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鼠尺神经损伤平面和修复时间对爪内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尺神经损伤修复后靶肌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42只SD雄性大鼠分为肘部、腕部2组实验组和1组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在肘部和腕部完全离断两前肢尺神经后即刻、1个月、3个月修复一侧神经(另一侧为对照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技术,观察和比较大鼠爪内肌细胞凋亡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即刻修复组大鼠爪内肌促细胞凋亡基因Fas、Caspase-3表达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修复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增高,且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抑细胞凋亡基因Bcl-2蛋白表达随修复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伤后即刻、1月组实验侧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较相应对照侧低(P〈0.05);而3月组实验侧与相应对照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相同修复时间,不同损伤平面组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靶肌超微结构改变及细胞凋亡的发生与神经损伤后修复时间有密切关系,与损伤平面关系较小。在法医学鉴定时机认定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心肌Fas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侨  李永宏  朱献  吴茂旺  胡升明 《法医学杂志》2008,24(6):414-416,I0001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earditis,VMC)和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发病机制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改良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VMC、DCM和对照组(各20例)心肌Fas蛋白的表达,并对其阳性反应结果进行Ridi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MC和DCM组Fas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升高,经Ridit检验,3组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5);进一步采用两两比较Ridit检验,对照组和其他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VMC和DC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C和DCM心肌组织中Fa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VMC和DCM的发病都有细胞凋亡的参与:凋亡可能是VMC引起心肌损伤及演变为心肌病的一个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可卡因染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15纯系雄性小鼠20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以30mg/kg盐酸可卡因每天1次进行腹腔连续注射,空白组给予相同量盐水同法注射盐水;第30d处死小鼠,测量体重与脏器系数,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r)法检测脾细胞、胸腺细胞与腹腔巨噬细胞(PMφs)的增殖活性;用生物活性检测法检测IL-1与IL-2的活性;用ELISA法检测IFN-γ/与TNF—α含量。结果实验组小鼠脾细胞、胸腺细胞与PMφs的增殖反应明显降低;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与IFN-γ活性明显降低;PMφs培养上清中IL-1与TNF—α活性明显降低;体重、脾脏与胸腺系数也明显降低;上述指标较之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活体条件下可卡因染毒对小鼠免疫系统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Ruan YS  Zhu GY 《法医学杂志》2008,24(2):97-101,161
目的观察双侧阴茎背神经、海绵体神经损伤.以及联合神经损伤后阴茎海绵体组织细胞凋亡表达。方法(1)将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术后1、2、4、8、16和32d组,每组分别分为海绵体神经离断组、阴茎背神经离断组、阴茎背神经和海绵体神经联合离断组、手术对照组和非手术对照组。通过DNA梯带法(DNAladder)进行定性、TUNEL法进行凋亡细胞检测;用actin-α标记平滑肌细胞。用CD31标记内皮细胞,进行凋亡细胞定位。结果双侧海绵体神经损伤及联合损伤组分别与阴茎背神经损伤组、手术对照组和非手术对照组之间的凋亡率均有显著差异(P〈0.0046),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046),双侧阴茎背神经损伤组与手术对照组之间细胞凋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046)。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凋亡平均数与内皮细胞的凋亡平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海绵体神经损伤可引起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的凋亡;阴茎背神经损伤对阴茎组织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联合损伤对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同单纯海绵体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ntermedin(IMD)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1h再灌30min);IMD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前30min静脉注射10^-7mol/LIMD)。检测血清中LDH、心肌中MDA和SOD活性;半定量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心肌降钙素受体样受体(ealcitonin receptor like receptor,CRLR)、受体活性修饰蛋白(receptor activity modiying protein,RAMP)1/2/3的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心肌cAMP含量,SABC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及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LDH、MDA分别升高87%和189%,SOD活性下降84%,IMD预处理组LDH、MDA均降低41%,SOD活性升高38%(均P〈0.01);实验组心肌CRLR、RAMPl/2/3的mRNA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或P〈0.01),与对照组心肌cAMP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和IMD预处理组分别升高1.36、2.90倍(P〈0.05)。Bcl-2/Bax表达比值,缺血再灌注组较对照组降低,IMD预处理组亦低于对照组但高于缺血再灌注组2.225倍。