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案缘起一具氽江浮尸,无姓、无名、无头颅,凶手甚至还剁去了尸体唯一存有特征的大拇指,极大地增加了侦查破案的难度,但是,  相似文献   

2.
<正> 尸体检查是法医学最主要的检查内容和法医检案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身死亡原因、死亡性质、死亡时间、致伤物、生前伤与死后伤等问题,涉及无名尸体检验案件,除解决上述问题外,还需进行个人识别查清死者身份即身源情况。特别是碎尸案件及空难、交通肇事、爆炸、火灾等案件,尸体多、尸体残缺不全,尸体的个人识别常是侦查破案、抚恤赔偿的重要环节。本文就目前司法实践中无名尸体的个人识别方法作一综述。目前,在法医检案和侦查实践中,个人识别方法主要有四种:一为直接辨认法,即通过亲友、群众辨认尸体及随身物件确认尸体身源;二为法医物证学方法,即通过检测尸体  相似文献   

3.
无名尸体案件是指经过现场调查、尸体检验和经群众辩认后仍不知死者身份的他杀案件。无名尸体根据尸体的完损状态可分为无名全尸、无名碎尸和无名白骨尸。形成无名尸案件的原因并不复杂,通常是以下几种:一由于作案地点僻静,人迹罕至,被害人被害后尸体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被现,由于尸体高度腐败加之被野兽啃食,已经面目全非,失去辩认条件。二是流动人  相似文献   

4.
失踪人员及无名尸体管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安部组织的全国范围的命案侦破攻坚战的深入,命案中的无名尸体案件成了命案攻坚的一大障碍。以查找失踪人员为突破口,是侦破无名尸体案件的一条捷径,然而现实中这条路却走得很艰难。通过调查发现,失踪人员及无名尸体管理的不规范是制约无名尸体案件侦破的重要原因。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人的体貌特征在公安机关侦破案件中,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如:在案件调查中群众对案件加害人、嫌疑人、被害人及相关证人体貌特征的回忆;法医对无名尸体体貌特征的描述;下发认领无名尸体的通报;失主认领无名尸体的依据;根据死者体貌特征进行像貌复原等。  相似文献   

6.
1 案件简介 某年3月17日13时许,某区家属楼北侧的一废弃煤球房内发现一女性尸体,尸体的头、面部有多处钝器损伤,系他杀.经勘查:尸体身上以及中心现场搜索,未发现有证明死者身份信息的物品.由于现场位置地处偏僻,无目击证人,因此,确定尸源是获取破案线索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无名尸体案件,可分为无名完尸案件、无名碎尸案件和无名白骨案件等三种类型。无名尸体案件具有如下特点:1.多采用异地作案或作案后异地抛尸,其目的是为了切断与被害人之间的联系,借此迷惑侦查,逃避法律追究。2.多为熟人关系。如果查出死者身份,作案人就很容易暴露出来。因此,作案人会想尽办法切断与被害人之间的联系。3.尸体身上没有证明其身份的证件或物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或者是由于被害人未随身携带任何证件,也没有其他物品能够表明其身份;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无名尸体尸源认定的方法主要有尸体相貌、DNA分析、指纹等等。当命案现场中的无名尸体高度腐败时,尸体面容完全改变,相貌辨认条件丧失;同时,高度腐败尸体细胞中的DNA已经高度降解,DNA测序大多难以得到准确结果。对于这类案件,可以通过尸体指纹与生前所留指印的同一认定来进行尸源认定,如何成功的提取高度腐败尸体的指纹是能否通过指纹进行尸源认定的关键。笔者就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案例介绍一种教科书上未提及的高度腐败尸体指纹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新 《法医学杂志》2007,23(2):151-152
1案例案情:某年10月5日,在某市郊外一河内发现一具用被套包裹并捆扎的无名女尸,发现时包裹内外布满蝇蛆。包裹内尸体已高度腐败,局部软组织缺失。  相似文献   

10.
1 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 2006年7月,本市某一污水沟内发现1具无名女尸(已高度腐败),提取尸体肋软骨1份送检,要求进行DNA尸源鉴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区分地方土壤的方法。方法用能谱仪测试福州市几类山地土的元素成份,用乙酸乙酯/环己烷(1∶1)溶液提取土壤有机质,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分离其有机质成份,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试土壤所含低沸点有机质成份。结果根据土壤中元素成份和低沸点有机质成份的差异,以及土壤有机质的凝胶渗透色谱图中主峰数目、主峰保留时间和峰形的差异,可有效区分福州市五类山地土(于山土、屏山土、森林公园土、乌山土和鼓山土)。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易行,具有良好重现性,是一种有效区分土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法社会学视野中的法官造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田成有 《现代法学》2003,25(3):79-86
本文立足于立法中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争 ,分析立法中根深蒂固的缺陷 ,比较和区分两大法系中法官适用法律的不同方法与结局 ,系统阐释司法实践中法官解释和适用法律的几种状况 ,探析法官造法的必然性与限定性  相似文献   

