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法院曾审理了一起通过“离婚”逃避债务的案件,原告侯某与被告王某曾因债务发生纠纷,诉至该院。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王某偿还本金和利息,并以夫妻共有的房产作抵押。期限届至,王某没有还债,侯某申请执行,法院判决以抵押的房产清偿债务时,案外人尚某提出异议,认为王某抵押的房产是尚某的私产,包括王某所有的那部分财产也已处分给了尚某。经查,王某与尚某结婚多年,有一栋小楼。在王与侯达成债务清偿协议后,王某、尚某为逃避债务,决定假离婚,遂去另一法院起诉,达成离婚调解协议,将夫妻全部共同财产,包括王某自己所有的房屋产权,都处分给了尚…  相似文献   

2.
1992年10月5日,某县物资生产资料服务公司向其交通银行借款25万元,借期六个月,某县物资回收公司担保承担连带责任。借款到期后,物资生产资料公司无力偿还。1993年4月,物资回收公司上级主管部门按县委统一部署,将该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4月28日,县国有资产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对物资公司净资产进行界定,实有资产1222754元,债务773062元(该债务不含担保债务25万元),资产净值449692元,由原物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由来2005年3月11日,孙某与王某签订房屋转让合同,约定王某向孙某转让某房屋,房价为203万元,签约日首付定金20万元,余款用银行贷款支付,在银行贷款审批手续完毕时支付。同日,孙某将定金20万元给付王某。其后由于银行贷款政策发生调整,致使孙某向银行申请办理房屋贷款未果。孙因无法实际支付剩余购房款项,遂向王某表示解除合同,王某拒  相似文献   

4.
庞旭 《中国检察官》2017,(14):51-52
一、基本案情2014年7月.被告人周某、甘某与王某、任某、饶某等人以打麻将的方式进行赌博。期间,周某、甘某欠下王某等人赌债200万元.因无力偿还赌债,  相似文献   

5.
四川岳池县唐仁海问:罗某、梁某是夫妻,两人共同向银行贷款1万元。后罗某被人杀死,梁某以夫妻共有财产偿还了5千元贷款,尚差5千元。现梁某即将与范某结婚。对这5千元贷款,梁某与范某结婚后是否仍有偿还义务?本刊法律部答:罗某、梁某作为夫妻,共同向银行借贷.即产生夫妻共同债务、对这种夫妻共同债务,由于夫妻关系人身权的性质决定,不论由夫或妻一方出面偿还,都为偿还夫妻共同债务。同时,银行向他们贷款,是作为一个法律关系的对方主体整体来看待的,因此.夫或妻都负有全部偿还贷款的义务。在夫妻一方死亡的情况下,此笔债务并…  相似文献   

6.
某有色矿山企业基于国家政策实施分立破产,经与某贷款银行达成债务转让协议,将原矿山企业统一从银行贷款由拟分立企业使用的942万元贷款划分到拟分立破产企业,待分立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进行核销.后银行在分立企业破产前将此笔债权以200万元转让给了某资产公司,而引发企业与资产公司之间债权担保纠纷,这样案件在实践中并不多见,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案件事实,区分不同法律关系,理清政策性破产中的分立破产适用环境从而作出准确判断,笔者结合此起政策性分立破产引起的债权担保纠纷案件,提出相关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某有色矿山企业基于国家政策实施分立破产,经与某贷款银行达成债务转让协议,将原矿山企业统一从银行贷款由拟分立企业使用的942万元贷款划分到拟分立破产企业,待分立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进行核销。后银行在分立企业破产前将此笔债权以200万元转让给了某资产公司,而引发企业与资产公司之间债权担保纠纷,这样案件在实践中并不多见,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案件事实,区分不同法律关系,理清政策性破产中的分立破产适用环境从而作出准确判断,笔者结合此起政策性分立破产引起的债权担保纠纷案件。提出相关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990年7月18日,某市某商场第一经营部(下简称经营部)委托社会闲散人员王某代购“将军”牌香烟。同日,经营部将两张空白转帐支票交给王某,用以支付购烟款。而王某并未按经营部委托购烟,而是于7月19日将其中一张支票交给了某宾馆,言明用以偿还欠该宾馆的32200元人民币,该宾馆就在空白转帐支票上填写了32200元,通过银行将此款划人自己帐号。同日,王某又将另一张支票交给了某销售公司,因王某曾从该销售公司批发部购买了28台电冰箱,尚欠68500元货款未付,销售公司便在空白转帐支票上填写了68500元,从经营部帐号上将此款划走了。后经营部发现王某将两张支票全部用以偿还了个人债务,遂多次找王某、某宾馆和某销售公司讨要未果,无奈诉诸法院。  相似文献   

9.
周凯 《人民司法》2015,(2):58-60
【裁判要旨】借款人借用过桥资金偿还旧贷,再以新贷偿还过桥资金,是否属于司法解释所指的"以新贷偿还旧贷",应从新旧贷款债权债务主体一致、借款人客观上有将新贷偿还旧贷的行为、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主观上存在以贷还贷的合意等三个要件作实质性审查认定。口案号一审:(2012)东商初字第0617号二审:(2013)通中商终字第0022号  相似文献   

