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国家大力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和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国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一步落实,民政部与国家行政学院合作,在2005年年底共同举办了“地市级领导干部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专题培训班”。本次培训对提高地市级领导的灾害防范意识和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建立高效快捷的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日益严峻的灾害应急形势,迫切需要加强中国特色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家灾害应急体系,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的灾害应急理论为基础、作支撑;另一方面,由于灾害应急工作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球重大灾害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集中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有利于有效防控次生灾害,组建和培养一支坚强、高效的复合型灾害应急专业队伍,集中管控各种灾害风险,形成灾害防控的合力。我国应将疫情防控纳入集中型灾害防控体系,及时监测和果断阻断可能发生的灾后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提升和完善我国的灾害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行政应急权力的正确使用是有效解决灾害事件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对应急状态时所必须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行政应急权力的设置与行使应当而且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灾害事件中应急权的使用应做到事前的权力来源的立法完善、权力主体的确定和应急机构的设置;事中应确定应急权行使的条件、原则、内容、对象、范围、程序和时间以及对应急权的监督;事后通过立法手段、司法手段及采取行政问责制的方式对行政应急权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对灾害事件中行政应急权的行使确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山西政报》2013,(14):14-28
晋政办发[2013]7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新修订的《山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3年7月10日山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做好气象灾害防御与处置工作,保证气象灾害应急高效、有序进行,进一步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制订本预案。  相似文献   

6.
日益严重,类型众多的灾害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全影响巨大,加强灾害法制建设很有必要,意义重大.我国的灾害应急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缺陷.我们必须加强灾害应急法制的理论研究、构建完备的灾害应急法制框架体系、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职能,建立抗灾风险防范体系,以完善灾害应急法制.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全市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高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市制定了《张掖市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8.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山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山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做好气象灾害防御与处置,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灾害面前,江西省抚州市全面加强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在组织体系、应急机制、应急准备、预防预警、转移安置、应急响应、恢复重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2,(9X):36-42
<正>对政府而言,从灾害发生前的预警、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应急安置到灾害过渡期安置,是灾害管理中极具挑战性的关键时期。而对受灾的妇女儿童而言,这是一段艰难的非常时期,是身心最为脆弱的时期。因此,在此期间,政府必须充分考虑妇女儿童特殊的生理、心理脆弱性,为处于灾害应急期的妇女儿童提供及时必需的服务保障。在此,灾害  相似文献   

11.
《山西政报》2008,(10):3-22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做好气象灾害防御与处置,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相似文献   

12.
普洱市江城县建立了完善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并在嘉禾乡平掌村"7.1"山洪泥石流灾害处置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在组织机构、预案体系、监测预警、应急宣传、抢险救援等方面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加强山洪泥石流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是衡量该地区城市灾害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体系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该系统包括灾前预警能力评价、灾中应急能力评价和灾后恢复能力评价等三个分系统以及12个子系统,并用综合评价表对政府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建立灾害应急管理科学决策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江 《中国减灾》2004,(6):14-15
建立和完善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科学决策体系是顺利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建立现代的科学应急决策体系,应重视以下五个方面: 建立综合性的灾害应急管理常设机构专门的灾害应急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日益严峻的灾害应急形势,迫切需要加强中国特色灾害应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07,(2):F0003-F0003
“十五”期间,安徽省救灾救济工作重点围绕六个方面开展:一是修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逐步完善灾害应急机制,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救灾应急预案全覆盖,并向村(社区)延伸;二是加强灾害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7.
编制公安消防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公安消防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制定范围广泛,应将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按其不同性质和类别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其内容主要包括:灾情设定、危害特性、力量部署、处置对策、勤务保障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8.
城市各种突发灾害提出了强化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迫切需要,应急管理也因此成为近年来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受到重视的领域。城市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要改变偏重于应急而预警预防式管理相对滞后的状况,提升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强化应急管理基础设施、机构协调、应急联动平台的建设,扩大社会参与,是提高我国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9.
当“碧利斯”到来的时候,民政部和各地民政部门根据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紧急启动救灾应急响应,采取措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摆在首要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邓芬 《前沿》2013,(6):50-51
在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应急救援合作已成为减少应对灾害和灾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国际应急救援中有很多法律问题未明确解决,各国在灾难发生后对于国际应急救援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本文从国际法视角,探析"保护责任"的适用、军队救援的法律地位以及联合国与其他人道组织的合作,揭示国际应急救援的法律缺陷,推动国际应急救援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