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刚  刘敏  廖志钢 《证据科学》1999,6(4):177-178
法医学工作中经常需要将可疑物体的外形与损伤形态等进行比对(如指纹、咬痕、创口外形与致伤工具等).传统的对比方法主要是对物体进行照相、录像、静电吸附等方式记录后,用手工的方法以特定部位进行比对,这一过程繁琐复杂、耗时费力,受到检验者主观因素和检材记录方式的影响.为解决手工图形比对中存在的问题,法医学工作者利用计算机图形处理快速高效、结果直观形象、保存方便的特点,研究利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这一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近年来,国外法医学期刊杂志上不断有借助计算机技术成功进行图像比对的案例报道[1,2].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开展.为此,我们利用本教研室已有的计算机设备,对这一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为了使广大法医学工作者对这一技术有所了解,现将试验的基本过程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姜清伟 《刑事技术》2001,(Z1):21-22
指纹档案的管理以及指纹的比对,是一项极其繁琐、费时费力的工作,在手工查找比对条件下,要想在数万乃至数十万份指纹档案中找出犯罪嫌疑对象,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往往是费时间、不见成效,特别是对于局部的残缺现场指纹更是无能为力,而利用计算机来做这项工作却是轻车熟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指纹档案管理,指纹特征自动识别和指纹比对。它具有系统存储容量大、自动检索、比对、自动输出结果等功能,并可与其它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如与人口信息系统互联可为破案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真正实现指纹的系统化、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轿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仿真研究及骑车者致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Zou DH  Liu NG  Chen JG  Zhang JH  Jin XL  Zhang XY  Chen YJ 《法医学杂志》2007,23(4):250-253,257
目的研究计算机仿真技术重建自行车骑行状态下交通事故发生过程,并探讨此技术在分析真实事故中骑车者人体致伤方式、特点及损伤程度上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事故人、车痕迹鉴定和模型建立,构建相关碰撞环境并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及PC-Crash软件对事故进行再现研究。结果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的人、车模型在模拟碰撞过程中,骑车者发生的运动过程、损伤分布及损伤动力学响应结果与法医学尸表检验人体损伤部位、程度基本吻合。结论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重建自行车骑行状态下的事故碰撞过程、分析骑车者致伤方式及提供损伤部位动力学响应参数等,对于交通伤法医学鉴定及深化交通伤机制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数字化系统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在标准条件下获取腭皱的数字图像,对腭皱信息都进行采集、降噪、增强、分割、特征提取、边缘检测、信息匹配等处理,运用Matlab软件研制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系统,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数字化系统,从匹配结果来看,正确率达到100%。结论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数字化系统的建立,为同一认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套显微细胞捕获技术用于法医学生物检材DNA检验方法。方法使用VeritasTM LCM激光捕获仪,采用紫外加红外的捕获方式,对框架覆膜玻片上经苏木素染色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捕获,采用改良硅珠法提取细胞DNA,使用Identifiler TM试剂盒在5μL体系中进行PCR扩增。结果成功获得20个口腔上皮细胞的13个以上完整STR基因座分型谱带。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适合法医学生物检材制成的染色涂片上细胞的DNA检验。  相似文献   

6.
弹壳是涉枪类犯罪案件的重要物证,弹壳上接触DNA的成功分析有助于排查嫌疑人和重建枪击案犯罪现场。随着DNA提取方法的改进和扩增试剂盒灵敏度的提高,有望通过检验弹壳接触DNA获得更具价值的信息。实际案件中,弹壳接触DNA的检测常面临微量、降解、混合以及射击残留物干扰等问题,为DNA信息的检验与鉴定带来挑战。本文围绕弹壳接触DNA的影响因素,提取和扩增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弹壳接触DNA的法医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实际案件中弹壳接触DNA的法医学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室96年度1000余例法医学鉴定中,选出54例家庭暴力案件,通过分析可见,家暴受害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其普遍性、严重性、多样性及隐蔽性的特点很突出。同时也体现出法医鉴定工作为受害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作用,从而为有效的保障和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作出我们的努力。资料和方法从我室1996年1月一12月所完成的1000余例法医学鉴定中进行筛选,人选对象符合下述条件:1.年龄20一60岁,以10岁为一年龄段;2家庭暴力伤害案件中,损伤后存活;3·有详细的案情记录和法医完整的体检记录。二、方法1.制定统计表格,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情…  相似文献   

8.
损伤是法医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法医理病学工作的重点,做好损伤鉴定,关系到法医学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大体损伤等形态学改变在实际检案中占有重要位置。笔者结合实际法医学鉴定和教学工作的实践需要’‘”’、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了法医病理大体损伤的电子图谱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图谱可作为法医病理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选件,补充机械性损伤课堂教学的材料,并可通过法医学工作”者的自学进修,提高鉴定工作水平。材料与方法从多年法医学鉴定工作实践中积累的案例资料中,选取典型的材料,包括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法…  相似文献   

