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能源市场里,能源企业同时处于纵向的管理关系与横向平等的法律关系中.而能源市场准入制度则处于这两种能源法律关系的联接点,是监管机构对能源企业的规制的依据.能源许可是能源市场准入制度的核心,许多国家在能源基本法中采取概括的立法模式规定许可制度.从概括立法的角度对能源市场准入许可制度进行梳理,并提出以供讨论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能源市场准入许可制度法律规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佳宁 《河北法学》2012,(8):132-133,134,135,136,137
在能源市场里,能源企业同时处于纵向的管理关系与横向平等的法律关系中。而能源市场准入制度则处于这两种能源法律关系的联接点,是监管机构对能源企业的规制的依据。能源许可是能源市场准入制度的核心,许多国家在能源基本法中采取概括的立法模式规定许可制度。从概括立法的角度对能源市场准入许可制度进行梳理,并提出以供讨论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能源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旨在环境资源立法特别是能源立法中树立新的能源安全观,在能源立法中贯彻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以期为完善能源法律、法规体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丁泓宇 《法制与社会》2013,(24):244-245
东盟是当前中国能源进出口的重要来源地,能源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地,实现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合作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能源投资是实现能源安全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国需要加强对东盟能源的投资,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投资壁垒、投资风险、中国海外能源投资保护的法律缺陷等问题,对此应当借鉴其他能源投资法律规则、完善中国-东盟能源投资海外保险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日本能源安全的政策、法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是众所周知的能源短缺国家,正是基于本国能源匮乏的国情,日本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有效的能源政策和与之相对的能源法律制度,保障了能源安全供给,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其富有特色的能源政策和能源法律制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杜群  廖建凯 《时代法学》2009,7(3):87-94
澳大利亚能源资源丰富,但面临着石油自给不足、温室气体排放偏高、能源投资缺口较大和能源市场改革不到位等问题;“繁荣、安全和永续”是澳大利亚逐渐形成的基本能源政策。澳大利亚能源法律体系非常全面,涉及各类能源和能源的各个领域,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能源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能源法律体系和能源管理体制,在法律的框架内积极推进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并重视能源的供给和使用安全,是我国完善能源法律体系过程中值得参考和借鉴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7.
莫神星 《政法论丛》2011,(5):121-128
能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开发利用能源时,必须减少污染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它也称清洁开发利用能源原则。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立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树立低碳能源和低碳经济理念,坚持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8.
刘吉双 《行政与法》2005,(12):60-61
化石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和我国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农业发展而言,能源将是影响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外农业利用化石能源若干模式比较,寻找一条适合我国21世纪农业能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利用能源来为自己的生活服务。今天,我们人类一代又一代子孙依然还是像他们一样,离不开能源。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是一个人均能源资源并不富裕的国家,节约能源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首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油、煤炭、电力等资源缺口尤为明显,已经影响到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能源稀缺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必须想  相似文献   

10.
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热点问题,不同形式的能源合作正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金砖国家"的能源各具特色,能源发展需求极为相似,具备较好的合作基础,且能源合作正逐渐成为金砖各国合作的一个主要内容。可以想见,随着"金砖国家"能源合作的深入,合作的内容也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要保证"金砖国家"能源合作能够有序规范运行,就有必要借鉴国际能源合作法律机制形成之经验,构建符合"金砖国家"能源特点和要求的能源合作法律机制框架,从制度上保障"金砖国家"能源合作创新内容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正面临着十分复杂的能源形势和安全问题,因而制定一部《能源法》是十分必要的。《能源法》应当将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益、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作为其立法宗旨。《能源法》应当定位于能源领域的综合性立法,主要对涉及能源安全、能源效率、能源管理、能源环境保护等全局性的问题和其他单行能源法不予调整的问题加以规范,发挥宏观管理和对各单行立法加以协调和拾遗补缺的作用。由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等组成的《能源法》起草小组起草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果能够进一步听取意见,去粗取精,相信能够成为一部科学和实用的《能源法》。  相似文献   

12.
