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酸脱氢酶(LDH)广泛分布于细胞和体液中,它是一种细胞酶(Okuda,1977),当含有高LDH活性组织细胞损伤时, LDH缓慢地移向循环中(Freeland,1970),引起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活性明显增高,能用于诊断(Aoki,1976;Tomoda,1979)。本试验目的在于建立本地区正常乳牛、猪和兔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活性值,并用简单  相似文献   

2.
乳酸脱氢酶( LDH)是一种参与糖代谢过程的重要酶,广布于机体的各组织和器官中。虽然LDH的总活性对诊断疾病的特异性不大;而其同功酶却有较强的组织特异性,故对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人们不但在临床上日益广泛应用LDH同功酶分析,作为某些疾病(如心肌梗死等)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在生物学上还用作肿瘤研究、生物分类、遗传学研究的新手段。因此,测定猪的LDH同功酶,摸清其酶谱,无论对兽医临床或对兽医科学研  相似文献   

3.
乳酸脱氢酶(LDH)已用于兽医临床和科学研究。为适应犬肝脏和肿瘤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犬作为实验动物的需要,笔者测定了健康犬血清LDH活性值及其同功酶酶谱。 (一)材料与方法 1.动物:从石河子147团职工所养的犬中,随机抽取不同年龄的临床健康犬,共18只。 2.方法: (1)血清制备:颈静脉采血,凝固后立即分离血清,4℃冰箱保存,4天内测完。 (2)LDH活性:每100ml血清中的LDH在37℃与乳酸作用1.5分钟,能生成1微摩尔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小花棘豆对家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揭示小花棘豆对家兔的毒性作用机理,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3个试验组分别按照每天每千克体重5、10、20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定期采血,检测家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经过70d的试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家兔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升高,α-甘露糖苷酶(AM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E)、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上升,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下降。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小花棘豆对家兔的心、肝、肾等器官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乳酸脱氢酶(LDH)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本研究选择健康奶山羊42只及六种疾病(肠毒血症14例、瘤胃酸中毒病9例、假结核病21例、肺炎6 例、妊娠毒血症4例、胃肠卡他18例),测定了血清中LDH活性正常值以及疾病不同时期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除胃肠卡他病之外,其他几种疾病LDH活性有不同程度升高,以肠毒血症、假结核病最为明显。LDH同工酶谱在具有肝损害疾病时,各区带%比有显著变化,尤其在揭发内脏型假结核病时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前,血清酶的测定已广泛用于兽医临床疾病的诊断,特别是肝脏、胰腺、心肌、骨、肌肉等疾病的诊断。我们在黄牛实验性肠梗阻对血清中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乳酸脱氢酶(LDH)、谷-草和谷-丙转氨酶(SGOT和SGPT)、碱性磷酸酶(AKP)、淀粉酶及过氧化氢酶等作了动态观察,对牛肠梗阻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一)材科和方法 1.实验动物:与黄牛实验性十二指肠阻塞的糖代谢紊乱的研究及黄牛实验性小肠钳闭和扭转糖代射紊乱的研究同时进行。 2.测试项目与方法:G-6-P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法;LDH:比色测定法;AKP:改良金氏法;SGOT和SGPT:改良穆氏法;淀粉酶:苏木杰氏法;过氧化氢酶:高  相似文献   

7.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糖酵解途径中的一种重要的酶,主要分布于肾脏、心肌和骨骼肌中,其同工酶谱的改变能反映病变部位和损伤的程度。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Phosphokinase,CPK)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中,正常时血清中含量很少,当心肌、骨骼肌损伤时酶的活性急剧上升,因而诊断上具有专一性。在医学界认为血清LDH明星升高是诊断心肌梗塞的重要依据(Hamolsky,1961),此后发现患该病时,LDH-1显著增加(Berger-man,1966);还有人认为血清CPK活性的变化幅度和持续时间与心肌组织的坏死程度呈正比(D-uma,1965)。在兽医界,对这些酶的正常参考值报道较多,但对黄牛和奶牛患创伤性网胃炎与创伤性心包炎时酶的变化情况研究较少。由于这类  相似文献   

