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87年台湾开放党禁以来,台湾基本上形成了支持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的泛蓝阵营和支持民进党、台联党的泛绿阵营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选民.马英九、谢长廷要想赢得2008年大选的胜利,必须在巩固自己阵营的同时,大力争取中间选民.因此,大选展开期间出于选票的考虑,台湾的候选人实施了一系列选战策略,并且都把政策向中间调整,呈现出趋同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2005年 12月 3日晚,台湾"三合一"选举结果揭晓,其中以影响深远的县市长选举结果最为引人注目.国民党大胜,而民进党惨败.国民党在县市长选举中取得 14席,不仅过半,而且攻下指标性的关键县市台北县、以及所谓的"民主圣地"宜兰县和嘉义市.如果加上国民党在台东县自行参选的吴俊立、金门县新党的李柱峰、连江县亲民党的陈雪生,泛蓝阵营共夺得 17席县市长.民进党则大败,仅固守选前民调的优势选区,执政版图退守到浊水溪以南的 6个县市.  相似文献   

3.
2006年底,台湾的"一二·九"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候选人郝龙斌当选台北市长,民进党候选人陈菊当选高雄市长,国民党在两个市的市议会中都是第一大党,占有一定的议政优势.亲民党、台湾团结联盟和新党,不管是市长或市议员选举,均无法与国民党和民进党抗衡,已经走向边缘化.鉴于选前的特殊政治形势,此次台北、高雄市长选举十分重要,对台湾政治生态和政党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对台湾政局的未来发展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20日晚,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出炉.依据台湾当局"中选会"公布的数据,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得票数为6471970票,得票率为50.11%;国亲两党候选人连战、宋楚瑜得票数为6442452票,得票率为49.89%.全台湾投开票所是13749个,废票高达33万多张.投票结果出来以后,泛蓝阵营候选人连战、宋楚瑜认为选举不公,枪击案"疑云重重",提出"选举无效与当选无效之诉".泛蓝阵营展开了政治和法律上的抗战,岛内陷入政局动荡的多事之秋.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于2005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先后率团访问祖国大陆,开展两岸政党交流与对话。跨越海峡的握手缓和了两岸气氛,符合时代潮流,深得民意支持,台独势力受挫,泛蓝士气大振,在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反对和遏制“台独”、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连宋大陆之行的时代背景连宋大陆之行是国际和海峡两岸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是民意驱动。在2004年12月台湾“立法院”选举中,以民进党、台联党为主的泛绿阵营争取“立法院”席次过半、以…  相似文献   

6.
2000年以来,台湾政坛两党制格局逐渐成型,在这一过程中,台湾各主要政党为巩固或扩充票源纷纷对原本的政策主张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其中在钓鱼岛问题上,台湾各主要政党的立场演化呈现“两大党趋同,各小党趋异”的特征,至今各党的立场都已经基本明确。国民党和民进党在兼顾主权和台日关系上形成共识,新党、无盟、亲民党和“台联党”则在维护主权和维护台日关系之间各有所重。随着台湾岛内和台日之间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交锋逐渐平息,保钓形势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祖国大陆方面必须做好单独应对钓鱼岛主权争端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备受关注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于2006年12月9日终于尘埃落定。国民党候选人郝龙斌以明显优势战胜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当选台北市长;民进党候选人陈菊则以1114票险胜国民党候选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严重撕裂,政局持续混乱 台湾"三二○"选举引发的种种重大争议,已为未来几年的台湾政局埋下动荡与不安的祸根.陈水扁凭借扑朔迷离的枪击案引发的部分选民的同情心,以微弱的优势当选.对于这样的结果,泛蓝阵营及其支持者拒不接受,提出了"选举无效"和"当选无效"的司法诉讼,并发动了多起大规模的街头抗争活动.蓝绿双方在政坛的对抗十分剧烈,泛蓝阵营及其支持者不断升高抗争层级.自"三二七"、"四○三"、"四一○"等大规模街头抗争后,有许信良的绝食抗议及50万人的大聚会,更有愤怒的民众撕毁张贴陈水扁当选的公告栏,并砸破"中选会"的玻璃门.  相似文献   

