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疫苗制造:用细胞组织培养弱毒(即APK弱毒)60代制苗,病毒滴度10~(-6.5),含病毒50%,甘油40%,汉克氏液及1%硫柳汞10%,pH=7.6~7.8,疫苗经无菌检查合格(厌气肝汤、普通肉汤、琼脂斜面培养5天无细菌生长),疫苗注射成年小白鼠(皮下接种0.3毫升,腹腔接种0.3毫升各3只),成年家兔2只皮下接种3.0毫升,观察7天,均无死亡为合格。注射剂量为成年黄牛臀部肌肉注射2.0毫升,1~2岁犊牛臀部肌肉注射1.0毫升。  相似文献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株能在Marc-145细胞上正常增殖,经克隆纯化后测得其毒价为107.41TCID50/mL.克隆株对乳鼠、低日龄乳猪和妊娠母猪具有很高的安全性;3日龄乳猪用10-1、10-2稀释的病毒液接种后,能抵御105.8TCID50/mL的PRRS强毒攻击;后备母猪在接种克隆株病毒后于妊娠85 d用PRRS强毒攻击,结果不发生流产;妊娠母猪接种克隆株病毒原液后,足月产仔时其后代无死产、弱仔、干尸化现象.临床应用PRRS弱毒苗12万头份,证明克隆株弱毒苗在控制仔猪呼吸道症状和母猪繁殖障碍方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A型细胞组织培养弱毒疫苗及细胞组织兔体反应弱毒疫苗从1969年元月至1972年元月,先后在陕西省凤县、洛南、永寿,青海省西宁市(西宁奶牛场及某部队奶牛场),甘肃省成县,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等地做过不同目的试验。在各级革命委员会和革命领导小组的正  相似文献   

4.
以蚀斑克隆化和温度诱变育成的伪狂犬病毒(PRV)闽A弱毒冻干苗,免疫产前1个月孕母猪18头,观察其哺乳仔猪被动免疫效果:乳猪71头击毒后绝对保护率为84%;免疫母猪初乳和23天常乳的乳清中和抗体平均指数分别为Log_(10)=4.13±1.14和Log_(10)=1.43±0.88;初生仔猪吮吸初乳前的血清中无中和抗体,3日龄内哺乳猪和断乳猪血清中和抗体平均指数分别为Log_(10)=3.30±0.43和Log_(10)=1.17±0.49,证明PRV闽A弱毒疫苗对怀孕后期母猪和乳猪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对6个半月~7个月及8个半月的免疫持续期试验,我们采用仔猪肾上皮细胞毒120代(病毒滴度=10~(-7.5))又连续适应3~4日龄乳兔三代,乳兔在接种后36~40小时出现典型口蹄疫症状,规律死亡。取其乳兔肌肉组织毒,制10%含毒量的甘油苗(病毒滴度=10~(-7.0)),该疫苗(7102批)在甘肃省成县红川公社、南康公社进行区域实验(该地区从1962年至今未发生过口蹄疫,也未注射过口蹄疫疫苗)。注射黄牛670余头,注苗6个半月~7个月及8个半月分别运回试验牛只,进行强毒攻击。所用强毒为牛源强毒A型44代,病毒滴度=10~(-7.0)  相似文献   

6.
一、试验方法、步骤及结果: (一)免疫注射及安全性观察:选用3~12月犊牛分下列三组免疫注射,并同时置入5头犊牛同居感染,于注射第3、5、7、9、14天各检查一次。 1.0.5毫升/公斤血清与疫苗同时注射组:每头皮下注射A型6604批铝胶苗1毫升(毒价为LD_(50)=7.5),同时对侧皮下按0.5毫升/公斤体重注射A型6501批高免血清,共注射8头。  相似文献   

7.
鸡IB弱毒疫苗对鸡ND弱毒疫苗免疫干扰的试验观察郑厚旌邓纪英1)张健林陈桂霞(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据报道,应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与新城疫病毒(NDV)分别先后接种SPF鸡胚,两种病毒之间存在干扰现象,被干扰的NDV毒...  相似文献   

8.
一、长深系毒株的选择过程 (一)种毒来源:这个毒株是从湖南长沙起运的猪只,抵达广东深圳后从发病猪中采集的水泡皮,由广东省农业局诊断室定型为猪水泡病病毒,是长沙来的猪,深圳采的毒,因此我们简称之为“长深”系毒株。 (二)种毒适应的鼠龄:将水泡皮作1:10稀释,加抗菌素处理后,分别接种1~3天龄,5天龄和8天龄乳鼠各一窝(每只颈背皮下注射0.1毫升),1~3天龄及5天龄两窝乳鼠  相似文献   

