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持有行为的界定入手,具体评价了关于持有行为法律性质的各种观点,且从持有行为与作为和不作为的联系这一全新的视角论证了持有行为独立于作为和不作为的特性。通过考察持有型犯罪的立法目的,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特定的作为义务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要素,不作为犯罪必须以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义务"为前提。在当今各国刑法理论中,对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来源都普遍强调只能限于法律义务,而不包括道德义务,在此对法律义务的内涵进行了层层递进的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3.
犯罪逃逸是犯罪人经过思考的理性选择行为,而不是“刺激一反应”的被动性行为。犯罪后的逃逸行为原本不是一个常态行为,因此,处于逃逸过程中的人往往具有特殊的心理体验和心理状态。杀伤犯罪逃犯对他人的信任感处于一种两难的复杂心理状态中。杀伤犯罪逃犯在逃逸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状态,主要表现在慌乱、压抑和恐惧三个方面。杀伤犯罪逃逸行为具有隐蔽性、易露性。  相似文献   

4.
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因吵架自杀,另一方见死不救的行为与"见义不勇为"一样,都会受到道德层面的谴责,但能否将其纳入到刑法的规制中则是理论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夫妻"这一特定法律关系的存在是否为刑法上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决定了能否以不作为犯罪对见死不救的一方进行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5.
行为在犯罪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行为则无犯罪.而行为又具体分为作为与不作为,相对于作为而言,不作为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在刑法理论上一直是学者们经久不衰的热论话题.本文从不作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不作为犯罪的条件及其因果关系等方面的探索,剖析不作为犯罪.  相似文献   

6.
不作为犯罪是我国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作为犯罪一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研究不作为犯罪,首先要明确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以及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除此之外,道德义务不应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  相似文献   

7.
梁秀娟 《传承》2010,(27):142-143
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引起环境犯罪是客观的必然,我国应将严格责任制度引入环境犯罪中。所谓严格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了特定行为,而不问主观罪过或者主观罪过形式不明确仍然构成犯罪的刑法制度。将严格责任制度引入环境犯罪是完善我国环境刑法立法及司法实践之必要,有利于弥补过错责任之不足,有效地防止和制裁环境犯罪,体现刑法的功利与公正。  相似文献   

8.
洗钱罪若干问题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悦 《公安学刊》2002,4(2):20-22
洗钱犯罪作为经济犯罪的衍生物 ,伴随着经济犯罪的浪潮 ,洗钱犯罪日益成为一种较为猖獗的国际犯罪。综观各国立法 ,对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界定不一 ,因此 ,有必要从洗钱罪与赃物罪的对比中重新界定洗钱罪的范围。关于洗钱罪的主体 ,应该是一般主体 ,它包括已经实施了“上游犯罪”行为又实施了洗钱行为的“上游犯罪”行为人。  相似文献   

9.
犯罪行为有作为与不作为之分.作为是指行为人积极地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却不履行的行为。不作为犯是指以不作为方式实现的犯罪,不作为犯又分为真正不作为犯和不真正不作为犯。真正不作为犯又称为纯正不作为犯.是指刑法规定了一定的作为义务.单纯违反此义务即构成犯罪的行为。它们是只能以不作为构成的犯罪.  相似文献   

10.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一种不作为犯罪(纯正不作为犯),行为人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是该罪成立的可罚性前提,拒不说明巨额财产的合法来源是其实行行为,该罪成立的实质性根据是行为人不履行在特定情况下刑法赋予的说明巨额财产合法来源的义务。  相似文献   