9.
2004年3月20日晚,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出炉。依据台湾当局“中选会”公布的数据,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得票数为6471970票,得票率为50.11%;国亲两党候选人连战、宋楚瑜得票数为6442452票,得票率为49.89%。全台湾投开票所是13749个,废票高达33万多张。投票结果出来以后,泛蓝阵营候选人连战、宋楚瑜认为选举不公,枪击案“疑云重重”,提出“选举无效与当选无效之诉”。泛蓝阵营展开了政治和法律上的抗战,岛内陷入政局动荡的多事之秋。一、“三二○”选举特征分析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呈现出两强对立、蓝绿对决的基本态势。泛蓝阵…  相似文献   

10.
政党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政党格局的变化。2016年台湾“二合一”选举结果出炉,民进党大胜,国民党大败,致使岛内政党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呈现出“两大多元”的格局。“两大”指的是民进党与国民党,“多元”指的是以“时代力量”、亲民党为代表的众多小党或“第三势力”。这一格局以台湾各政党实力为基础,主要由台湾的政党制度和2016年“二合一”选举的特殊性主导形成。当前,两岸关系受岛内政局影响的规律尚未改变,岛内政党格局仍是影响两岸关系的重要因素。因此,“两大多元”格局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未来“两大多元”格局将受国民党的发展走势、中间选民的政党认同和“立法院”的运作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贡献和特点就在于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的三层关系: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二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与政治文明的关系;三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把世界理解为“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并通过“存在”概念探求并界定世界的本质,是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问题和思路。同时,“无”与“不存在”的问题几乎与“存在”问题同时产生,而且在对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探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与“无”的辩证法应该是哲学和宗教哲学最深奥、最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警察"一词比"公安"一词更准确,更能体现行业特点.从概念上看,"警察"的外延比"公安"大;从语用角度看,"警察"比"公安"更有表现力;从使用范围看,"警察"比"公安"更能与国际接轨;从使用年代看,"警察"比"公安"更有历史渊源.因此,宜以"警察"一词代替"公安"一词.  相似文献   

14.
“课程”与“精品的课程”:“精品课程”解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将"精品课程"划分为"精品"与"课程"两个关键词,分别探究其意义,并最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整合起来考察,赋予时代特点与先进理念,这将有助于人们厘清"精品课程"的真实意蕴,建构高质量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5.
市场无极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当满怀信心,从有限做到无限,在复杂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赢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徽州女人》借助系列物象,积极使用象征艺术,"井"和"蛙"是系列物象中的两个代表。"井"之象征物象,不仅给主人公"女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象征着她处境的封闭,生活的单调,思想的守旧;"蛙"之象征物象,类比"女人"形象,预示着其前途的暗淡和命运的忧伤。象征艺术的积极使用,提高了剧本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剧本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7.
“理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大环境逐步进入法制化的时候,应当明确“理”在组织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理管”。“理”在企业不同管理层次包含不同内容,只有实行“理管”,并辅之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将人治与法治相结合,才能较好地达到“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此在"的观念不同于传统的古希腊和基督教关于"人"的概念。虽然古希腊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基督教强调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但这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西方传统的关于人的普遍观念的基础。而海德格尔则要解构这种基础,为显现"此在"的意义扫清障碍。一旦做了这项工作后,对此在在其当下性中的"实际性"的分析便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而这种分析必然会涉及到时间上的"今日"。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昭奎 《外交评论》2009,26(5):6-11
民主党取代自民党执掌政权之后,日本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大致取决于三个因素:其一是民主党与自民党的“同”与“不同”,以及两党间的区别有多大;其二是日本国内政治潮流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其三是民主党自身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翻译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文化现象的处理.归化原则和异化原则体现了翻译活动中在处理文化因素方面的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事实证明,翻译活动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复杂过程,归化和异化原则应该被灵活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