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璐  张江朋  张璞 《前沿》2014,(7):99-102
本文以2001--2011年内蒙古金三角、中、东西部地区的区域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非固定效应变截距面板模型研究了劳动、资本、技术创新、制度变迁对内蒙古经济增长区域性差异。结果表明,资本、劳动对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有较高的贡献度,但外生创新驱动因素从四个区域来看呈现区域差异,即内蒙古中部及“呼包鄂”地区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贡献高于东西部地区,但就整体而言,明显弱于劳动、资本对产出的贡献度。研究结果也表明制度变迁因素在中部及中部中的“金三角”地区抑制了产出的增长。内蒙古实现高水平的经济发展,通过制定技术创新赶超战略,是提升地区经济增长持续发展之关键。  相似文献   

2.
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不仅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的挑战和最紧迫的任务,同时更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要以自主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为突破口,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在国有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民间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投资的方向,决定着投资的效益、经济的结构和经济的增长.在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买方市场逐渐形成的情况下,市场容量似乎已经饱和,市场普遍过剩,民间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投资的方向.本文主要对我国民间投资的七大投向、行业结构、资金结构与地区结构进行了剖析,提出:关注民间投资方向,对于更好地引导投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发达地区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是牵引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审视,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总量快速增长,但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和经济效益不高,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以往依靠税收优惠和稀缺土地资源进行的招商引资,在带动地区经济规模的扩张和外贸粗放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成本上升和资源无法支撑外贸继续发展的副作用。频繁遭遇的各种贸易壁垒,则从国外市场的需求和生产技术国际标准方面,构成了对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模式的倒逼机制。增强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积极探索引资方式的创新,稳步推进“走出去”的多元化战略,建设和完善高效应对贸易摩擦的机制,才能实现经济持续、稳健、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减贫的角度,对影响湖北、重庆、贵州3省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贵州省安顺市5县1区农村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资本、劳动、初始的劳动力生产率都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劳动产出相对于资本和初始的劳动生产率而言产出弹性更大.并且,典型的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且贫困县的经济增长要显著地落后于非贫困县.我们的分析还表明,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是有利于缩小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的.这使得这些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较一般意义的经济增长而言要更为显著.另外,外出务工是倾向于扩大本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的.  相似文献   

6.
朱红 《前沿》2007,(6):45-49
通过运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方法,在反思西部地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人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治理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政府职能转变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呈全面增长趋势。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国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 ,由于受传统增长方式的影响 ,增长效率较低、速度较慢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因此 ,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加快这一转变的进程 ,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宋河森 《台声》2006,(6):30-33
一、重点发展4条一级经济带和4条二级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两年多以来,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主要集中在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生态建设上。在这些投资的带动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比前几年明显加快。表明西部大开发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是,在把西部大开发工作推向深入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培育西部地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能力(即“造血”能力)。这涉及重点地区的确定以及重点地区与一般地区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重点经济带一方面是空间开发重点的象征,另一方面也是具体经济活动聚集地…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0-2010年相关数据分析,中部地区是人口净流出区域。分析其经济增长变动情况及特点,发现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运用有效劳动模型分析中部地区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省外流入人口的贡献率很小;通过与北京、上海、广东比较,得出中部地区净流出的不仅仅是人口,而且是财富。因此,要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必须防止人口过度外流,并吸引人口流入特别是外流人口回流。  相似文献   

11.
集约式持续发展:资源型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型企业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带来了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综合效益低下、人力资源状况不容乐观等突出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后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指出集约式持续发展是资源型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集约式持续发展就是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依托,通过优化配置资源和科技进步,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增长,促进人、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集约式增长是持续发展的基础,持续发展则是集约式增长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黄彬 《求索》2005,(11)
西部经济如何配合新一轮经济增长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当前需要着力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分析新一轮经济增长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机遇背景,继之考察和分析了新一轮经济增长给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提出必须增强西部开发对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适应性,充分利用机遇跨越式发展西部经济。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持久的高速经济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9.8%.这段时间的经济发展有高增长、高投资、高贸易顺差、低通胀以及低要素成本等主要特点.反思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可以看到经济结构的不完善,经济增长动力来源的局限以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最为突出.只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障我国进一步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桑彤  洪泽宇 《半月谈》2021,(2):9-11
刚刚过去的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展望2021年,中国经济能否依然一枝独秀?出口能否持续强势复苏?经济增长动能将如何转变?这些问题备受全球瞩目。经济能否依然一技独秀?-6.8%、3.2%、4.9%、6.5%……2020年中国经济的季度增速画出了从负增长到不断向上的曲线。  相似文献   

15.
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首次提出了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概念,强调经济既要保证稳定快速的增长,又要保证社会机会的公平分配.本文以包容性增长理论为基础,将机会分配看成是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构成部分;采用2005年-2009年的贵州省贫困县农村家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贫困县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服务进行机会分配的测度,分析了这些地区的社会机会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增强地区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扩大社会平均机会,使分配更具平等性,是减少贫困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包容性增长”的正义镜像与中国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包容性增长是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棘手问题:资源环境压力和可持续发展、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发展成果难以共享、社会不公等等。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需要诉诸于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包容性增长的核心要义是机会平等,根本目的是实现广大民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价值指向是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排斥的消除、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和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增加社会包容度,保障机会平等和权利公平,才能真正实现包容性增长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7.
姚晓荣 《前沿》2006,(9):227-23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长期奉行的是增长发展观,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发展的核心目标.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增长发展观具有历史局限性.继续用增长发展观指导发展实践,非但不能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反而会进一步加剧这些矛盾和问题.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长期的发展实践,为增长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的转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包容性增长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命题,也是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内经济发展不均衡和科学发展概念的提出促进了包容性增长的产生,包容性增长可以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包容性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财政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影响地区经济增长水平,优化财政结构对地区经济效率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分权结构也会影响地区经济增长,这与调节地区支出结构能够达到相同的结果。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农支出和交通运输方面支出的分权对经济增长有显著负的影响,科学技术、就业社保、卫生医疗方面的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关键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但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各地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又不相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