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窦娥的悲剧固然反映了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以及科技水平的不够发达,但是其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无罪推定原则的缺失,以及相应的权力约束机制的缺席。无罪推定原则的功能不仅表现在举证责任的分配方面,而且表现在以权利约束权力的制衡方面。因此,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仍然应当着眼于基本制度的建设,而与科技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所推行的行政改革导致这些国家的宪法在未经修改的情况下发生了巨大变迁。在民主制度方面,代议民主制转变为代议制民主、行政民主、社会民主并存的多重民主制。在人权制度方面,人权的核心内容由生存权演变为发展权,人权的义务主体从国家扩展到自治的社团。在权力制衡制度方面,国家层面的权力制衡转变为国家层面的权力制衡和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制衡相结合的双重权力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3.
按照西方学者的经典表述和分类,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项,主张三项权力相互约束、彼此制衡,保证政治权力在法律规章的限制下运行。审判权是国家权力的一种,自然也应受到严格的限制以避免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侵犯和威胁。如何加强审判权运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审判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法学家偏重于研究传  相似文献   

4.
美国宪法诉讼制度的权力制衡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诉讼作为违宪审查的一种主要形式,以权力分立制衡原则为政治理论基础,其直接功能就是实现政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美国的宪法诉讼制度实现了权力制衡的宪政理念,并通过法院尤其是联邦最高法院在宪法诉讼过程中采取司法能动主义或司法节制的立场实现了权力的动态制衡,使宪法诉讼成为权力制衡的一种有效和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威尼斯城市共和宪政是欧洲中世纪宪政的一种存在形态。它一方面延续了古典宪政的权力分享模式,另一方面又开始突破古代宪政以阶级分野为基础的"权力分享制衡"模式,具备了近代宪政以政府职能划分为根据的"权力分立制衡"模式的某些特征。威尼斯的国家机构虽然在人员构成上多有交叠,但在职能上各自独立,大致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系统,已初步具备现代宪政三权分立架构的雏形;不同权力机构的关系上不再以阶级之间的混合互补为诉求重点,而把权力的相互分立、彼此制衡奉为首要目标。威尼斯共和宪政在时段上介于古典宪政和现代宪政之间,在结构上开始以权力本身的性质及其承担的职能为依据,尽量强化权力机构的公共性和中立性,淡化其阶级性,并且更加注重分权制衡机制作用的发挥。这些变化体现了西方宪政由古代的"权力分享制衡"向现代的"权力分立制衡"过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启蒙思想家用思想的火花击撞出了美国当代政治理念的架构与框架,进而使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建构的基石。美国的建国者们对孟德斯鸠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进行了传承与发展,设计了严密的横向与纵向权力制衡制度。本文主要从美国权力制衡机制的内部主要组成部分展开,在分析权力的分化与制约的同时,以客观的角度分析利弊,浅析当代美国政治建构的基石,展现利于经济发展的政治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7.
权力制衡机制作为近现代宪法中的一个基本设计,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权力过于集中,被当权者所滥用。美国宪法作为世界上运行时间最长、运行效果较好的宪法,最早实践了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机制,美国的政党政治制度、任期制和选举制都是影响其权力制衡的重要因素,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完善检察机关内部制约机制的设想郝金涛内部制约在约束机制上与法律监督有相似之处,它是将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法律监督中的部分约束机制,灵活、具体地运用于检察机关内部的办案工作,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权力制衡精神,是对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发展和完善。然而,任...  相似文献   

9.
四、检察官的监督制衡1748年,法国大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在其经典名著《论法的精神》中写道:“自由政治……只在权力不被滥用的时候才存在。但是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停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我们可以有一种政制,不强迫任何人去做法律所不强制他做的事,也不禁止任何人去做法律所许可的事”。①此为防范滥权、保障自由所构想的政制,即为“权力分立”制。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引起欧陆风潮,烽火迅速蔓延至刑事…  相似文献   

