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执法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手段,也是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可诉具体行政行为之一。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规定,一方面使行政执法者拥有了排除妨碍的必要手段,为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由于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规定留有弹性空间,行政法理论对实践中使用的各种强制方法缺乏理性的总结和归纳,也使名称不一、形态各异的行政强制措施在运用中产生认识分歧。因此,有必要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范围和形态进行划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实质法律推理是在推理大前提缺失的情形下所进行的一种法律推理,其首要任务就是寻找、确立这一缺失的大前提,而这必然离不开对案件涉及的各种利益进行分析考量、对各种价值进行取舍判断。因此,利益衡量是实质法律推理的灵魂。利益衡量只在民事、经济、行政等疑难案件中才可能存在,在刑事案件中不应有利益衡量存在的空间。司法者在进行利益衡量时,必须考虑立法的目的、原则和精神、公共政策、社会习惯、主流道德等非正式法律渊源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前公安行政执法中存在多方面问题,集中体现在公安行政执法人员有法不依;对公安行政执法程序认识不够,一些行为缺乏程序的约束,一些行为违反法律明确规定的程序,执法人员缺乏程序观念。就具体的公安行政执法内容来说,劳动教养已与现行法律相抵触,其他某些涉及人身的强制措施存在合理性也值得怀疑。要解决上述问题,除对公安行政执法诸环节予以完善外,加强对公安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亦至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异地用警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其涉及的主要领域有:刑事执法领域——打黑除恶行动中的异地用警,行政执法领域——打击制贩假火车票违法行为和交警纠违专项行动中的异地用警,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异地用警。异地用警的法律性质——实质是行使管辖权。侦办刑事案件的异地用警行为缺乏法律规定这一前提条件——合法性值得商榷;行政执法中的异地用警行为因有法律授权——合法性毋庸置疑;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异地用警是基于法律的规定和授权。异地用警是行政协助。借鉴外国警察法中关于异地用警的经验,应尽快通过《行政程序法》,完善现行法律体系;以组织性行政规则形式,建立科学、完善的异地用警制度。  相似文献   

5.
滕英明 《重庆行政》2013,14(4):46-48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代表国家执行法律、法规的行政行为,是使法律、法规、规章得以正确实施的保障,是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依法治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为掌握我市行政执法基本状况,探讨如何提高重庆市各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我就全市行政执法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一些调研分析,在对当前行政执法工作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机关在法律明示授权或者消极默许的范围内,基于行政目的,自由斟酌,自主选择而作出一定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它是行政权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最广泛,最经常运用的一种权力,为了更有效地实行行政管理,行政自由裁量权必须存在。?..  相似文献   

7.
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时,依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规章直接应用于个人或组织,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得以实现的活动。在加快依法治国进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行政执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令人关注与警惕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当前执法现状1.机构过多过滥。一个县往往有40多个行政执法机构,涉及执法类别几十种,几乎每个行政主管部门都成立了一支执法队伍,有的甚至成立了5~6支执法队伍。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设房产、城管等6个执法机构,并相应地组建…  相似文献   

8.
先行登记保存和行政强制措施是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经常采取的措施,具有较高频率的适用性。由于两者都具有法律界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一旦使用不当,加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本身具有的社会复杂性,很容易造成行政相对人阻碍城管执法工作甚至是出现暴力抗法事件。尽管法律条文对先行登记保存和行政强制措施做了阐述和说明,但是在城市管理实际的执法操作中,对于是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还是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会产生适用分歧。因此要正确行使职责,正确区分先行登记保存和行政强制措施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一、执法效能和执法能力的关系城市管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范围内的一切事务以及人的行为都需要通过管理来维系,而城市管理的手段之一是行政执法。行政执法是执行和实施行政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0.
行政执法是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客观要求,而教育行政主体的行政方式由“管理”到“执法”的转变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高等教育行政法治逐步确立的过程。如何运用教育行政执法手段并保证执法过程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就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必须走出行政执法的误区在实践中完善教育法律规范体系,转变教育行政职能,健全执法监督体制,增强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法意识,最终实现教育行政法治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论行政变革与行政法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作为有关公共行政的法,应能反应公共行政变迁的内容,对公共行政变革及时作出回应。回顾行政法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实,对行政法的认知实际上都深深扎根于各个阶段的公共行政之中,从干预行政向给付行政的变革扩大了行政法研究的导向和范畴,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再次向行政法提出了更新的挑战。行政法对行政变革进行修正和引导,发现与矫正行政变革中的公法问题,促使行政变革在公益与私益之间寻找平衡。  相似文献   

