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农民工市民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产生了诸多道德困境,引发农民工道德困境的原因主要有文化冲突、社会偏见与歧视、制度保障缺失和自身素质不高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自身及客观条件限制,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因此,政府应有所作为,消除障碍性制度,形成“推一拉”机制,促进人口合理、良性流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缓解城市化与工业化压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城市化的社会成本,以促进农民工群体向市民转变。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城市持续稳定繁荣的重要保证。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具有显性与隐性、分期分批性、区域性等特征。农民工个人(家庭)与政府是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的主要责任主体。在建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时,需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输入地政府与输出地政府之间的关系、当期成本与远期成本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程度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规模之间的关系、外来农民工与本地城镇居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4.
过去三十多年里,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特征是农民工主体一直作为他者、客体而存在,政府、市场和城市社会等外部力量在主宰着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这种农民工主体缺位现象背后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因素在发挥作用。未来推进的新型城镇化亟需引入社会合作理念,通过政府、城市社会和农民工的合作共变,最终达成城市社会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化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拥有足量成熟的社会资本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时代特点,他们拥有的社会资本存量依然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但与传统农民工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新生代农民工拥有的社会资本以关系型社会资本为主但质量不高,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起根本作用的制度型社会资本不断成长但不够成熟完善。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作为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的重要阶层,其拥有社会资本的状况严重影响着农民工自身生存发展和社会公平、社会和谐、城市化进程等.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离乡进城,使得原本不够成熟的乡村社会资本大量流失,而城市社会资本又严重不足,这极大限制了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市民化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政府社会要充分发挥留守妇女和村委会等各部门的作用,巩固保持农民工的乡村社会资本;通过制度支持、法律保护、组织接纳、观念更新等途径,大力培育拓展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7.
《求实》2010,(7)
农民工作为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的重要阶层,其拥有社会资本的状况严重影响着农民工自身生存发展和社会公平、社会和谐、城市化进程等。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离乡进城,使得原本不够成熟的乡村社会资本大量流失,而城市社会资本又严重不足,这极大限制了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市民化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政府社会要充分发挥留守妇女和村委会等各部门的作用,巩固保持农民工的乡村社会资本;通过制度支持、法律保护、组织接纳、观念更新等途径,大力培育拓展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产业工人阶层的主体部分。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追求城市生活的动机更为强烈,目前正处于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难以回归农村社会的边缘化境地,陷入身份认同困境。为了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相关部门要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教育和培训、实现"回流式"市民化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环节,没有农民工的市民化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新型城镇化。目前,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面临身份焦虑、角色转换艰难、市民意识培育任重道远等多重困境,鉴于此,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加强社会参与体系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0.
浅议“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民工”市民化 ,是指在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 ,借助于“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优势 ,使其在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和社会过程。但是 ,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思想认识的偏颇、城市政府的担忧和困惑、既得利益集团和群体的阻力、户籍与土地制度的障碍、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农民工”自身素质以及与市民的“油水”关系 ,使之融入城市社会困难重重等方面的障碍 ,阻碍着“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和乡镇企业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第一代和新生代两代不同的农民工群体。两代农民工群体在思想观念、外出动机、职业选择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对其进行分析比较,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民工群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农民工居住空间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解决农民工的居住空间问题对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要真正成为解决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助力器,就必须抓住农民工市民化这一核心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理念,加快推进制度创新,构建包容和谐的城市社区。  相似文献   

14.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它是公民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现阶段,农民工公民意识普遍薄弱,主要表现为公民身份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意识以及民主平等意识的缺乏。因此,政府应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加强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工作,加快和完善政治社团建设,提高农民工自身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其成为建设好公民社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浅谈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就业,形成了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群体。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不但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等“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市民化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以及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农民工市民化符合我国城镇化建设战略的要求,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要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城区扩张的关系,城镇化不是城镇区城的简单扩张;正确处理城镇规模和城镇数量的关系,主旋律应当是扩张现有城镇规模;城镇化与城镇个性的关系,要突出城镇个性、张扬个性;城镇建设中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关系,硬环境是载体,软环境是灵魂;城镇化与区城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城镇集群与区城发展的内生性机制。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可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然而目前我国农民工在政治、经济、社会、人身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还难以保障,必须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制定相关法律、加大宣传教育等路径,改善农民工合法权益缺损的现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成员急剧分化并实现了多元性的流动,形成了“农民工阶层”。在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发展农民工入党问题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农民工入党问题尚未得到高度重视,农民工入党受入党意愿和条件双重限制等。因此,应在发展农民工入党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坚持属地原则;架设党组织与农民工情感的桥梁和纽带;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健全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南昌出现农民工集中返乡情况。为了解返乡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和未来预期,通过对基层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农民工就业现状和心理预期,从而提出基层政府帮助农民工就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