结论IMD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减少缺血再灌所致的氧化应激,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氯胺酮在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变化规律及温度对再分布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室温组24只、冷藏组18只)和1个对照组(6只),实验组大鼠以氯胺酮290mg/kg灌胃,45min后缺氧处死,分别置于室温(24℃)和冷藏(4℃)条件下,于死后不同时间(0、12、24、48h)取心血、外周血、肝、肺、肾、心肌、大脑,检测其中氯胺酮含量;对照组大鼠以生理盐水灌胃,各对应组织器官样品为空白对照。血和组织样品中加入内标物SKF。。后碱化,乙酸乙酯萃取,GC/MS全扫描定性,内标法、工作曲线法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室温条件下,大鼠死后48h内随着死亡时间延长,心血、肺、肝中氯胺酮的浓度呈升高趋势(P〈0.05),肾脏中氯胺酮的浓度先升高后下降(P〈0.05),外周血、心肌和脑中氯胺酮的浓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冷藏条件下,血液及组织中氯胺酮浓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心肌外,各样本浓度均低于相应时段室温条件保存的样本。结论氯胺酮在大鼠体内存在死后再分布现象。温度对大鼠死后血液及组织中氯胺酮浓度变化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继梁  刘敏  杨静 《证据科学》2006,13(3):205-20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心肌组织的损害机制,为支气管哮喘诱发的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化技术,对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的心肌HSP70的表达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的心肌HSP70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哮喘时间的延续,心肌HSP70的阳性表达逐渐增强(P〈0.05),在第8周表达最强。结论实验组支气管哮喘早期心肌有损害,且随时间延续,损害增强。HSP70对支气管哮喘诱发的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家兔非热低压电击伤后不同时相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羟丁酸脱氧酶(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HBDH)活性的变化,为临床和法医学非热电击伤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击伤后7个时间点的实验组,每组5只。实验各组家兔用220V 50Hz交流电电击2S后自由进食,按照预定时间点麻醉后抽取心室血5mL,使用自动生化仪(type Selectra-2)测定血清LDH、HBDH酶活性。对照组家兔不电击,其他处理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家兔目标血清酶活性发生了动态变化,有一定规律性,LDH活性在电击后4h,12h,1d,2d,3d明显升高(4h,12h,1dP〈0.01;2d,3dP〈0.05);HBDH活性在电击后2d、3d明显升高(P〈0.05);HBDH/LDH比值在2h、4h、12h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动态监测LDH、HBDH活性,可为非热电击损伤的诊断、损伤时间推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可卡因对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可卡因作用于正常的和LPS活化的腹腔巨噬细胞。MTT法检测其增殖反应;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的分泌水平;生物活性检测法检测IL-1的活性。结果可卡因在终浓度10、20和100μtg/mL时能明显抑制LPS刺激的腹腔巨噬细胞增殖反应,减少TNF-α、IL.1的释放,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可卡因对体外培养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观察凋亡基因caspase-10存外伤性癫痫病灶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外伤性、非外性癫痫患者手术切除的恼皮质及交通事故死亡者脑皮质各15例,运用RT-PCR技术观察比较各实验组凋亡基因caspase-10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各实验组凋亡基因对应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外伤性癫痫组(:aspase-10基冈和蛋白表达水平比非外伤性癫痫组和交通事故死亡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外伤性癫痫组caspase-10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交通事故死亡组(P〈0.05)。结论凋亡基因caspase-10能促进神经元凋亡,对外伤性癫痫的发病过程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大鼠软组织挤压伤后肝组织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挤压组、挤压后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处理组、挤压后L-精氨酸(L-arginine,L-Arg)处理组,经实验处理后检测血清中ALT、AST活性和NO浓度,并利用RT-PCR技术观察肝组织中TNF-α、IL-1β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挤压组肝组织中TNF-α、IL-1β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应用L-Arg后TNF-α、IL-1β mRNA表达进一步上调(P<0.05),而应用AG后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挤压组血清ALT、AST活性以及NO浓度明显增加(P<0.05),应用L-Arg后血清ALT、AST活性以及NO浓度进一步明显增高(P<0.05),应用AG后上述指标则明显降低(P<0.05). 结论 大鼠软组织挤压伤诱导NO生成增多,内源性NO介导肝组织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验大鼠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后组织蛋白酶L在血浆中的表达,探讨其能否作为心肌缺血标记物.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心肌缺血30 min、1h、2h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组)以及异氟烷预处理后的缺血再灌注模型(异氟烷预处理组).同时设有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以作对照.用ELISA法检验血浆中组织蛋白酶L的含量,同时用TTC染色测量心肌梗死面积. 结果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各组血浆中的组织蛋白酶L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组,血浆中组织蛋白酶L的表达增多到正常对照组2.37倍(P<0.05).异氟烷预处理组血浆组织蛋白酶L和心肌梗死面积都较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结论 血浆中组织蛋白酶L不适合作为单纯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血浆标记物,异氟烷预处理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血浆组织蛋白酶L高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中介素(intermedin,IMD)预处理的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后作用机制的研究,为法医病理学研究心脏性猝死机制提供思路. 方法 大鼠H9c2心肌培养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IMD预处理组.采用MTT比色法、透射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内部超微结构存在损伤,而IMD预处理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减轻缺氧对心肌细胞结构的损伤.