12.
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争论,一直是行政法学者争执比较激烈的问题。我国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认识一直深受前苏联“行政管理原则论”的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接受欧美国家“控权论”理论,进而开始从制度层面构筑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基本原则应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为侧重点,包括行政法治原则、行政公开原则和行政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13.
行政给付指行政主体在公民失业、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或其它特殊情况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政策的规定,赋予其一定的物质权益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我国行政给付制度的确立应遵循法治原则、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合理性原则和信赖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建构论视角,行政学理论是在社会过程中被建构而成的。行政学理论是回应特定情势下的行政问题的知识生产;多元行政文化间的行政学理论具有差异性甚至不可通约性;行政学理论反映行政场域中的特定利益诉求和力量对比关系;行政学理论生产会受到时代文化精神的影响;人文主义行政学相对科学主义行政学的颓势,原因在于行政科学易于以主客二分的方式予以实证,而行政伦理需要人们基于亲身实践予以亲证,由此实际表明行政世界中的人们道德实践勇气的匮乏。  相似文献   

15.
侯江红 《思想战线》2002,28(2):17-20
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分化。公共事业管理作为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改革诞生的一个新生事物 ,它是社会公共组织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 ,依法对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公共秩序的维护等所进行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和控制监督过程。它在管理目的、管理职能、运作方式、管理的主客体、人员要求等方面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有着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张西道 《桂海论丛》2013,(1):111-114
平等理念融入行政法是现代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内涵着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在人格、地位以及权利等方面的平等。行政决策必须在平等理念的指引下,把利益平等视为决策之核心,同时赋予民众对等的决策权利,通过多元利益主体的平等博弈,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从而最终实现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以及人民福祉的增进。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在执法管理体制、执法思路、执法方法、执法手段、执法监察事后处理、监察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从加快煤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煤矿监察体制、健全安全监察行政执法机制等方面加强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  相似文献   

18.
依法行政的本质属性是对行政权的规制,从行政裁量权的角度看,这种规制体现在对裁量的主体、权力取得、适用、动机、程序、手段、效果和责任的制约。由于行政裁量权的"自由"性、行权"人"的缺陷以及权力所有者与使用者分离的缺陷,扩张成为行政裁量权的内在要求,表现为越权作为、权限内乱作为、规避和懈怠四种形式。行政裁量与依法行政的博弈经历了从排斥到接纳再到统一的历程,实现统一的关键在于构建起立法、行政、司法、媒体和公众"五位一体",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外部他律和内部自律相结合的行政裁量权综合管控模式,并处理好"羁束与裁量""规则与原则"和"自律与他律"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借鉴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研究成果,对行政法律制度进行经济学解剖,不仅使行政法学的知识体系更科学、更务实,也为行政法学知识的更新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此外,经济分析强调行政法制度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确立以行政资源与私人资源的最小消耗取得社会交易费用的最大节省为行政法的目标,必将推动行政更有效地为公众服务,而这也符合行政法的终极价值取向和行政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行政复议审理机构、审理人员、审理程序等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行政复议价值的实现。因此从公正角度看应设立统一独立的行政复议机构,确保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多样性和中立性,确立公开透明的行政复议审理程序;从效率角度出发应建立复议简易程序,明确行政复议调解和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