清洁能源补贴是政府在追求环境与贸易平衡中的积极行为,体现了一定的发展权思想。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在法律和政策机制上对清洁能源产业进行补贴,并效果显著。基于贸易博弈的原因,清洁能源产业也正成为反补贴之诉的"重灾区",中国尤为明显。作为应对之策,中国除了要在推进WTO清洁能源补贴立法改革的问题上建言献策之外,还要完善自身法律并采用更为科学的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13.
The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IRENA), created in 2009, is the only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dedicated to renewable energy. Drawing on several new datasets, this article explores IRENA in the context of three other major international energy organiz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Through this analysis, several empirical approaches to comparing international energy organizations are tried out. Direct comparison between IRENA other international energy organizations is found to be problematic as each organization is different and comparisons inevitably encounter apples and oranges type issues. The study finds that IRENA’s niche in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governance is not yet fully carved out, but that the organization’s mandate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s well as recent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indicate that it may grow rapidly in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14.
蒋懿 《时代法学》2009,7(6):117-120
德国在可再生能源促进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中《可再生能源优先法》是德国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法案。自2000年获得通过以来,经历数次修改,2009年通过的《可再生能源法》修订案在法律体系、立法目的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调整。德国可再生能源促进法律具有重视法律规范的科学性、法律主体权利义务明确、注重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三个特征,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能源政策动向及能源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丽 《法学论坛》2007,22(1):136-144
当前,我国由国家能源办、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法制办和中编办等15家中央单位组成起草小组,由能源、经济、法律、公共管理领域的16名专家组成的起草专家,已展开了对我国<能源法>的起草工作.我国能源立法应该采取何种立法体系,确立何种能源管理体制,应否确立能源市场自由化等问题,值得我们从理论上深入研究.本文系统梳理了日本能源政策动向,探讨了日本能源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能源立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能源立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吕点点 《法学杂志》2020,(5):131-140
国际能源投资中的征收风险是最大的风险之一,特许权在能源投资中所处地位异常重要。对比其他条约下能源特许权征收实践可以发现,《能源宪章条约》征收规则在合法性的判断上与其他条约大体相同,都采用了公共利益目的、非歧视性措施、正当法律程序、补偿措施作为认定标准。但《能源宪章条约》对直接征收与间接征收的区分是模糊的,对特许权撤销行为的认定标准是缺失的。我国作为《能源宪章条约》的观察国,应该签署加入条约并参与修订,以便更好地保护我国国际能源双向投资中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朱鹏飞 《时代法学》2007,5(6):108-112
近来,伊朗所声称的和平利用核能的活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该问题的努力失败后,该问题被移交到联合国安理会。安理会已三次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并逐步加强了对伊朗的制裁。由于伊朗享有核主权,并且这种核主权受到《核不扩散条约》的确认,所以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但是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应受到三点限制:第一,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的限制;第二,《保障协定》及其《附加议定书》的限制;第三,安理会决议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已成为人类社会和全球发展的重要话题。中国近年来着手实行的政府能源储备却徘徊在法治边缘,尤其欠缺公法规制。从公法功能主义视角解读政府能源储备行为,应理性地确立包括人大监督、程序正义、监管体制完善、立法过程监督和市场经济保障等一体的公法制度,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9.
One of President George W. Bush's first official acts was to charter an advisory committee that would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a new American energy policy. While the National Energy Policy Development Group was officially made up only of government employees, journalists and watchdogs suspected that the committee was inappropriately meeting with representatives of energy firms. Two citizens' groups brought suit under the Federal Advisory Committee Act (FACA) to unveil the secrecy surrounding the National Energy Policy Development Group and its policymaking processes. The ensuing court battle revealed the weaknesses of FACA and its paradoxical use by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in continuing the very same government secrecy that the act is intended to prevent. This article examines a particular case of secrecy in the Bush Administration—the formulation of energy policy by Dick Cheney's energy task force—with an analysis of the known activities of the group and the history of citizen challenges to its secrecy. The article then considers the effectiveness, or ineffectiveness, of the Federal Advisory Committee Act as a safeguard against government secre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