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案情回放 陈某刚刚参加工作缺乏社会经验,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半年后才发现合同中少了关于休假、休息以及社会保险的相关内容.陈某向劳动仲裁委提起申请,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劳动仲裁委裁决驳回陈某的申请请求.陈某不服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2.
沈翔 《工会博览》2004,(8):21-21
案例:陈某于2002年8月被某公司录用,并与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今年3月公司更名,原公司同时注销,法人资格终止。虽然原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仍然是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新公司成立后,却未与陈某变更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3.
正案情简介胡某筹备设立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在筹备期间招聘陈某作为预设立公司的人事经理,并指派她办理公司注册、人员招聘等事宜,并向胡某汇报工作。陈某入职后,胡某一直邮件催促陈某尽快拟定劳动合同模板以便在公司注册后尽早与员工们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陈某一直拖延未办,直至公司注册  相似文献   

4.
正案情简介胡某筹备设立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在筹备期间招聘陈某作为预设立公司的人事经理,并指派她办理公司注册、人员招聘等事宜,并向胡某汇报工作。陈某入职后,胡某一直邮件催促陈某尽快拟定劳动合同模板以便在公司注册后尽早与员工们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陈某一直拖延未办,直至公司注册  相似文献   

5.
案情回放 郑某于1999年12月入职A公司,双方于2005年4月18日签订了劳动合同,后A公司出资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B公司,此后A、B公司业务合并,但郑某的劳动关系和人事关系均转到B公司,由B公司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2008年11月5日郑某诉至顺义区劳动仲裁委,主张与B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现要求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B公司认为郑某在A公司工作期间的劳动关系和人事关系均转至B公司,并且两公司经营业务合并,共同管理,因此应当视为企业合并,劳动关系继续履行,故B公司不同意支付郑某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6.
<正>陈某通过网上求职,进入一家家电销售公司,从事客服岗位。双方签订2014年2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的劳动合同。2014年年底,因为需要外出旅游,陈某向公司提出将当年5天年休假一次性休完。公司收到陈某的请假申请后,告知其:"年底客服业务繁忙,若长期请假,无法安排人员顶班,希望能够将年休假拆分使用或者等年后一并使用。"由于早就预定好旅行的行程,陈某收到公司回复后不以为然,仍旧按原定计划外出旅游。当陈某  相似文献   

7.
案情回放 袁某自称其2011年2月15日到A公司工作至2011年5月31日,作为销售部主管负责公司销售管理培训工作,底薪4000元.公司老板拖欠5月工资4000元一直不给,工作期间袁某曾多次索要,但均被以各种理由推拖.另外,自进公司以来一直没签劳动合同,承诺的保险也一直没有缴纳.因此,袁某申请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工资4000元、2011年3月15日至2011年5月31日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共计10000元.  相似文献   

8.
案情回放贾先生于2008年2月到北京某科技公司工作,任技术支持,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任职后,公司提出贾先生应当着正装,于是公司为其购置了一套西服,并从当月的工资里扣除了400元费用。2008年6月,贾先生离职,但公司一直未将贾先生6月份的工资支付给他。  相似文献   

9.
正从2018年11月1日入职到2019年7月2日离职,某经贸公司一直未与刘健(化名)签订劳动合同,而且只承认与他存在两个月的劳动关系。无奈,刘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经贸公司支付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2019年5月1日至7月2日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及被拖欠的工资。经工会法律援助,刘健的维权请求获得支持,仲裁委裁决公司向其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及拖欠工资等共计3.2万元。  相似文献   

10.
正《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当劳动者林爽将原单位某融资租赁公司告上法庭索赔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时,公司却以该员工写申请放弃签订合同为由,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最终,经过工会法律援助,法院判决公司仍须支付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及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1.
案情回放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仲裁时选择要赔偿金,后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劳动争议案件,驳回了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请求. 小张毕业后进入一家从事软件开发的公司,双方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并约定试用期为六个月,试用期工资为1.5万元.他工作3个月后,公司领导和小张谈话,提出他开发的软件客户不满意,小张不符合公司的录用条件,公司决定与小张解除劳动合同.小张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没有依据,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2.
案情回放 赵某于2010年6月1日到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2011年6月1日,双方签订的合同到期,但公司并未提出与赵某续签合同,赵某继续在公司工作至2012年4月28日.离职后,赵某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原告支付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4月28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仲裁委支持了赵某的仲裁请求.公司不服该裁决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3.
裴海燕 《工会博览》2008,(12):34-34
案情回放 2003年8月,年近三十的徐女士持某大学信息和国际金融专业双学士学位在一家电子公司谋到了一份人事经理兼总裁助理的工作,每月工资为9000元。此后在该公司工作的四年内,徐女士的工资又逐步增加到1.3万元。2007年2月,该公司与徐女士提前解除劳动关系,双方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  相似文献   

14.
刘俊媛 《工会博览》2006,(20):11-11
案情回放高某从1987年3月1日开始一直在华宇集团工作,2003年2月28日集团公司召开职代会,审议通过了公司改制暨人员分流方案,决定实施个人与企业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方案,与部分职工解除劳动合同。2003年4月15日,公司与高某解除了劳动合同,4月15日前高雄一直上班且工资也发至4月15日。高某认为,截至2003年4月15日,其工龄应算17年,但单位给的经济补偿金是按16年计算的。集团领导解释说,补偿金一律截至2003年2月28  相似文献   

15.
智勇 《工会博览》2013,(15):20-20
案情回放 白某大学毕业后,经过应聘与甲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为2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其中约定了试用期为5个月,试用期工资为2500元,转正工资为3500元.白某在签订合同前提出试用期时间过长,公司摆出一副不签拉倒的态度,白某无奈之下只得签下.入职4个月后,白某听朋友说起《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是有规定的,自己的试用期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期限,便找到律师进行咨询.随后,她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16.
<正>案情简介李某于2014年9月1日进入某机械制造公司工作,岗位为操作工。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其中试用期三个月。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期间月工资标准为2500元,试用期满后月工资标准为3000元。顺利通过了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期间公司也按照2500元的标准支付了李某工资。某天,李某在报纸上看到一年期的劳动合同最多只能约定两个  相似文献   

17.
正"公司并非不与丁桐魁签订劳动合同,而是过了三个月试用期再签,这样对双方都方便:公司可以考察他是否合格,他也可以对公司有所了解,任何一方不满意都可以在试用期分手,互不耽误。"达维忻食品公司人事部陈主任在庭审时说的这番话没有被采信。近日仲裁委裁决:达维忻食品公司未与丁桐魁签订劳动合同,须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赔偿。  相似文献   

18.
正"公司并非不与丁桐魁签订劳动合同,而是过了三个月试用期再签,这样对双方都方便:公司可以考察他是否合格,他也可以对公司有所了解,任何一方不满意都可以在试用期分手,互不耽误。"达维忻食品公司人事部陈主任在庭审时说的这番话没有被采信。近日仲裁委裁决:达维忻食品公司未与丁桐魁签订劳动合同,须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赔偿。  相似文献   

19.
案情回放张某于2008年7月21日到一物业管理公司担任保安员,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期限自2008年7月21日至2011年7月20日止,其中约定试用期两个月,试用期满后工资1700元/月。  相似文献   

20.
案情回放2010年3月初,杨某在网上看到某货物运输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便应聘该公司货运司机兼装卸工一职,但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和任何书面协议,口头约定每月工资3200元。2010年8月8日杨某请假回家,但公司至10月底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