科研究的不足,注重多学科研究成果的共享,从不同视角关注传统行政法学问题,使得传统问题"旧瓶装新酒";学者研究论文和实务人士的调研报告相互印证、补充和强化.可以说,2007年的行政法学研究为行政法学研究范式和方法的探索初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行政观念更新与行政法范式的转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伴随着政府治道变革的发展和公共行政时代的到来 ,以国家行政为主要调整对象的传统行政法学 ,面临着研究范式转型的深刻变化 :行政的理念由单一的国家行政转变为包括国家行政和社会行政的公共行政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由国家行政扩大至公共行政 ;行政法范式由以行政权力为中心 ,转变为以公共利益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荷兰行政范式经过短短十余年,已比较彻底地从传统公共行政转向新公共管理范式,是西方行政改革成功典范之一。由于荷兰此次改革力度之大,涉及领域之广,转变之彻底,从而在整个转换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公共行政学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范式、新公共行政范式与新公共管理范式相互分立、新公共行政范式与新公共管理范式相互融合三个阶段,呈现出“合——分——合”的态势。而公平效率观也相应地从单纯的效率至上,分裂为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从公平角度出发寻求公平效率的统一和新公共管理的从效率角度出发寻求公平效率的统一,而最终两种分裂的公平效率观又在新的实践和理论上相互借鉴和整合,走向融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6.
江利红 《法学》2012,(3):51-62
传统的行政法学过度偏重于作为行政过程最终结果的行政行为,忽略了同一行政过程中各个连续的行为形式之间的联系,仅仅从静态上定点地考察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随着现代公共行政的发展,行政法学必须将行政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形式全盘纳入视野,而且应注重同一行政过程中各行为以及同一行为内部的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对行政过程进行全面、动态的考察。基于此,可以从公私法区分的相对化、实质法治主义的转换、行政法学方法论的变革、行政法体系的重构、行政行为理论的发展、行政过程中相对人地位及作用的提高等六个方面构建行政过程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公共服务理论与行政法学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服务理论是行政法学发展的理论支点。以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行政法学将会发生一次深刻的转型,即由以控权论为基础的传统行政法学转向以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的现代行政法学。现代行政法学在价值理念、行政范围、行为模式、救济方式等方面都将突破传统行政法的疆域。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民营化的行政法学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共行政民营化改革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在行政法学的视野中,这场波及各国的改革预示着单中心的统治模式向多中心的治理模式的嬗变和新的行政法人文精神的生成,符合现代福利国家对政府的角色期待.公共行政民营化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接受现代行政法上法律保留原则的约束.公共行政民营化改革的顺利推行需要借助于正当行政程序的保障,而政府对公共行政民营化适度的重新规制则是避免这场改革陷入误区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9.
发轫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当代中国行政法学,因将自身建构在公民权与行政权对立关系这一错误根基之上,而在面对现代行政实务时捉襟见肘。本文从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之类型化视角反思中国行政法学政治背景,呼吁中国行政法学应建立在一个公民权与行政权良性沟通、交流、协商的平台上。置身于此平台之上、不囿圜于"法学上之方法"的藩篱、脱身于西方现代化范式之囹圄的"和谐行政法"为中国行政法学塑造了一种自我意识,并借对中国当代行政法学价值的准确定位、深厚的中国问题意识以及一条"从中国问题出发进入西方问题再返回中国问题"的路径,而结束中国行政法学历时已久的漂泊之旅,解救其于社会转型期的一场整体性危机。  相似文献   