9.
文证审查是检察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涉及刑事或民事案件中,与医学和法医学有关的鉴定书、尸体或活体检验记录、临床病历、证明书以及各种检验报告和调查笔录等。法医文证审查是检察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文证审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要从不同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电化教学在法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以来,法医学系与电教中心合作,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过程,编制了10多部法医学电教教材,并成功地运用于教学之中,突破了多年沿袭下来的黑板、粉笔、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法医学教学手段现代化、多样化的新路子。一、强化改革意识,提高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工作方式。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活动方式,也包括学生学的活动方式,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优化教学过程已成为教…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门分支学科,法医学有自己的特定的研究对象(如尸体)和特定的研究内容(如死亡),但是没有自己特定的研究手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医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法医学的发展不仅一直与其相关学科(如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密切相关,而且与其相关技术,如微量成份检测技术、分子遗传技术、化学分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也密切相连。各学科之间的互相交叉、渗透、借鉴、合作以及学科本身的精细分工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一大重要特征。为此,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法医学研究的某些动向,结合文献复习作一简要的评述,企望能反映法医学领域内的研究与实际工作的动态变化并折射出某种程度上法医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法医考古学     
阿碧 《检察风云》2014,(23):43-45
什么是法医考古学法医考古学是考古学原理与方法技术在法医环境下的应用。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地面勘探、发掘记录、分析鉴定等;涉及考古学、法医学、生物人类学、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应用范畴主要是犯罪现场和死亡调查,包括古代遗迹、近现代人权灾难、战争遗迹和当今刑事案件,是近年来新兴的法医学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3.
Modified-Powerstates软件在法医生物统计中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采用DNA分型进行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必须选择适合相应民族与群体的基因座 (以下简称位点 )及建立相应民族与群体DNA分型的基础数据库。在评价这些基因座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时需要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杂合度 (H )、偶合机率(Pc)、多态性信息总量 (PIC)、非父排除率 (PE)等基础数据[1] 。目前在寻找有法医学应用价值的基因座或调查这些基因座在特定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频率时 ,通常用手工方法对这些基础数据进行计算。由于调查群体样本量大 ,需计算的指标数目多 ,用手工方法计算不仅效率低 ,而且容易出错。Modified Powerstates…  相似文献   

14.
赤足形状参量的提取是利用赤足迹进行个体识别技术研究的关键技术,传统的手工测量和手工描绘都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从足迹图中提取赤足形状的轮廓线,然后利用AutoCad软件测量特征点的参数,建立了利用计算机自动提取赤足形状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死亡时间推断在判断案件的性质、划定侦查范围及锁定嫌疑人等方面至关重要,一直是法医病理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早期死亡时间,即指死后24 h以内,由于距离案发时间更短,对其准确推断能促进案件的成功侦破,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近年来,国内外法医学者运用一系列新方法和新技术对早期死亡时间推断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体液生物化学、超生反应、代谢组学、影像学、遗传物质降解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颈椎外伤合并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法医学鉴定案件特点,探讨如何利用临床资料,法医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对损伤和病变参与程度进行认定等问题。方法收集17例颈椎外伤合并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对其年龄分布、损伤方式、损伤程度、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分析,综合评定伤病关系。结果 17例案件以中老年为主。所有案例均存在椎间盘突出,损伤以过伸性损伤为主。按照影像学表现,将损伤程度和脊椎退变程度进行分级,综合计算伤病参与程度。结论颈椎外伤合并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法医学鉴定案件应综合运用临床资料、法医学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司法(法医)鉴定体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鉴定学是一门涉及面十分广泛的自然科学,凡是依照法律程序,需要由专职司法鉴定机构作出科学鉴定的都属于司法鉴定范围。司法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机生命体和无机物体,如果涉及的有机生命体是人体,则属于法医学的研究范畴。法医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在医学、生物...  相似文献   

18.
线粒体DNA(mtDNA)异质性在法医学鉴定中具有双重价值,当比对的检材中只有一份存在mtD-NA异质性时,给法医学鉴定增加了不确定性,但当比对的检材在相同的位置均出现相同的异质性时,其异质性可作为特殊的遗传标记增加证据的强度。本文就在实际案件检验中遇到的在相同位置均存在长度异质型作一报道。1案件简介2005年12月2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某河床发现尸块,同时在现场提取到枕巾上附着的毛发,毛发已无毛囊,失去STR检验条件。因此对其进行mtDNA高变区Ⅰnt16030-16481和高变区Ⅱnt15-484扩增测序,并与尸块血痕进行比对。结果发现毛发及尸块血…  相似文献   

19.
陈忆九 《法医学杂志》2014,30(5):360-366
尸体解剖是法医学传统的、经典的技术手段,但由于需破坏尸体,尸体解剖有时会遭到抵制和排斥。虚拟解剖技术为法医学检验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检验途径,可客观准确地反映骨折、软组织损伤、创道、器官损伤等,为法医学鉴定实践提供直观有力的证据。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从虚拟解剖在法医损伤鉴定、机械性窒息、溺死、高低温死亡、疾病诊断及其在法医有限元损伤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阐述了这一新的法医学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1995年,英国十分成功地建立了国家罪犯DNA数据库,该库利用犯罪案件中检材样本的DNA-STR分型结果与从犯罪嫌疑人以及已被判决的罪犯处获得比对样本进行DNA比对识别,确定罪犯。多位点PCR分型技术系统的引进使用,允许同时分析十组独立的位点,该系统更有利于对样本迅速的分型,更有利于利用计算机建立了庞大的DNA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