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扩张,原来处在市区边缘的村庄纷纷被城市所包围,出现了“城中有村”的现象。改造“城中村”,如何使城市和村民“双赢”,成了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城中村”改造是农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城中村”改造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昔日城市边缘的一些村落成了“都市里的村庄”。如何推进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已经成了当前城市化工作中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3.
改造“城中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顺应工业化、城市化规律,稳步推进“农业向工业转、农民向市民转、村庄向社区转”。  相似文献   

4.
谋求农转非人员的致富门路是攸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百姓利益、安定团结、党的形象的头等大事。在城市化进程中,在抓发展的同时,应该始终不要忘记“一要发展二要稳定”这个道理,始终不要忘记“三个代表”的基本宗旨,始终不要忘记建设小康社会的庄严使命,始终不要忘记把转非人员的事情解决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城中村改造问题无疑成为阻碍城市化进程的最大绊脚石.本文通过对猎德村改造中存在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现行城中村改造立法存在的缺陷,并对城中村改造立法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术界和理论界普遍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减少农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即“农转非”。由于“农转非”制度的历史原因、现阶段制度的不确定性、城乡文化冲突等原因,“农转非”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该文提出了各级政府应切实考虑农民利益和意愿,以农民为主体,做好“农转非”的准备和社会保障工作;缩小城乡差别和文化隔阂;加快建设中小城镇,使其成为吸纳农民的主要阵地;有层次、分阶段地进行转移,切实解决中国的“农转非”问题,加快实现城市化。  相似文献   

7.
许新良 《政策》2004,(3):50-50
“城中村”,是城市周边的“社会-经济塌陷带”,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武汉市为例,该市现有城中村168个,30%的“城中村”没有公厕,50%的“城中村”未设垃圾转运台,垃圾随意倾倒,脏乱现象突出。村内堵头路、断头路多,路面较窄(宽度多为3米左右),消防车通行较难。此外,58%的“城中村”排水未连接城市管网,均为明沟自然排污,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因此,改造“城中村”,已成为武汉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村内"城中村"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因土地被征用,农民转变为居民身份后仍然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成的居民区;或是指在农村村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大部分被征用,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的农民仍在原村居住而形成的村落。  相似文献   

9.
为认真贯彻落实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中村"改造5年计划,从2007年到2011年,下城区要完成潮王、三塘、灯塔、西文4个撤村建居社区的"城中村"改造任务和其他撤村建居社区农转非拆迁安置房的建设任务,农转非拆迁安置房开竣工面积将达到9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下城区多层农居建设管理中心已经完成"城中村"农转非拆迁安置房开工31.22万平方米,今年还将开工建设33.78万平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是我国各地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它是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拆迁改造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重庆市涪陵区的实践,就城中村拆迁改造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城中村拆迁改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先进生产力服务是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物质基础 ;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服务是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 ;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是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新时期统一战线只有以“三个代表”为旗帜 ,把人心、智慧和力量凝聚在这面旗帜下 ,才能有“位”有“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仪式之樂,不仅在形态表征上具有综合及动态的特征,亦在人文蕴含中富有多重维度。因此,基于独立艺术门类标准的、以曲目音调文本为主体的音乐分析手段则不足以面对之。面对思想层面的认知模式以及行为层面互动关系构成的仪式音乐生态,应以仪式音乐自身来做研究的范畴。如果说仪式之樂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原在方式,它亦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方式。此樂,正是我们以本土话语折返音乐学本位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行严格的概念性表述.第一次提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第一次指出"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第一次提出,全党同志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第一次点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一次提出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而且要坚持其"科学精神".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应当从哪些方面解放思想.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标准.第一次系统科学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第一次提出新形势下应吸收"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并重申了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第一次系统提出我们党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对群众起着导向和示范作用,因而常常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领导干部能否守好革命气节,不仅影响领导干部的自身形象,而且影响到单位的全面建设.领导干部要经受住"酒绿灯红"的考验,守好"节",必须自觉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着重在"严"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八十年代生人"的"跨世纪的一代",与美国半个世纪前"愤怒的一代"相比,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因此有人说中国"跨世纪的一代"是半个世纪前美国"愤怒的一代"的克隆版.到底如何?本文将就这一问题作以简单的比较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制造”几何级速度的蔓延,“中国制造”面临着多重困境。中国企业要摆脱困局,就必须走向“中国创造”。笔者在文中阐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指出了转变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转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公共场所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公共场所安全检查工作对“效率”与“效果”都有较高的要求。要兼顾公共场所安检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必须处理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法管理和用心服务的关系、公共安全和生活便捷的关系。为了解决公共场所安检工作现存在的工作处理不够协调、检查标准设定不够明确、安检队伍素质良莠不齐与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必须在“工作效率”与“工作效果”标准都不降低的前提下,权衡兼顾两者。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农村社区治理主体缺失、经济利益分化严重、村民自治能力培育不足、不良选举文化频繁入侵等问题广泛存在,严重干扰了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的开展,损害了农村社区村民的合法权益,危害着农村社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山东省日照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在农村社区组织架构、管理形式和目标追求上实现了"三破三立",创新基层民主形式,推动基层民主进步,实现了农村社区的文明自治和稳定发展。当前推进农村社区治理,需要维护村民自治权利的主体地位,确保村民自治权利有充分的实现路径;需要厘清农村社区的自治任务与服务功能,以创新精神推动农村社区治理工作格局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两个和解"即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从生产和交往相互作用的角度,系统分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过程,论证了通过自由联合共同占有物质生活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两个和解"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20.
法律信仰在我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其之所以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法律信仰这个源自西方的命题不加审视地视其为真理而简单接受。笔者在考察伯尔曼法律信仰命题背后的问题意识的基础上,认为法律信仰是将二元论下两个根本有别的秩序体简单联合在一起的失败努力。同时,基于对引发法律信仰思考的问题意识的肯定和公民宗教问题的讨论中,笔者认为在一元论社会条件下应该提倡的是"法律信心"而非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