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东地区长期是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焦点地区。当前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仍处于深刻变动进程中,具体表现在域内外大国间的影响力对比变化及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演变将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在国际能源价格方面,短期内中东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石油供应大幅减少的可能性较低,页岩油产量增加也可抵消有可能出现的中东石油供应量下降,基本不会出现油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中期或许会出现页岩油增加的供应量无法抵消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中东常规石油减少的供应量之状况,引发国际油价较大幅度上涨。在国际能源投资方面,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演变导致多国进一步开放油气领域的外部投资限制。我国应抓住机遇扩大在中东油气上游的投资规模,同时科学评估中东地缘政治冲突,合理布局能源投资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美国在页岩气开发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与此同时,包括美国、加拿大、巴西、委内瑞拉、法属圭亚那等国在内的南北美洲又有巨量油气资源新发现。据此,国际上不少人提出世界油气中心将由大中东地区“西移”至西半球的南、北美洲。这一新情况必将引起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要变化,也将对中国的能源环境和地缘战略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应主动适应这一地缘政治新变局,趋利避害,及时调整油气战略,并相应调整地缘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阿拉伯国家一直积极致力于建设中东无核区。但近来随着中东地缘政治和安全形势的嬗变,尤其是伊朗核事态的发展,它们的态度急剧变化,越来越多的中东国家提出了核开发要求。这不仅使中东核不扩散机制面临严峻挑战,也将对该地区及全球政治和安全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东民族与宗教问题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素来是全球民族、宗教矛盾与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纷争与矛盾不仅是中东地区乱象丛生的主要表象,也是该地区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9.11事件"后、尤其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民族、宗教问题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诸多特点,并给中东地缘政治和安全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不仅造成该地区局势动荡、地缘政治重组,也给美国的中东政策带来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东正经历的历史性剧变,不仅引发阿拉伯世界的集体大动荡,而且严重冲击地区政治、安全和地缘政治关系,也对大国的中东政策构成重大挑战。未来中东局势改革已势在必行;伊斯兰政治力量将增大,阿拉伯世界长期陷入内乱,伊朗、土耳其将谋求发挥更大地区影响力;美国全球战略与中东政策面临多重结构性挑战;欧盟在外交、能源、安全、移民等方面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国际原油市场受冲击从而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6.
唐志超 《亚非纵横》2011,(4):1-7,59,61
当前中东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发端于突尼斯的政局动荡迅速席卷整个中东,并使该地区陷入全局性动荡的不安之中。改革成为大势所趋,但未来不确定性大增。中东剧变不仅剧烈改写地区传统地缘政治关系,也对大国的中东政策构成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7.
李荣  唐志超 《亚非纵横》2005,(3):11-12,45
伊拉克战争后,特别是2004年,大国在中东的角力主要表现为欧美的软实力较量。应该说,伊拉克战争充分显示了美国硬实力的强大,同时也暴露美国软实力的缺陷。伊战后,法、德、俄等大国以其地缘优势以及政治、经济和外交资本,与美国展开软实力的较量,对中东地区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上看,影响中东和平的关键因素主要源自两大民族矛盾:一是阿以冲突,二是中东库尔德问题。相较而言,中东库尔德问题尽管不像阿以冲突那么突出,但其复杂程度并不亚于前者。它不仅长期困扰着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与叙利亚等地区国家,而且常常招致大国的外部干预,以致至今悬而未决。中东库尔德人是个具有跨界属性的民族,这使中东库尔德问题愈发凸显,并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试析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地区由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是美国历届政府重点经营的地区。冷战后,中东地区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加突出,已成为美全球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布什政府将会继续维护美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和“主导”地位,但由于该地区局势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迫使布什政府上台后对中东政策进行调整。该文试图分析布什政府对中东地区新形势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布什政府中东政策与克林顿时期相比有那些调整、有什么特点和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中东动荡不仅是该地区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一部分,而且还深刻反映了国际秩序的调整与变化。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环境的迅速变化以及世界政治经济权势的快速转移是诱发中东变局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时机上看,美国中东战略的收缩,为中东变革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可能;从发展上看,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拉大了中东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差距;从理念和制度建设上看,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对缺乏机制和制度创新动力和能力的中东国家形成了巨大冲击。而正在转变中的国际秩序以及世界权力结构的变化趋势,也必将对未来中东地区秩序重构及各国政治及社会转型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东变局以及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改变了亚欧大陆原有的力量对比状态,使得国际格局的变动成为可能。这一方面促使沙特阿拉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迅速上升;另一方面,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地缘空间遭到挤压。中国若要缓和目前的不利局面,需要采取更加长远且积极的策略,寻找新的突破空间。而中东地区的地缘位置和新形势恰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在此次中东变局中,沙特积极参与地区事务、扩展影响力,加上其本身的实力和地理位置,正逐步具备成为下一个中东地缘政治支轴的资质。  相似文献   