11.
在刑法学中,犯罪的定义有形式定义和实质定义之分。如何看待我国刑法第十三条给犯罪下的定义,刑法学界有不同意见。有的同志认为,这是一个实质性定义,它从阶级本质上回答了在我国什么行为是犯罪,指明了各种犯罪行为危害的内容。多数同志认为,这个定义是从犯罪的阶级实质和法律形式的统一上给我国的犯罪行为下的一个完整的定义。但具体分析,犯罪具有几个基本特征或哪些特征,却存在明显分歧,有“三特征说”,有“两特征说”。文章同意后一种观点,即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是我国犯罪的两个基本特征,并明确指出,“应受刑罚处罚性”不是我国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对于夫妻之间见死不救的案例,有人认为既然《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双方有相互扶助的义务,那么从当然解释的角度出发,夫妻之间肯定也应该有相互救助的义务,所以构成不作为犯罪;也有人提出,虽然刑法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规定不作为的要件之一就是“其他法律规定的义务”,但是这个“其他法律”是否可以直接适用到《刑法》中,存不存在不作为犯罪是一个需要商榷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当然解释,应是在结果未知的情况下作出的能体现其作用价值和意义的解释,而不是对公众舆论、道德、法律工具主义等因素的妥协。  相似文献   

13.
先行行为是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之一。在以先行行为为义务来源的不作为犯罪中,先行行为赋予行为人以保证人的地位,而正是此地位能够更好地解释以先行行为为义务来源的不作为犯罪何以构成犯罪。基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罪刑均衡原则,共同过失犯罪应当得到立法和理论的认可。而对共同过失犯罪亦应如共同故意犯罪那样予以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14.
张幼伟 《人民公安》2007,(15):52-53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正是介于民事违法与犯罪的一种中间状态。考察两起案件当事人李某、王某的主观心态,不过是贪图享受、好逸恶劳、占小便宜,王某的行为更是有点迫不得已的意味。由此可以认定:李某、王某的行为属民事违法,不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5.
从刑法规范立场以及立法原意的角度,持有是一种违反了刑法中的禁止性规范的行为,且属于作为,持有型犯罪中的持有是指行为人以事实的或法律的方式控制、支配法律规定的特定物品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各历史时期,在消除一些旧的犯罪诱因的过程中,不仅有诱发犯罪的新的消极因素产生,一度消失了的旧的诱发因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复萌。这不仅使特定时期的犯罪具有特定的质和量,而且因各种因素变化的缓慢性和顽固性,使得前一阶段的犯罪现象与后一阶段的犯罪现象交织起来,出现特定的复杂性。犯罪问题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不是孤立的,而是随着政治、经济的变革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17.
政府“不作为”,即指政府没有履行或全面履行其职责,给国家财产和群众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如今,政府“不作为”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地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破坏了党风廉政建设,危害了一方安定,损害了政府机关的形象。“不作为”者工作碌碌无为,虽不能与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相提并论,但政府“不作为”其危害之深、影响之大,却是不容忽视的。政府“不作为” 无形的“杀手人们可以用数据来说明腐败的程度,却无法用数据来说明“不作为”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应该说,政府“不作为”也属于腐败的范畴,也是一种违法甚至是犯罪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家庭暴力刑法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刑法角度审视家庭暴力 ,对预防和遏制家庭暴力意义重大。根据刑法规定 ,家庭暴力犯罪主要集中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 ,侵犯的客体是家庭关系和人身权利 ,行为对象是与施暴者有家庭关系的成员 ;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处理家庭暴力犯罪应注意区分非犯罪性家庭暴力与犯罪性家庭暴力、故意伤害罪和虐待罪的界限。鉴于夫妻关系的特殊性和刑法规定的抽象性 ,司法实践中处理婚内强奸案应慎重。  相似文献   

19.
不作为犯罪是一种不常见的犯罪表现形式,但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不容忽视。构成不作为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不履行而产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不作为犯罪也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以其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刑法思想。他认为,犯罪是“不法”中的一种,是有理性的人意志自由的产物,是出于正常人的意志而实施的行为;犯罪的构成以意志客观化行为为必要条件,其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刑罚是对犯罪这一不法强制行为的强制,是对侵害的侵害;刑罚适用应法定而不能主观随意,罚刑要相应;处罚犯罪者(包括极刑者)符合正义。黑格尔刑法理论渗透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西方刑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