10.
现代行政法学的建构与政府规制研究的兴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早期行政法学普遍经历了从行政科学到法律科学的转向,而现代行政法学则从以司法审查为中心转向以行政过程为中心。发韧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政府规制理论为现代行政法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有助于革新传统行政法的概念架构和学理体系,建立起对真实世界行政过程有解释力的现代行政法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指导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造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当前公安社会管理创新中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可行性。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引下,公安社会管理创新要努力在管理理念、管理主体、管控模式、控制机制等四个方面寻求转变,并努力从强化公安民警服务理念、推进公安社会管理工作社会化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公安社会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我国社会治理的方式和目标也正在从传统的人治向现代的法治变迁。而法治的核心是如何制约公权力和保护公民的私权利,使公职行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公安系统作为我国特殊的行政机关,其能否积极的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社会形象和威信,所以我们在此探寻其行政法治的理论基础,并积极寻找具有实践意义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行政法视野下参与型公共行政模式的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洋  朱云 《行政与法》2006,(5):80-82
本文从宪政与政府再造两个层面阐述了公民行政参与的价值,分析了传统体制下中国公民行政参与的匮乏,认为现阶段我国仍存在着有效的社会参与机制不足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参与型公共行政模式的构建问题,认为以人文主义为精神核心的现代行政法,可以为参与型公共行政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与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4.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需要注意:《治安管理处罚法》与《行政处罚法》应当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与《刑法》之间存在着交叉和衔接关系;实施治安管理处罚不能放弃处罚法定原则;主观状态不应作为治安管理处罚的构成要件;公安机关在确认治安违法事实时应当遵循多元化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5.
宅基地管理与物权法的适用限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华  贺雪峰 《法学研究》2014,36(4):26-46
对土地管理制度的既有讨论,通常是从宪法第10条出发,没有考虑宪法第6条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规定,将"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片面理解为民法所有权而忽视其所有制内涵。物权制度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反映,"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超越新中国历部宪法和其它具体法律的基本宪法原则,运用物权规则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需以公有制为大前提。忽视公有制前提的物权化改革建议,陷入"私法‘宪法中立",的认识误区,加上对宅基地经济社会属性的误会,所提出的改革方案缺乏法理与现实依据。现有制度在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公共资源有效管理和农民权利保护等方面基本有效,下一步改革只需做局部调整而无需全盘重建。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管理新举措层出不穷且争议甚多,诸多典型案例暴露出严重的观念滞后问题,必须克服戴旧眼镜看新事物的现象;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创新是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科技革命影响的复杂背景下进行的,其基本趋势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走向柔性管理、高效管理和方法创新,重点是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发展;行政管理改革创新应坚持法治原则和实践标准等基本界限,防止借创新之名行营私之实;要以法治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宽容和冷静的心态来对待当下的行政管理新举措及其争议,以打造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德国现代行政法的建立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在法治国背景之下完成的。法治国思想从最初提出之际,就是对国家行为的法律规范要求。在此背景下,奥托.迈耶提出“依法律行政”,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德国现代行政法。德国法治国思想其后经历了从自由法治国到社会法治国,以及从形式法治国到实质法治国的演变。作为对社会法治国的回应,给付行政理论开拓了德国行政法的新视野;而形式法治国到实质法治国的演变,则在实质法治观下对德国行政法进行了重新塑造。  相似文献   

18.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家族制度变革从政治、社会、立法、司法等层面全面展开,直接效果就是《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编"、"继承编"的制定颁布及司法上的实际运作。政治层面上,近代中国面临的收回治外法权的压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需要,迫使中国不得不创制新型法律,改革传统家族制度;社会层面上,传统家族观念及习惯仍普遍存在,但业已高涨的废除家族制度的呼声及新型社会阶层的出现,为家族制度的变革创造了一定的社会基础;立法层面上,在1929~1930年两年的时间内,国民政府即推出完整的民法典,效率之高,速度之快,世所罕见,超前性明显;司法层面上,司法主体既要遵循依法定案的原则,又要兼顾历史因素及社会实际,尽其所能,调和情、理、法的关系,实现法律与社会平衡。尽管民国时期家族制度的变革还存在诸多不平衡性或差异性,总体趋势则是渐进改革,全面推进。家族制度的变革特征体现为:政治引领风气,社会缓慢跟进,立法实施保障,司法调和新旧。  相似文献   

19.
冉瑞燕 《河北法学》2004,22(9):93-96
证据是公共行政的事实根据 ,证据规则是公共行政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离开了证据规则 ,公共行政就会成为野蛮行政。公共行政中的证据规则根本不同于行政诉讼证据规则。通过总结我国现行立法中有关公共行政的证据规则 ,分析了现行规则的缺失与不足 ,提出了完善公共行政证据规则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