9.
为对犬瘟热病毒(CDV)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研究,本试验使用2%的二乙烯亚胺(BEI)常温下灭活CDV-L弱毒株28 h,经检测,该条件下CDV病毒灭活完全。将灭活病毒分别与氢氧化铝佐剂和脂肪乳佐剂以9∶1混合制成佐剂灭活疫苗。将制备的上述佐剂灭活疫苗和CDV-L弱毒活疫苗分别接种SPF级试验大鼠,分别于接种前第1周、接种后第1周、第2周、第1月、第2月、第6月、第9月这几个时间点采集大鼠血清,通过间接ELISA和血清中和法测定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制备的佐剂灭活疫苗间接ELISA抗体效价最高达1.026 6和1.056 2,血清中和效价最高达4 197和3 762,免疫时效长约9个月,弱毒活疫苗间接ELISA抗体效价最高为0.176 3,血清中和效价最高为1 877,免疫时效约为6个月。BEI灭活疫苗的抗体效价及免疫时效均高于弱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新生仔猪在吮吸母猪初乳之前、后,给予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待60日龄后测定其抗猪瘟中和抗体效价,以观察母源抗体对仔猪免疫的干扰。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猪:选自本省渭源县莲峰乡农户饲养的健康杂种母猪7头于分娩前一个月免疫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每猪1头份量)。然后,将其所产仔猪共65头供试验用。随机分为7个组, (1)哺乳前免疫组(简称A组):给刚出生的仔猪颈部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产  相似文献   

11.
猪瘟兔化弱毒毒种(下称猪瘟毒种)的保存,按农牧渔业部1979年11月修订《猪瘟兔化弱毒湿苗的制造、检验及应用方法》规定(下称规程),试验室保存新鲜脾、淋组织,在0~4℃保存不得超14天,猪瘟毒种14天继代一次,并应经常冷藏保存数代新鲜含毒脾、淋组织,如经过保存的毒种接种家兔后产生的热反应不明显时,应连续通过兔体继代,至有定型热产生为止。这样浪费家兔多,生产成本高,操作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从1981年开始,用液氮超低温(—195.8℃)冷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12头130日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PRV_(FB))接种杂交猪在2个月内细胞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其结果:PRV_(FB)致敏的猪外周血淋巴细胞(L.C.)对PHA的应答出现两个峰,分别出现在免疫后的7和21天;而L.C对同源抗原(PRV_(FB))的应答缓慢上升,在第21天形成唯一的峰值,直到90天,其应答能力还显著高于免疫前的水平(P<0.05)。其血清中和抗体指数在免疫后4天就达到1.9(Lg),同样在21天形成峰值,而到60天,其中和指数也显著高于免疫前水平(P<0.01)。显而易见,PRV_(FB)既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又能产生细胞免疫,并且能够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证明PRV_(FB)是一种较好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3.
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生产中,通过改用尿囊腔接种种毒,减少鸡胚绒毛尿囊膜(CAM) 的含量,加入适量尿囊液,制备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混合型弱毒疫苗。这一改进简化了生产工艺,可使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用此法生产3 批共1350 万羽份疫苗,经在山东、河南、辽宁、黑龙江等省应用,其免疫效果与单纯性CAM 弱毒疫苗一样。  相似文献   