10.
刘南 《法庭内外》2008,(7):58-58
法官:我父亲2007年8月用他的一张刚存入不久、存期3年、金额为3万元的存单为李某作质押担保,帮李某向某商业银行借款2万元。李某并未按合同的约定在2007年底偿还全部借款。现我父亲已因肝癌病故,我是他唯一的继承人,急需取出父亲那笔存款偿还为他医病欠下的债务,但银行不同意,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案情 2006年3月26日,被害人石某在闸北其暂住处上网聊天,结识了犯罪嫌疑人侯某。侯某称自己有在网上登录拟销售商品的软件。石某要求侯某为其提供这个软件,侯某将一种“灰鸽子”木马病毒程序(一种能够远程控制他人电脑,获取他人电脑中存储信息的病毒)和销售商品的软件通过“QQ”一起发送给石某。随后,侯某趁石某不备,利用下载的手法,窃取了被害人石某储存在其电脑中的美国“PAYPAL”网账号及密码等所有资料。侯某发现石某账户中存有巨额美元,但不知如何提取,于是侯某就通过网络传送的手法,将窃来的上述账号及密码等资料卖给了犯罪嫌疑人王某.并从王某处获得了9000元人民币。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明知上述账号系犯罪嫌疑人侯某窃来的前提下,购买了上述账号并修改了账号密码,致使被害人石某存放于上述账号的4万余美元失去控制,  相似文献   

12.
基本案情 王某有意出售一套住房(有银行贷款),于2007年7月30日与买主曹某签订了购房协议,价格为人民30万元.经协商由曹某先行垫付王某欠银行的购房贷款20万元,待过户后由王某还清,王某书写了欠条.同年8月5日,曹某替王某还清20万元的贷款,并于当日开始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王某于10日在工商银行开立放款存折并交由中介方保管,后于12日将该存折挂卡并开通网上银行.  相似文献   

13.
来 信东华公司因资金困难 ,向当地工商银行贷款 1 0 0万元。当时由我公司作为保证人 ,同时由富瑞公司以自己的生产设备 (价值 80万元 )作抵押 ,并办理了抵押登记。在半年的借款期限届满后 ,东华公司因经营不当无力偿还贷款本息 ,工商银行遂要求我公司代为偿还 1 0 0万元贷款本息。我公司要求银行首先就抵押的生产设备行使权利 ,实现债权 ,不足部分由我公司偿还 ,可银行嫌麻烦不同意。请问 ,银行可以放弃担保物权而要求我公司承担全部担保责任吗 ?读者 :关某复 信银行无论是否放弃物权担保 ,都无权要求你公司代为偿还全部贷款本息。债的担…  相似文献   

14.
问:2006年初,我朋友王某因做生意需要向我借了10万元,并出具借条一张。考虑到他做生意可能亏损,我要求他提供担保。当时王某的姐夫愿意为王某担保,并向我口头承诺若王某不能偿还,他将替王某归还借款。现因王某经营不善而不能还款。请问:我可否直接起诉王某的姐夫,要求其承担保证还款的责任?读者程燕  相似文献   

15.
京霞  宏玉  黑丁 《法庭内外》2007,(5):61-61
从2002年2月到2004年6月,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京城著名的普尔斯马特(简称普马)中国企业首席运营官吴卫东以及孙波、季萍等人,为了偿还企业债务.提供虚假担保、采取虚假手段骗取银行承兑资金,同时抽逃诺马特公司注册资金共计1.27亿元。  相似文献   

16.
[案情]李某于1999年3月在某银行贷款4万元,借款期限1年,陆某为其提供担保,三方签订了贷款合同和保证合同。贷款到期后,李某因无力偿还,银行要求李重新立据,即借新贷还旧贷,李答应。2000年3月18日,李将原来的本金和利息与银行重新订立了借款合同,但这次银行和李某都未通知陆某参加。贷款再次到期后,李某仍没有偿还,银行遂将李某和陆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  相似文献   

17.
《人民检察》第3期刊登的讨论案例是一起民刑交叉案件。下面笔者拟从民事和刑事两个层面对此分析,谈点看法,求教同仁。从民事上看,某冶炼厂与李某是货物购销关系,与王某本人是内部隶属关系。王某与第三者甲企业是无权代理关系。王某本应以冶炼厂的名义送货给李某,应是职务行为,但他却以个人名义将3万余元的货物抵偿了他本人欠李某的债务。这一行为因主体身份不合格,是无效民事行为。王某为了隐瞒事实真相,自己在未征得甲企业同意的情况下,打一个“证明条”,证明该3万余元货款由第三者甲企业负责偿还。此行为败露后,甲企业不予追…  相似文献   

18.
杨卫玲 《江淮法治》2012,(12):54-54
【基本案情】李某因经商缺少资金,想从银行贷款。经朋友张某点拨.两人商量将李某所有的一套房屋过户给张某.以此获得银行贷款。于是李某和张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办理了贷款手续和房屋过户手续。房屋过户至张某名下后,李某获得银行贷款28万元,房屋仍由李某居住,并由李某偿还银行贷款。后李某父母知道了此事.担心张某以后不认账,遂准备将银行贷款还清,将房屋重新变更至李某名下,但张某反悔,坚称房屋是自己买下的。李某无奈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其与张某所签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将房屋恢复至自己名下。  相似文献   

19.
案情简介:被告人王某原系共冶炼厂(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在代表本厂向李某发送价值3万余元的货物后,私下与李某约定,用该批货物抵偿王某个人欠李某的债务。同时,王某自己出具了一张该3万余元货款由第三者甲企业负责偿还的“证明条”,交本厂财务科入帐。后查实,虽然甲企业与王某之间存在经济关系,但王某打“证明条”事先并未征得甲企业同意,事后也未经其追认。冶炼厂在长期不见货款到位的情况下,按“证明条”向甲企业追索,被甲企业以与冶炼厂不存在经济关系为由拒绝。冶炼厂只得向李某索要货款,李某称:他已经和王某谈好用这批…  相似文献   

20.
赵靖 《法律与监督》2006,(11):42-42
案情 张某系某国有公司的总经理。2004年5月,张某之妻王某因注册成立一私营公司而欠李某10万元债务。2005年5月7日,王某欠李某的债务到期后,张某便挪用本单位10万元公款归还了该债务。2005年5月20日,张某被群众告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