10.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Charles louis Montesquieu1689—1755)是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是资产阶级“三权制衡”原则的创始人。所谓“三权制衡”原则就是关于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这三种权力分开和互相制约、平衡的原则。这一原则在我国通常称为“三权分立”,我以为“三权制衡”的提法更能反映孟德斯鸠的本义。孟德斯鸠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ilya存在)三权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立法权是制定、修改法律的权力;行政权是媾和、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的权力;司法权是惩罚犯罪或裁决私人讼争的权力。他认为只有把国家的这三种权力分开,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撤检派"基于检察制度与"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不兼容的理由而主张撤销中国检察机关的建制,而"挺检派"虽拒斥"三权分立"的理念,但同时又笃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权力制衡原则",并以此作为主张维护和完善中国检察机关的"理论根据"或"原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即通过对"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的前世今生以及是是非非的深入考察,以及对中国政权建构的原理和制度特色的精细解读,从中国政权建构的理念和政制上排除了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则认为应当另辟蹊径,为中国的检察制度建构更科学的"理论基础"或"原理"。  相似文献   

12.
权力制衡与民主法治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权力制衡与现代法治的内在关联,是法律史上的一个经典概念。法治意味着法律的统治、意味着良法的至高无上,作为一种良法被普遍遵守的状态,法治和法治秩序具有相通的内涵。权力制衡无论从过程还是从结果来说,最终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才能保证它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法治必须依赖权力制衡的政治结构基础,才能符合现代民主的要求,从而构建法律至上的良好状态。一、权力制衡是现代法治的基础权力制衡是法治秩序形成和存在的制度性架构,是法治形成和存在的直接条件。权力制衡与法治的内在关联可以诉诸法治的形成史。衍生于西方文化传统的法…  相似文献   

13.
论公司内部的权力分配与制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完善公司内部的权力分配与权力制衡机制,是公司立法与公司实践的重要问题之一。作者认为,分配公司的内部权力必须遵循资本平等、同股同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权力明晰、相互制衡的原则;在分配内部权力时,应依公司类型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权力分配方式;公司内部机构的权力应相互制衡,而不是相互掣肘,从而构成筑起高效决策的权力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公司内部制衡机制的立法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建立起公司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其前提和基础是权责明确。本文通过法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分析 ,对公司治理结构中权力制衡机制的立法原则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四个制衡的原则 :有效性、合理性、适度性和协调统一性。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公司治理权力的来源、分配和制衡。构建公司治理结构应当遵循权力多源原则、权力平衡原则和分权制衡原则。  相似文献   

16.
权力制衡原则作为调适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政治构架基础,是有效规范权力行为的根本措施,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构架下,权力制衡原则是以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的形式作为体现模式的,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政治体制构架下,权力制衡原则应当而且只能以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上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作为体现模式.因此,建构调适国家与社会关系政治构架基础需要进一步强化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分权制衡理论是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命题,也是"三权分立"的基础,本文对该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探讨。文中先是从洛克的社会契约等理论着手解释何为分权制衡理论,而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各种制衡权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论行政权力的要素及其制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权力制约问题国内外已有较长的研究历史和丰富的成果 ,创立了许多诸如权力分立与制衡等著名理论。但现有研究仍存在着偏重于在权力外部以及从宏观、抽象的角度讨论制约的问题。从克服上述不足出发 ,笔者提出从权力的内部结构来考察对权力自身各构成要素的具体制约 ,并以此作为权力制约的一种思路。权力及其有效地运行是各相关要素共同合力作用所形成的综合状态 ,它们可以分解为权源、主体、对象、运行及保障等诸要素 ,各要素均对权力的形成、运用起着牵制作用。因此 ,在其中一个要素上构成约束就能形成对权力的制约。同时 ,各个不同要素均有其特点 ,这就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各种不同具体制约方式。如果在权力各个要素上都构成制约 ,就建构出了能作用于权力内部的完整制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陈可风 《河北法学》2007,25(2):60-64
从现代宪政视角考察罗马共和时期的立法、司法和行政,认为罗马共和不仅存在三大机构(官僚体系、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权力制衡,同时在立法、司法和行政上也存在权力制衡.不过三者在不同时期权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权利控制与依法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着重研究加强行政权力控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行政权力的制衡的基本策略及有关原则,并将行政执法者权力意识的增强作为加强行政权力控制的内在动力来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