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宋鹏 《中国检察官》2012,(11):61-63
案件承办人汇报案件时,能否做到问题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直接关系到检察委员会委员根据汇报的事实和有关法律阐明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同时也关系到维护检察委员会制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是在检察长主持下的议事决策机构,是检察权力行使的最高核心内部机构、担负着对重大案件和改革措施的讨论、决策职责。检委会可以决定刑事抗诉、不起诉案件、刑事复查、刑事补偿案件及侦查机关提请复议、复检的案件。  相似文献   

3.
①加强行政领导监督。主诉检察官在检察长和部门领导领导下开展工作,对于决定不起诉案件、建议撤销案件、决定撤诉案件、提出抗诉或提请抗诉案件和人大交办案件,必须经部门领导批准,再报请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对于主诉检察官已经作出决定的案件,与公安机关或自侦部门在案件定性上有争议或分歧大的案件,办案组内部意见不一致或争议较大的案件,复杂疑难的重大案件,主管检察长和部门领导有  相似文献   

4.
项谷  张菁 《人民检察》2012,(6):49-53
针对当前检察委员会工作中存在讨论程序性案件多,讨论重大案件少,议案重心偏移的普遍性问题,需要从诉讼类型、案件严重程度、疑难复杂程度、社会影响和社会关注程度方面重新审视检察委员会的议案功能,合理界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进一步突出议案重点,加强配套保障措施建设,以充分发挥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案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1995年11月20日,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认真讨论了由湖州市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一起林业行政案件,一致认为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的二审判决确有错误,决定依法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以通过再审纠正错误判决。据悉,该案是全国首例林业行政抗诉案件。在林业资源相对匮乏而破坏较为严重的我国,透过案件几经变迁的曲折过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想和久远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论检察委员会的职权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委会的职权范围问题,直接关系到检委会发挥作用的空间以及检委会与检察长之间的分权制衡。对检委会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范围的界定,关系到在检察权配置中检察委员会的职权范围。鉴于目前检察委员会管辖的案件和事项范围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应对由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的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另一方面,应对检察长可以提交检委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和事项的范围进行明确界定,以赋予检察长必要的选择权。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的案件汇报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凭借案件承办人对案情的掌握程度,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将案件有关的事实和证据介绍给检察委员会及有关领导的过程。汇报的过程就是听者在汇报者的介绍下介入案件本身并对案情及其处理作出判断的认知过程。所以,案件汇报直接反映了汇报人的综合能力,是对案件承办人能力的考验。其中包括汇报人对各种证据的认识程度;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案件中行为人行为社会危害性的认识程度;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诸方面。汇报的成效除与自身的素质直接关联外,还与汇报前的准备工作息息相关。下…  相似文献   

8.
第一,根据检察院的内部机构设置,增设自侦案件的立案监督的部门建制。即通过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和上级人民检察院三条途径,对自侦案件立案监督进行审查。通过审查,应该立案的,可以由上级责令下级检察院立案,也可以由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决定具体办案部门予以立案。 第二,对群众的控告、举报及犯罪人的自首,可以参照对公安机关的刑事立案监督规定,由控申科审查后,移交刑事部门审核,由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审查研究决定是否立案。  相似文献   

9.
大力加强和改进检委会工作,提高检委会议事决策水平,加强检委会工作规范化建设,树立检委会决策的权威,使检委会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检察委员会的高效、决策的作用,是我们加强和改进检委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基层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渠道。笔者根据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认真谋划,规范运作,做好会前准备工作为提高检委会议事的阳光透明度和议事的民主科学性,应建立完善的检委会议事程序。1.建立议事登记制度。2.规范提请检委会研究案件的材料格式。3.审查案件和事项是否属于提请检…  相似文献   

10.
王匡 《中国检察官》2013,(14):38-40
汇报案件,就是汇报人借助口语表达,把零散、复杂的证据材料叙说成一幅幅连贯、清晰的立体画面,以叙述的方式让案发经过在听者眼前呈现,并将需要研究的问题在汇报中一一指明,尽可能让听者既能明了案情、又能明确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研究案件,作出决定。下文就审查批捕的案件如何汇报,应注意哪些问题进行分解。  相似文献   

11.
检委会讨论案件工作应改进鲁海宝,肖骅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虽赋予了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案件的权力,但至今仍缺少一个统一而有操作性的工作细则,使得各地检察院在具体做法上不尽一致。当前,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工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1、讨论程序不严格没有讨论...  相似文献   

12.
鲁生 《法庭内外》2010,(6):40-40
4月26日,国家赔偿法的决定草案第四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规定,对于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采取刑事拘留措施,或者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的时间超过规定期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的,应予以国家赔偿。这意味着,公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采取拘留措施后放人的情形,将不会给予国家赔偿。上述内容可以概括为"违法错拘赔偿"和"依法错拘不赔"。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在实践中,检察长对审查逮捕意见的决定权,有不同意见,笔者认为:检察长不能直接否定案件承办人的意见作出决定。检察长行使决定权只具有程序和形式上的意义,检察长的决定应当以案件承办人的审查意见为基础,检察长否定案件承办人的意见直接作出决定是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的。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检察委员会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促进各项检察业务开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运作中仍存在一些弊端。应从规范《提请讨论案件报告》、检委会列席人员范围、委员表决机制、检委会会议存废及检委会决定的执行反馈和跟踪管理等方面完善其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检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检委会)是检察机关的主要业务和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机构.检委会工作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提请审议的案件、事项的质量.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检委会工作日益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拟分析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基层检委会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检察委员会是人民检察院讨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的决策机构。乌鲁木齐市水区检察院自重建以来,院检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决策,在保证正确执法,提高案件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检察  相似文献   

17.
司法实践中,一些检察委员会决定书的基本格式是,“检委会听取了承办人的汇报后认为”,“证据确实、充分,符合起诉条件,作出起诉决定”。“犯罪嫌疑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相似文献   

18.
案件质量是司法的生命,其维系着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案件质量的高低事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案件当事人的利益。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监督公安机关和法院办案质量的重任,自身承办的案件要经得起考验则不言而喻。检察委员会作为人民检察院内设决策机构,在对案件进行研究并作出决定时,实际上是对犯罪嫌疑人行使检察权。4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检察委员会是各级人民检察院实行集体领导的组织形式。按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检察委员会的主要职权中包括“讨论重特大案件和疑难案件,并作出处理意见”,所以,检察委员会委员在讨论案件时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因此对检察委员会委员实行回避制度,是公正司法的必然要求。为便于在司法实践中具体操作,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检察委员会委员回避的具体程序应包括:1.应该规定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检察委员会委员名单的宣布程序。这就要求检察委员会在讨论案件之前,应由提交案件讨论的…  相似文献   

20.
2013年9月23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虽然比原来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有效大的改进,但仍存在一些困扰办案的问题。本文就办案时限与"调卷难"的矛盾、启动听证会程序和保障措施不明确、提请抗诉通知当事人易引发矛盾缠诉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