8.
牛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调查我国牛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应用新孢子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IAT)分别检测了来自国内10个省(市、自治区)的262份乳牛、10份肉牛和40份水牛血清。结果显示,乳牛新孢子虫的抗体阳性率为17.2%,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为2.3%,没有检测到既有新孢子虫抗体又有弓形虫抗体的乳牛血清。各牛场所检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在0~34.4%之间。在水牛和肉牛血清中未检测到新孢子虫抗体和弓形虫抗体。流产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20.2%,未流产乳牛为16.1%,其中血清抗体阳性乳牛主要在妊娠中晚期流产。各个年龄段乳牛血清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妊娠胎次的乳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确认新孢子虫病在国内大部分牛场存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上海地区乳牛球虫感染的季节变化情况,对上海地区3个牧场乳牛抽样直肠采集粪便,检查了718头乳牛粪样。结果,查出球虫阳性牛269头,平均感染率为37.46%,其中1月龄以内牛的感染率为33.89%,1~12月龄牛的感染率为42.33%,12月龄以上牛的感染率为25.95%。平均感染率最高的4月份为44.44%,最低的8月份为28.57%。3个牧场球虫阳性牛的感染强度(OPG值)为0~169 000个,平均OPG值为9 477个,其中1月龄以内牛的OPG值为8 270个,1~12月龄牛的OPG值为4 318个,12月龄以上牛的OPG值为145个。调查发现了6种球虫,分别是牛艾美球虫(Eimeria bovis)、椭圆艾美球虫(E.ellipsoidalis)、邱氏艾美球虫(E.zurnii)、怀俄明艾美球虫(E.wyomingensis)、柱状艾美球虫(E.cylindri-ca)、亚球形艾美球虫(E.subspherica)。结果表明,2005年上海地区乳牛球虫感染率无明显季节差异,12月龄内乳牛的球虫感染率与感染强度均明显高于12月龄以上乳牛,乳牛球虫的优势虫种为牛艾美球虫、椭圆艾美球虫、邱氏艾美球虫。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用于牛白血病诊断的方法很多,但尤以血清学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是诊断BLV感染最实用、经济、快捷和高度敏感的方法,如免疫扩散试验(I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试验(RIA)等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但研究结果表明,并非所有BLV感染的抗体阳性牛均发展成为肿瘤,其发病率低于感染牛中的5%(Burng等1980),因此在BLV感染率低的地区,可以将抗体阳性牛屠杀,以达到净化牛群的目的,而在BLV感染率高的地区这样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国外已使用单克隆抗体技术诊断地方性牛白血病。  相似文献   

11.
用甘肃棘豆草粉饲喂经苦马豆素(SW)-BSA免疫接种的山羊,检测分析了山羊血清中与中毒相关的酶的活性,以探讨SW-BSA免疫接种对动物机体组织器官的保护作用。将24只山羊随机分为免疫对照组、免疫攻毒组和未免疫攻毒对照组,免疫对照组和免疫攻毒组山羊接种SW-BSA,免疫攻毒组和未免疫攻毒对照组山羊按干重拌料饲喂10 g/(kg.d)甘肃棘豆草粉,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尿素氮(BUN)和α-甘露糖苷酶(AMA)的变化。结果表明,免疫攻毒组山羊较未免疫攻毒对照组山羊LDH活性升高延缓28 d,AKP活性升高延缓14 d,AMA活性降低延缓21 d,BUN活性升高延缓14 d,GOT活性升高延缓28 d。这些酶活性延缓变化,说明SW-BSA免疫动物后,在甘肃棘豆攻毒后的30 d内,能够有效地延缓SW对山羊肝、心和肾等组织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铜缺乏对乳牛心、肝、肾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组化特征(分布特点及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选择铜缺乏症高发区自然发病的乳犊牛6头,剖杀后采集心、肝、肾作冰冻切片及酶组织化染色,以6头同年生健康乳犊牛为对照.结果表明,铜缺乏病牛组织中CCO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病乳牛组织中CCO酶颗粒的分布也发生特征性的变化,表明铜酶活性的改变是导致乳牛铜缺乏症病理过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应用xMAP液相芯片技术原理,以原核表达的重组牛白血病病毒gp51蛋白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牛白血病病毒抗体的LiquiChip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与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牛白血病病毒阳性血清检测阳性,对其他常见牛病毒阳性血清检测阴性,表明特异性好;液相蛋白芯片方法对牛白血病病毒抗体的检测敏感性可达119.7ng/μL,对多份牛白血病病毒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敏感性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无显著差异;对3份牛白血病病毒阳性血清进行4次重复检测,批内、批间的变异系数均低于10%。所制备的偶联微球芯片保存3个月,其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采用该方法对169份临床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率达57.4%,该检测结果与瑞典进口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4.67%。本方法为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的进出境检疫、疫病监测和流行学调查研究提供了一种特异、敏感的新型快速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4.
乳牛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理学观察陆明昌齐桂凤范泉水(成都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昆明650224)牛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血液性恶性肿瘤性疾病,在我国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给养牛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该病在临床上常呈慢性经过,急性病例甚为罕见,仅遇的3例均为...  相似文献   