12.
中东地缘政治的六大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中东,2005年依然是一个多事之秋。如果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去观察,2005年的中东“动荡弧”①发生了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未曾发生的一些新变化,“动荡弧”显得更加“危急”。②总的来讲,2005年中东地缘政治中的六大热点问题始终吸引着全球政界、学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从宗派地缘政治的观点来看,美国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导致当前中东地区宗派地缘政治格局形成的根源。这场战争在推翻萨达姆逊尼派政权的同时,也解除了伊拉克对什叶派神权国家伊朗的遏制。此后,伊朗和沙特所代表的伊斯兰两大教派,在中东伊斯兰地区逐步形成了一种带有教派色彩的宗派地缘政治势力,并爆发了持续不断的冲突。"阿拉伯之春"爆发后,民众反对专制政权的起义在宗派势力的利用下,日益成为宗派地缘政治冲突的工具,从而使得中东地区的宗派地缘政治冲突变得更为复杂,并造成叙利亚等多国的国内冲突长久持续。  相似文献   

14.
把握当前人类所处历史方位,应对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这关乎人类发展的前途。在全球性问题尖锐复杂、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因此,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实现中东乃至世界繁荣发展和持久和平的根本出路。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的成功举办为中东地区发展和稳定开创了新的机遇和前景。在中东地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面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不仅契合中东国家和人民自主探索其发展道路,而且有利于推动中东地区逐渐破解安全和发展困境,共同塑造一个繁荣、发展和稳定的新中东。  相似文献   

15.
中东、北非一些国家的骚乱,必将对地区乃至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此番 骚乱的爆发虽有西方国家长期渗透和干预的背景,但主要还是当事国内部矛盾长期积累并最终激 化的结果。近年来,“金砖四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在骄人经济成就的背后,也积累了诸多社会 矛盾。中东、北非一些国家的社会骚乱,凸显了社会发展对一国政权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性,为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提供了重要启示。“金砖四国”需要正视和及时解决经济 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创新社会管理,为政权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东局势长期为世界所关注.可以说,冷战开始后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以及冷战结束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组织的介入与干预是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定的关键因素,而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政治运作,以及领土领水争端、民族宗教矛盾等因素则是影响地区局势的重要内因.外部势力长期介入使内因的复杂性愈加凸显,而在某种程度上,内因的存在与发展反过来给外部势力进一步介入中东提供了理由和借口.从长远看,中东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地区国家的深刻自省与联合自强.  相似文献   

17.
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与中国地缘战略环境评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冷战终结以来,亚太及全球地缘政治力量对比大幅变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出现重新分化组合趋向。以此为背景,我国地缘战略环境发生了值得注意的若干新变化,并且将对我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一、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的三大变化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地缘政治环境发生巨大...  相似文献   

18.
因黑海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等结构价值不断上升,对美国、欧盟及黑海沿岸的国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黑海地区局势严重影响周边的中东、俄罗斯、南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安全;因此,从西方对黑海地区战略可折射出对中东地区、高加索和中亚的政策,从黑海地区的地缘政治转型可预测出东西方势力对比、西方和俄罗斯在东欧和高加索地区竞争格局和全球局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2010 年12 月突尼斯政局动荡开始、迅速波及北非和中东国家的动乱,深刻影响着 当前的国际关系。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此次北非中东动乱背后有其深刻的国际政治经 济背景,它是美欧地缘战略诉求矛盾、争夺北非中东地区主导权的体现,是大国“货币权力”在世界 体系转型过程中的地缘冲突表现,是美国努力维护其世界经济霸权地位的体现。此次北非中东动 荡,一是使中小国家可能对美欧采取制衡战略,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可能恶化;二是导致产生了 “卡扎菲悖论”,破坏国际核安全态势;三是冲击国家主权理论,消极影响未来的国际关系准则。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国"被击溃后,中东大片地区将出现权力真空。伊拉克库尔德人的独立公投拉开了"后‘伊斯兰国’"时代中东地缘政治秩序重组的序幕。美国与库尔德武装在打击"伊斯兰国"的战争中结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当前阶段,美国出于对"伊斯兰国"作战、维持伊拉克现政府稳定、维系地区国家关系等原因,反对库尔德地方政府的独立公投。但库尔德人是该地区对美国最友善的力量之一,其控制区处于非常关键的地理位置,在美国未来中东战略格局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伊拉克、叙利亚等国的政治局面的变化,美国对库尔德人政策还存在进一步调整的可能,这势必会对未来中东的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