13.
耿利航 《法律科学》2013,31(1):170-182
法院主导下的公司对派生诉讼成本的承担和对诉讼实质意义上的司法许可是两个紧密联接的股东派生诉讼核心制度安排:只有公司承担原告股东的派生诉讼成本,诉讼才有可能被股东提起;诉讼司法许可不仅使法院有机会事先甄别、剔除无益诉讼,而且公司承担股东诉讼成本也才具有正当性.这两个制度安排相互配合、相互照应,旨在鼓励有益诉讼、给予股东正当司法救济途径,和抑制无益诉讼、保护公司经营自由防止股东不当干涉之间取得大概的平衡.我国《公司法》第152条的修改方向应该是一方面给予法院阻止股东任意和无理由诉讼的司法许可权力;另一方面,如果派生诉讼案件经法院审查后允许进入诉讼程序,公司就应承担原告股东案件的诉讼费用,无论股东最后胜诉与否.  相似文献   

14.
论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承运人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实践中有关提单签发的各种具体情况出发,结合海事司法实践中的相关案例,剖析了目前有关承运人识别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并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通过缜密细致的法律解释和推理,归纳总结了正确识别和判定承运人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物检材采集与保存套管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观察悬空放置在生物检材采集与保存套管、有孔与外界相通的套管及密闭管内的湿润棉签的干燥时间30次;分别用生物检材采集与保存套管和医用棉签采集纸袋保存口腔细胞、血液、皮肤脱落细胞样本各20例,磁珠法提取DNA并进行DNA定量;用生物检材采集与保存套管采集口腔脱落细胞和血样进行DNA直接扩增。结果在温度4~30℃、相对湿度21%~90%的环境下,湿润棉签在套管内的平均干燥时间为7.89h,有孔管内的为23.30h,密闭管内观察15天仍不干燥,出现霉斑。生物检材用套管采集保存比医用棉签采集纸袋保存方式获得的DNA量显著提高,平均高达0.968倍;用套管采集口腔细胞和血样进行直接扩增,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高。结论生物检材采集与保存套管具有快速干燥、对检材无损耗和浓缩等优点,可提高检材DNA的提取效率,且适合直接扩增。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中国法治政府建设伴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这一年里,民生是主流话语,民权是时代强音;公民的权利更多的是感受到法律的温情,而政府的权力则受到更多法律的掣肘。促进民生、公民参与、职能转变、权力约束、危机应对,构成了法治政府建设的主旋律。这些努力和成就,相信可以为中国实现法治政府的梦想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MRI在膝关节细微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细微骨折的MRI表现及其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4例经MRI诊断并经CT及临床证实的膝关节细微骨折的MRI表现,并与CT和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对。结果24例患者中X线仅检出2处骨折,CT检出27处,MRI检出31处骨折;其中MRI诊断同一患者2处以上骨折共有5例。所有骨折均无明显分离或错位,T1WI STIR和FE-T2WI序列是显示细微骨折的最佳序列。结论MRI能明确诊断膝关节细微骨折,为法医学鉴定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仅根据归纳法的限度否认诉讼推论大前提的确定性,忽视了诉讼证明的特殊性,导致一般经验法则不确定性的因素,在实证科学领域与诉讼认识领域之间是有差别的。凡在程序上不可为法官诉诸感知予以确定的证据命题的真值,均由程序上的言语行为人加以保证,而其讲真话的概率不可赋予精确数值。单个证据的证明值是一种不可赋予精确数值的概率,两个以上证据的综合证明值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掌骨骨折致伤方式法医学鉴定附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掌骨骨折的形成机制,为掌骨骨折致伤方式的法医学推断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7例致伤方式明确的掌骨骨折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部位、性质的掌骨骨折结合其致伤方式进行损伤机制分析,并分类统计。结果诸掌骨中以第5掌骨骨折最为常见。就部位而言,又以基底部骨折最为常见,多见于间接暴力传导作用所致;其次为掌骨颈骨折.往往为纵向暴力作用所致。常见于攻击伤、撞击伤;掌骨头骨折常见于握拳时暴力直接打击所致;掌骨体横行或粉碎性骨折为直接暴力作用所致.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多为旋转暴力作用所致。结论根据掌骨骨折的部位、性质,通过分析其骨折的形成机制,可以推断其致伤方式,从而为司法鉴定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0.
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博 《行政与法》2005,(3):18-19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或管理策略,更是政府治理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战略。政府在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进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需要从力避产生新的垄断、避免因寻租而产生的腐败现象、制定合理的价格机制和及时提供公共信息等四个方面强化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职能,履行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