缺氧组细胞[Ca2+]i(荧光强度)和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IMD预处理降低了缺氧对细胞[Ca2+]i(荧光强度)和凋亡率的影响(P<0.05). 结论 IMD能提高缺氧心肌细胞存活率、减轻缺氧引起的细胞内钙超载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可以揭示心肌细胞缺氧保护作用的机制,为心脏性猝死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即刻刺激对中国树鼩体内DA、cAMP、cGMP水平的影响。方法给予中国树鼩电刺激后,即刻采取血液和组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多巴胺(DA)、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平。结果电刺激组中国树鼩大脑前额叶皮层(PFC)、海马(Hipp)、纹状体(striatum)、伏隔核(Nac)组织中DA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52.33%、38.98%、25.25%、45.06%(P〈0.01);电刺激组中国树鼩血液中c AMP、c GMP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30.99%、14.94%(P〈0.05,P〈0.01);c AMP/c GMP比值比对照组增加了18.73%(P〈0.01);电刺激组中国树鼩中脑腹侧背盖区(VTA)、大脑前额叶皮层(PFC)、海马(Hipp)、睾丸(Testicle)组织中c AMP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21.84%、24.55%、21.07%、44.87%(P〈0.01),c GMP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17.95%、25.57%、35.33%、22.87%(P〈0.05,P〈0.01)。结论即刻刺激能促进中国树鼩体内DA、c AMP、c GMP的合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及其受体CC类趋化蛋白受体2(CC chemokine receptor-2,CCR-2)在冠心病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SCD)和非SC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差异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CP-1和CCR-2在SCD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非SCD)、对照组(冠状动脉正常)的差异表达。结果 MCP-1在三组间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是78%、47%、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2在三组间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是72%、47%、0%,在SCD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SCD组与对照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对照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MCP-1及其受体CCR-2的表达增加与SC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脑挫伤后脑组织NTE和COX-2的表达变化,并评价其法医学的意义。方法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挫伤组(按挫伤后处死时间再分为lh、12h、1d、3d、7d、14d共6个组)每组6只。以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脑挫裂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和NTE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SPSS13.0软件分析COX-2和NTE的表达情况与脑挫伤后存活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绢NTE和COX-2均呈低水平表达,脯挫伤组伤后NTE和COX-2表达逐渐增强,均于1d达到高峰,至14d时COX-2表达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而NTE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挫伤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1h组灰度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各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脑挫伤后脑组织NTE和COX-2的表达均呈现先增强后下降的趋势,其表达规律有望为脑挫伤诊断及损伤时间推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介素(IMD)对大鼠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方法用大鼠H9c2心肌细胞株制作实验模型,样本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1h、复氧30min)、IMD组(缺氧-复氧前30min加入10-7mol/L IMD)。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和IMD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而IMD处理组明显升高细胞存活率(P〈0.01);在形态学上,IMD预处理可明显减轻缺氧-复氧对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缺氧-复氧组细胞[Ca2+]i荧光强度和细胞凋亡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IMD预处理可明显降低上述升高的比率(P〈0.01)。结论 IMD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减轻心肌细胞钙超载和抑制凋亡是其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18.
Wang HY  Yan J  Xiang J  Zhao LX  Gu ZY 《法医学杂志》2011,27(2):81-6, 90
目的 观察大鼠软组织挤压伤后胸主动脉反应性张力的变化,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血管反应性张力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挤压后8 h组、挤压后16 h组.制备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首先用离体血管张力检测技术测定内皮完整血管环对苯肾上腺素(phenylep...  相似文献   

19.
重庆地区汉族未成年人牙龄推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运用牙齿曲面断层影像技术,研究6周岁~15周岁重庆市未成年人牙齿钙化的规律,从而建立根据牙齿钙化程度推断年龄的方法。方法依据牙齿钙化分级标准对1321名(男性577名,女性744名)重庆市6周岁~15周岁未成年人牙齿曲面断层片上的牙齿钙化程度进行分级评分;将评分值与对应的性别和年龄分别输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建立推断年龄的方程。结果左右侧同名牙齿钙化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性别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左右侧8颗牙齿的钙化程度与年龄相关系数均大于0.58;所建利用不同牙齿组合推断年龄的线性回归模型调整拟合优度均大于0.67,估计值标准误男性为0.95周岁~1.11周岁、女性为1.02周岁~1.12周岁。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法庭科学领域中推断重庆市6周岁~15周岁未成年人活体以及尸体的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