15.
牛结核病巢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分枝杆菌(mycobacteria)保守的插入序列IS1081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牛结核病的巢式PCR方法。该方法一次扩增的敏感性是1.35 pg,二次扩增的敏感性是1.35 fg。在对95份PPD阳性牛临床病料组织和23份血液样本的PCR检测中,用引物TB-Q1和TB-Q2做一次扩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95(37.5%)和5/23(21.7%);用引物TB-B1和TB-B2做二次扩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95(85.3%)和14/23(60.9%)。该方法作为辅助PPD试验的快速检测方法用于牛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67头卵巢囊肿病(COD)乳牛。34头以20毫克β-米松或10毫克地塞米松(CC)肌肉注射,33头以3000国际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125毫克孕酮(HCG.P)合并静脉注射。以CC治疗的乳牛妊娠率和治疗及妊娠间的间隔分别为32.4%和32.1±30.5天,以HCG.P治疗的乳牛为30.3%和51.6±29.5天。对促性腺激素治疗无反应的乳牛比以前未接受治理的乳牛,在以CC治疗时显出明显高的妊娠率,而在使用HCG治疗时显出较低的妊娠率。 有一种倾向是对乳牛治疗越早痊愈越快。以CC注射甚至在产犊后长久进行时,可得到满意结果。不仅CC治疗的而且HCG.P治疗的乳牛,表现不发情的牛妊娠率最高,而表现不规则发情的牛妊娠率最低。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乳牛原乳中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 ku基因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检测技术。结果显示,本方法的特异性好,只能扩增布鲁氏菌DNA,而不能扩增同样能引起乳牛流产的鹦鹉热衣原体、弓形虫、胎儿弯杆菌DNA;乳样的检测灵敏度达50 CFU/mL,重复试验35次,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均十分理想;对 4 批 331 头凝集试验阳性(24 份)或阴性(307 份)乳牛的乳样用本方法检测,符合率为100%。在48 h内即可获得诊断结果。本方法同样可用于血液或其他流产病料中布鲁氏菌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对 3只健康试验犬静脉滴注盐酸阿霉素 (按每千克体重 2mg的剂量 ,将盐酸阿霉素加入到 2 5 0mL 5 0 g/L的葡萄糖生理盐水中 ) ,每 4d注射 1次 ,连续 3次。静脉注射后 ,3只试验犬都出现心律不齐、血便症状。在试验进展到第 9、12和 13d时 ,3只试验犬相继死亡 ,剖检可见肠道出血严重 ,十二指肠尤为严重。用药后第 5和 10d试验组犬血清中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同工酶、乳酸脱氢酶 1活性都升高 ,乳酸脱氢酶活性变化不大。试验结果表明 ,在使用盐酸阿霉素的早期 ,盐酸阿霉素对心脏已经有一定的损害 ;从死亡时间上看 ,盐酸阿霉素对年龄偏大的犬毒副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氟磺胺草醚中毒对大鼠生化指标和脏器的影响,先用简易法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然后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1/20 LD50)、中剂量组(1/10 LD50)和高剂量组(1/5 LD50),连续攻毒8 d,采集血液和各脏器,称重测定脏器指数,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液生化指标,显微镜观察心、肝、脾、肺、肾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肝指数极显著(P0.01)增加,肾指数显著(P0.05)增加,心脏指数极显著(P0.01)降低。低剂量组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移酶(ALT)、丙氨酸转移酶(AST)、肌酐(Cr)含量与相应对照组比较都显著(P0.05)增加,尿素氮(BUN)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极显著(P0.01)增加;中剂量组ALT、Cr含量与相应对照组比较都显著(P0.05)增加,ALP、AST、BUN和LDH含量极显著(P0.01)增加;高剂量组ALT含量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显著(P0.05)增加,ALP、AST、Cr、BUN和LDH含量极显著(P0.01)增加。病理学观察显示,随着剂量的加大,各组织的病理变化表现得更加明显,组织损伤也越来越严重,肝和肾的病理变化更为明显。表明氟磺胺草醚同其他毒物一样,主要经肝内分解代谢,经肾排出体外,故肝、肾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20.
美国堪萨斯大学兽医学院副教授奥斯巴迪斯顿(G.W.OsbaIdiston)等人试验并比较了马传贫和其他原因引起马匹贫血病的血液生化变化,认为乳酸脱氢酶(Iactic dehydro-genase)和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的变化,以及血清蛋白构成的改变,可以作为鉴别马传贫的标准。 供试验用的传贫病马用接种马传贫病毒方法使其发病。另外用给予吩噻嗪(Phenothiaz-ine)方法及定期放血方法,以引起马的贫血症。对这些马匹进行血液生化检查的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