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构建特色铁路安全文化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讲话精神,加强以诚信为核心的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铁路第五次大提速,促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特色铁路安全文化,既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注重创新发展,又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徐州铁路分局结合实际,在全体干部职工中灌输“1233”安全工作法,  相似文献   

2.
浅谈CIS系统的导入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不仅给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国的铁路企业带来发展机遇,而且也给中国的铁路企业带来严重的挑战.科学的导人以企业整体形象设计为主要内容的CIS系统,是铁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本良策.  相似文献   

3.
铁路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铁路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企业文化的强有力支撑,建立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铁路基层站段企业文化建设是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下面是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一、解读铁路企业文化的内涵铁路企业文化作为运输企业各种实践活动的投射、凝结和反映,其内容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体系,它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即由铁路运输企业生产的产品(旅客和货物的位移)和各种设备(线路、站场、机车车…  相似文献   

4.
铁路跨越式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部党组从加快解决我国铁路面临的主要矛盾出发,立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持,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提出了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这是铁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解决面临主要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实现铁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5.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加快铁路改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发展新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容,又涵盖经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一次把学习型社会纳入小康社会的目标。正处于结构转型时期的铁路企业,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铁路自身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必然选择。 一、创建学习型铁路企业的重要意义 所谓学习型企业,与以往的等级权力控制型组织截然不同,它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增  相似文献   

7.
安全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弘扬铁路的先进文化,对于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太原分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安全理念,创新安全管理,规范安全行为,优化安全环境,全面实施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了安全周期的不断延长,为新形势下认识安全工作、把握安全规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血液,是为企业提供生产资料的源头保证,资金管理水平决定着资金周转率,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质量。当前铁路实施跨越式发展,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一切都无从谈起。由于过去管理体制的粗放性,使铁路企业债权长期沉淀,数额逐渐累加,导致资金周转缓慢,已经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制约着铁路推进跨越式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一、铁路多经企业潜在的问题 铁路多经企业产生之初,以创办与铁路运输企业的相关产业即延伸服务为主,在经营打造好这个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其他相关产业和不相关产业。经过十多年的拼搏,铁路多经企业已经成为铁路经济发展的第二重要支柱。但从多经企业新的一轮发展或企业再造的角度看,若干有形或无形潜在问题却相当突出。 (一)有形潜在问题 从铁路多经企业的现状看,其产业可细分为:以完全依托运输主业的叫直接相关产业、以依托运输主业与面向市场相结合的叫间接相关产业,除此以外的则叫不相关产业。从产业的层面看,有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抓住历史机遇。加速企业发展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及社会对铁路运输要求的不断提高,给铁路尤其是处于基础地位的铁路工务部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铁道部明确提出铁道工务要养、修分开,并尽快实现养路机械化的目标。可以说,发展机械化养路是铁路适应国内运输市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6.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7.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是“波浪式”前进。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江泽民牢牢把握时代特征,提出“跨越式”发展。“波浪式”前进与“跨越式”发展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讨高校文化时尚的内涵,着力挖掘高校文化时尚的青年亚文化特征,正确引导从"文化时尚"到"时尚文化"的同构与传承,趋利避害地发挥高校时尚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和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