14.
用从广州地区流行性腹泻病猪分离并适应到Vero等传代细胞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G1强毒株,通过Vero、pK15、ST细胞株的连续传代,证明第72代毒已被致弱。用83代毒(P83)对吃初乳前的小猪以8~10ml剂量口服连续传5代,每代都从接种猪小肠取样接种细胞进行培养鉴定,并于增殖后作为次代接种材料,结果5代毒均未引起小猪发病,证实该代次毒株的安全、稳定,达到了常规弱毒疫苗株要求的标准。用P83制成弱毒疫苗,对22头8~10日龄小猪进行免疾效力试验,14头口服免疫,8头颈肌注射免疫,剂量均为2ml/头。免疫后21d以最小发病量(即原毒液的1:12稀释液)及原毒液的2倍、4倍和8倍的稀释液经口进行强毒攻击,对照组12头也以相对剂量同时攻击。结果免疫组仅口服免疫、经大于最小强毒攻击量6倍剂量攻击组中1头(1/2)有一过性轻微腹泻,发病不到24h即恢复。对照组的12头中有10头典型发病,严重腹泻,并有寒颤等症状,病程长达3~6d,7d后腹泻症状消失,但体况明显削瘦。试验证明P83制备的弱毒疫苗的总免疫效力达94.6%,表明P83已具备弱毒疫苗株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应用2种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抗猪瘟兔化弱毒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细胞培养中猪瘟兔化弱毒的ELISA抑制试验。对20份不同批次的猪瘟兔化弱毒牛睾丸细胞培养物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法可较准确地反映病毒在细胞培养中的产量;将病毒培养物置4℃、25℃和37℃3天、超声裂解、冻融3次和6次等不同方法处理对试验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通过与兔体接种试验比较,探讨分析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生产工艺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81年,我们在乌兰县从剖检3~7日龄下痢羔羊采集肠道及其内容物,进行细胞培养分离,获得了引起初生羔羊腹泻的轮状病毒,后经犊牛肾初代细胞培养高代次低温致弱,获得了轮状病毒弱毒株,用于制备弱毒疫苗。1988~1989年,用该疫苗在乌兰县赛什克乡进行田间效力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以10代犬瘟热病毒(CDV-XN112)弱毒株第5代细胞种毒接种30日龄健康犬,对其遗传稳定性、安全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CDV-XN112毒株连传3代,接种犬临床无任何异常,精神、食欲、体温均正常;解剖后检查,肺门淋巴结、肝、肾、心、脾、肠也无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样电镜观察到较多典型CDV病毒粒子,TCID50达10-4.5,用此病毒接种MA-104Vero细胞单层,产生典型细胞病变(CPE).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Lukert弱毒株(国外引进),经鸡成纤维细胞培养并制成疫苗。培养物效价约为10~(-7)。从第7代培养物中检出约为60nm呈圆形或六角形的病毒颗粒。注射1个刘量疫苗于1日龄鸡皮下,3~5周龄时攻毒,其保护率为100%;7周龄攻毒,其保护率为80%;3周龄再饮水免疫,10周龄攻毒,其保护率为100%;4周龄1次饮水免疫,隔3~4周攻毒,其保护率为90%以上。用苗以后14天起血清中多数可测出抗体。用1.0个或20个免疫剂量分别免疫1日龄和24日龄鸡,不出现症状和病变。疫苗毒经鸡体快速传5代不返强。本疫苗免疫1日龄至1月龄鸡时,用鸡新城疫苗免疫不产生免疫抑制,而且使用方便,1日龄鸡可混合于马立克氏病疫苗同时注射。本疫苗已应用于10多万羽鸡,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JXA1-R)对仔猪超前免疫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给3头巴马香猪超前免疫弱毒疫苗JXA1-R 1头份/头,以3头同窝仔猪为对照组,接种等量疫苗稀释液,观察疫苗免疫后的临床表现,测定疫苗免疫后的抗体动态变化及排毒情况;免疫后第35天,采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JXA1)攻毒,测定攻毒后的抗体变化、排毒情况及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巴马香猪超前免疫后第14天发生抗体阳转,鼻拭子样品、肛门拭子样品和血清样品中均检测到病毒核酸,同居的阴性对照组中有1头仔猪发生抗体阳转,提示该疫苗存在排毒现象。攻毒前免疫组和对照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和1/3;攻毒后免疫组和对照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3/3和1/3,表明该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但初生巴马香猪超前免疫后表现生长缓慢,被毛粗乱,提示该疫苗对仔猪具有一定的毒力,不适合用作超前免疫。  相似文献   

20.
自1974年,用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强毒菌株人工感染传二花脸168号猪发病,从该病猪肺中分离到猪肺炎霉形体168号菌株。与国际参考菌株J株高兔兔血清作微粒凝集试验、生长抑制试验和代谢抑制试验都证实为猪肺炎霉形体。经14年连续继代300多代次,作数十次回归健康猪测试毒力。约在300代后对健猪的毒力已明显下降。试作免疫注射测其安全性和免疫力。结果:304代对杂交2代猪巳趋安全,340代对杂交1代猪也趋安全。经强毒攻击免疫平均保护率(攻毒后透视无阴影,无症状)为84.04%,60天康复率为95.35%。但对纯繁二花脸猪尚不安全。曾以健康杂交猪与340代免疫猪混圈饲养60天,经X线透视未见肺脏病变。间接血球凝集反应检查血清为阴性。屠宰后采集肺脏接种培养无猪肺炎霉形体出现。免疫接种弱毒菌苗猪的生长、增重与健猪比较,无明显差异。免疫期已测到6个月。现已在野外病猪场作少量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